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登录
俞逊发笛子独奏《姑苏行》
华音网
俞逊发笛子独奏 《姑苏行》
演奏者:俞逊发
作曲:江先渭
演奏家俞逊发

俞逊发(1946.1-2006.1)

著名笛子演奏家,生前系上海民族乐团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一级演奏家,在中国竹笛音乐发展脉络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他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开办“中国笛文化研究所”,在竹笛音乐理论方面颇具建树。他与彭正元创作的笛子独奏曲《秋湖月夜》,不仅曾获得全国民族器乐创作一等奖,且是唯一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笛子创作曲目。他是第一位研发出“口笛”乐器,并使其搬上音乐会舞台的口笛演奏家。他开创了近20种演奏技术,是迄今中国研发竹笛演奏技术最多的竹笛音乐作曲家。

在俞逊发先生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录制《汇流》《琅琊神韵》《妆台秋思》《牧歌》《河岸吹笛人》等六十余部音像专辑。其中,《妆台秋思》于1992年名列“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榜首。他曾先后创作、改编了包括《歌儿献给解放军》《收割》《梅花三弄》《喜讯传来乐开怀》《汇流》《秋湖月夜》《琅琊神韵》《赤日》等近五十余首笛子独奏曲。

俞逊发的演奏,既传承和发展了陆春龄、赵松庭等饱满圆润、柔婉清丽、干净流畅、手指华丽的南派风格,又是成功领悟冯子存、刘管乐等粗犷豪放、高亢热烈、吐音嘹亮有力的北派风格的演奏家,是新中国第二代演奏家中技术精湛且全面的领头人。俞逊发不仅是中国民族器乐暨中国竹笛音乐发展史的骄傲,亦是上海民族器乐蓬勃发展的靓丽风景线。

乐曲《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姑苏行是江先谓先生在1962年创作的,渲染出如画般秀丽的苏州园林美景。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翻身作主人,因此,整个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沉静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中。在文艺北方音乐羽万方数据上的反应是创作出反映新中国新气象的,积极向上的作品。作者把这种美好的愿望投射到作品中去是很自然地表达。另一方面,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中国人越是在苦难的时候越不会被打垮,也越是需要乐观精神。江先渭先生穷苦人出生,苦难的经历告诉他,必须坚强、乐观面对新生活。同时,他对新生的中国充满希望。正是这样的情怀催生了这首乐曲。

曲作者说,《姑苏行》的诞生,共有五大因素催成:一是旋律因素,他无意间得到一段昆曲牌的引子,整天拿它来练气,竞越练越有味;二是生活因素,江老经常到苏州,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三是组织因素,团里要求每个演奏员必须要创作自己的曲目到北京会演;四是灵感因素,江老在一次午睡时,突然灵感降临,一下就构思完成了《姑苏行》的框架;五是战友因素,《姑苏行》创作完成后,曲名并练时乐团战友有的说叫《苏州乐》,有的说叫个吹长号的广州籍演奏员(根据回忆名为吕爵文)提出叫《姑苏行》,画龙点睛便一锤定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