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刘明源----弓弦圣手  乐坛天才
潘方圣 华音网 2022-01-18

刘明源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器乐家、作曲家。凡弓弦乐器几乎件件拿得起手,而且件件都有不凡的演奏功力,这些可能与他的出身与从艺经历有关。他出生于北方曲艺与戏曲盛行的天津,其父为医生,喜爱民间音乐与戏曲,自己也能唱善奏。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关系,刘氏5岁就随父学习板胡和京胡,11岁开始往“百灵乐团”“闽粤会馆”等乐社奏乐自娱,接触了丝竹、粤乐、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大量传统与民间音乐,这为他日后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刘氏即往歌舞厅演奏,同时也到北平、天津电台演奏粤乐。上世纪50年代初,曾为天津评剧团伴奏操琴一年余,即调入北京电影厂音乐科管弦乐团国乐组(后为中央新闻电影厂民族乐团,简称新影乐团民族乐团)任首席演奏员。从事电影音乐工作30余年,参加录制各类影片音乐达数百部。而且,还参加了大量的音乐会,演奏和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1982年刘氏调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刘氏可以说是在实践中跌打摸爬成就的,俗话说是在工作中“滚爬出来的”。其特点一是符合自己的兴趣,这是日后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二是什么样的民族乐器都接触过、演奏过。看来传统与民间音乐在学校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非有深厚的实践基础而不能深刻领会。三是造就了“六场通透”的本领,也就是什么弓弦乐器都拿得起手,有人戏称他是“胡(琴)司令”,这确实是极不容易的,也是他天资聪颖、虚心好学的结果。这对于今天学习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族乐器的人来说,也许是有所启发的。那就是单靠音乐学院课堂上来培养乐器人才,是有很大缺陷与不足的。对于学习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来说,非得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不可。现在音乐院校学习民族乐器也较为单一,往往就只学习一件乐器,当然在音乐理论及钢琴方面是有所加强的,但很多不能结合实际来运用。其实,可以多学几件乐器,到剧团或其他音乐单位去参加实践,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学习江南丝竹,现在有那么多的江南丝竹社团,而且由于他们常长期合作与磨练,演奏水平均不差。你不到他们中间去“混”,就很难“混出个人样来”。要知道很多民间音乐韵味的东西,在课堂上是很难学到的,即使学到一些也很难有切身的体会。从刘氏成长的经验来看,不仅学习乐器需要这样一个充分实践的过程,而且也是他创作的灵感与思维的源泉之一。刘氏的创作虽然不是很多,但很多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例如,民乐器乐合奏曲《喜洋洋》,可以说是当今演出机会最多的乐曲之一,尤其是在宴会等喜庆场合成为必奏的曲目,这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的《喜庆进行曲》或《婚礼进行曲》了。另一首《幸福年》也是非常热情而欢快的。由于刘氏的这些作品,曲调相当的民族化、器乐化,节奏十分的明快跳跃,情绪热烈但不过于夸张,含韵深厚而浓郁,因而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刘氏的演奏更是大气、挥洒,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刘氏在舞台上无论是独奏还是乐队领奏,都能够指挥若定、演奏自如,镇得住整个舞台,每每受到观众的喝彩。不论是板胡、二胡、中胡等弓弦乐器,他的演奏风格都是大处讲究气势、小处细腻传神。演奏上注重音色美妙,手法上注重丰富多变,风格上注重广泛多样。例如,他的板胡独奏常常是气势雄伟、潇洒自如,耍得开、收得拢;响时如雷鸣,轻时如游丝。如《大起板》的大刀阔斧;《秦腔牌子曲》的风驰电掣;《大姑娘美》的诙谐柔美等,每曲的风格都不同。他的中胡演奏则是一反板胡大刀阔斧的风格,而是讲究意境、讲究韵味,能自如地控制运弓,能出色地运用左手的滑颤音。这些,大概也是与他配过那么多不同风格的电影画面有关。画面上《马车在田野上奔驰》,他的板胡音乐也是连贯穿行、奔腾不已;画面上是《伟大的土地改革》,老贫农分到土地时的高兴劲儿,他板胡就要奏出诙谐幸福的情感来。可谓是“画中有音,音中有画”,栩栩如生也。下面就刘氏的几曲弓弦乐曲作简要的分析:草原上 这是一首风格浓郁的中胡独奏曲,开创了中胡独奏曲的先河。此曲是刘氏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为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录音时,认真向四胡老艺人乌恩其及马头琴老艺人色拉西学习后而创作的。乐曲开始是由新笛演奏的短小的引子,速度自由、辽阔地,富于草原风味:

接着,中胡演奏长大的主题【散板】引子,这是吸收马头琴的颤音奏法,特别是小三度的滑奏,具有典型的蒙古草原风味。例如,草原上的牛、羊、马的叫声,经常以小三度为特征的。另外,八度泛音也是极其草原的风格特色:

主题在【中板】上自豪歌颂地出现,舒坦、稳健,给人一种牧民开始新生活的音乐形象:

这是吸取了四胡及马头琴的技巧来演绎的,富于蒙古长调的歌唱性。然后,转入了较慢的快板,这不是马儿在草原上奔驰,而是骆驼在奔跑:

而后是此主题的变奏,运用了四胡上的拨奏技巧较富于特色。在经过句的华彩乐句后,再现了【散板】引子旋律结束全曲。这首乐曲提高了中胡的地位与格调,是一首成功的弓弦独奏曲。

牧民归来 这也是反映草原牧民生活的中胡独奏曲。结构与《草原上》相似,开始也是【散板】,由大扬琴与大阮承担,音色较朦胧,自由辽阔地展示:

然后,也是中胡呈示的【散板】主题,自由而歌唱赞美地:

接着的【快板】具有载歌载舞的性质,先是以马蹄型的节奏加拨奏技巧,引出富于歌唱性的旋律:

 

这是上下乐句组成的段落,其中运用拨音与拉奏同时双音进行,这是借鉴了四胡的演奏技巧颇具特色。还有各种八度、四度、五度以及前装饰音、后装饰音,效果也比较突出。接下来是主题的16分音符的加花变奏,主奏与伴奏不断交叉,马蹄的声音也越来越欢快形成高潮。此曲与《草原上》不同的是它没有再现部,而是在【快板】上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幸福年 这是一首高音板胡独奏曲,也可看作是一首出色的民乐小合奏曲。乐曲主题带有民歌风,流畅而活跃。尤其是切分节奏给人以一种舒坦感觉:

此曲的【慢板】仍是上述旋律的放慢而已,但是,由于速度放慢听来比较亲切而温心。然后,再反复【快板】结束。全曲结构不大,但旋律优美、轻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分析的中胡、二胡、板胡曲外,刘氏也改编演奏过高胡独奏曲《郊道》(京剧【高拨子】唱腔)、《连环扣》(广东音乐)及京胡独奏曲《夜深沉》等。正可谓凡是胡琴类弓弦乐器,无不手到擒来,不愧是弓弦乐器操作的圣手,乐坛天才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