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杰出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8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荣膺第七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是迄今为止唯一问鼎该奖项的古琴演奏艺术家。
专辑《琴》荣获2011年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专辑《禅意》获得美国格莱美奖入围资格;专辑《天地之音》荣获第三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民族演奏专辑大奖,是古琴演奏专辑首次问鼎该重量级音乐奖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庆上,赵家珍代表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人物,携琴登上彩车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曲意深刻,音韵悲怆,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墨子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此曲为广陵琴派四大操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1609年),《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也收有此曲。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弱肉强食,以暴凌寡,百姓疾苦不堪。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有一回,墨子见人染丝,感慨于「(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著变化。」联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而国家随人事而兴衰,社会随风俗而浮沉……于是,引发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
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波逐流、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
《蕉庵琴谱》题解:按此曲乃梁惠王时人墨翟所作也。翟出行,见素丝,而悲曰:人湛然同於圣体,为习俗所移。盖犹丝体本洁也,为五色所染,本同末异,清浊悬殊,人不可不慎也。审音君子能因乐而绎其旨,以墨子之悲自悲,则思所以置身於清白者,自不能已矣。宁独听其节奏之音哉?』是如“正人君子,觚稜难近”。
《五知斋琴谱》中该曲的『後记』:『《墨子》之奇,其节奏出乎意外,乃浙与中州之派也。然熟派亦尊之久矣。抚弦者当知曲中之抑扬起伏,实有敲金戛玉之声,枕石漱流之致。而一种凄然感慨,洁己自爱之怀,隐隐吐出,传之指下,诚为旷世之奇调。但必用熟派作主加以金陵之顿挫,蜀之险音,吴之含蓄,中浙之绸缪,则尽得其旨而众妙归焉矣。馀从髫年习之,亦未尽其秘奥,今参考揣摩,呕尽心血,方为全美,以俟後之君子,庶几有可采择耳。』这里仅琴派,便提到浙、中州、熟、金陵、蜀、吴等。显然,同一琴曲各派是有区别的,而琴谱编撰人主张一首琴曲可以广参各派以求『全美』的观点,也是很鲜明的。编撰者在这里既承认不同流派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了各流派间相互借鉴的必要性。另外,也可看出编撰者於此曲之用心,是『参考揣摩,呕尽心血』,认为已臻『全美』,是琴曲中较成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