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登录
李祥霆古琴独奏《 三峡船歌》
华音网
李祥霆古琴独奏 《三峡船歌》
演奏者:李祥霆
演奏家李祥霆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国际古琴学会荣誉会长,中艺古琴文化中心理事长,伏羲琴院院长,北美琴社顾问,伦敦幽兰琴社艺术指导,澳门古琴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精于琴箫诗书画,擅长即兴演奏、即兴吟唱,从事学术研究、专业教学。

琴坛领袖古琴大师査阜西先生、古琴大师吴景略嫡传弟子。1957年起师从査阜西学古琴,师从溥雪斋、潘素学国画。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吴景略学古琴,196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剑桥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1994年伦敦大学古琴导师。

出版有古琴独奏专辑唱片近三十种、学术专著《古琴综议》等四种及诗集《醉琴斋诗选》。绘画受国画大师溥雪斋先生、潘素先生亲传。曾在伦敦大学中国美术馆、台北知新文化广场展厅、福州画院成功举行个人画展。

乐曲《三峡船歌》

《三峡船歌》是著名古琴艺术家李祥霆先生创作的现代琴曲,初稿成于1974年。彼时值国内古琴发展的重大节点,《三峡船歌》一出,极大地推动了古琴曲目的继承与革新。

正如陆游诗意“船上急滩如退鷁,人缘绝壁似飞猱。”深入其境,三峡险峻壮美的风光与现代船只激昂行进的韵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祥霆先生将对祖国山水的赞美充分贯注于作品中,使《三峡船歌》体量壮观,气势恢宏,成为现代琴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峡船歌》继承古曲《流水》的传统手法,以滚拂来表现滔滔延绵的江流,船行水中,浪遏飞舟。大胆改革了古曲的演奏范式,糅合其他弹拨乐器的优势,来体现应和与快节奏的力量感。

猛浪若奔拍打船壁,众人脚步声、呐喊声、锁链碰撞声、机器轰鸣声,情绪愈发高昂。

在几次有力的音阶推动下,可以感受到进入高潮段落时,船员共同呼号,齐心协力对抗逆流的健勇。

乐曲中的撮、反撮,汲取琵琶摭分演奏方法;连续的刺、托、擘、拨,有借鉴新疆乐器热瓦甫的演奏技巧,使古琴在表现明快、热烈的艺术形象时更加鲜明突出。

《三峡船歌》成曲四十年以来,其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新颖的题材,热情有力的音乐氛围,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推崇。

听三峡之浩荡,仿若看见两岸之巍耸。千丈豪情,新时代的号角响彻在古奇峰湍流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