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品是以“盐城八景”之“登瀛晚眺”为主题而进行创作的巴乌独奏曲,配以十六点六六米的长卷国画,组合而成的一部专题音画作品。“登瀛晚眺”在盐城民众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盐城地方的历史传说中,有着姓李、姓沈的两个同时叫做“登瀛”的人的建桥故事。随着时间的变迁,当初的木桥早已不复存在。作者翻阅了许多历史资料、走访了相关史学工作者以及地段老居民。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苏北民间小调、淮剧等素材进行了乐曲的创作。
全曲由绿杨芳草、近郭夕阳、入画芳菲、长歌卖鱼、众仙登瀛五个部分组成。巴乌和三弦一问一答,运用复调和活波诙谐的手法,表现了清朝同治年间登瀛桥晚上繁华街市的景色和人文风情。
2019年12月27日晚,“登瀛晚眺”第三届盐城笛箫新年音乐会(葫芦丝巴乌专场),在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厅举办。
音乐会上何山老师与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大学生民乐团合作,王煜骁老师指挥,用巴乌首演了他的第三部音画作品:盐城八景之《登瀛晚眺》。
“登瀛晚眺”作为盐城八景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时移事易,物是人非,如今盐城古八景已经不复存在,但何山老师用民族乐器演奏音画的方式,分别将家乡的古"八景"形象生动地重现。“盐城八景”音画共有八首器乐独奏曲。
《登瀛晚眺》伴奏
高清曲谱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笛箫演奏家、制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盐城分会会长、被江南和地方数家大学院校聘为客席专家教授。
1992年开始辅导音乐艺术高考和音乐特长学生,为上海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英国多伦多大学、开普敦大学……海内外大学院校培养了许多名笛箫艺术人才、数名学生考上研究生、许多名学生参加国内国际比赛获奖;义务普及教学笛子葫芦丝十万于人次,曾获得世界艺术家联合会颁发的发现新人奖。
研究发明了世界上最长的竹笛(被载入吉尼斯史册),何家笛箫被海内外名家、专业团体及爱好者珍藏。2019年11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鹤笛和麋鹿笛,发明研制了30余项中国特色陶笛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际上无中国特色陶笛的空白。2015年地方政府为其个人成立了个人笛箫博物馆。
创作了中国音画盐城八景系列。代表作有:中国音画-杨楼翠霭、中国音画-范堤烟雨。著有《九年义务教育笛子教程》。工作以来在苏州盐阜地区举办了数十场师生及个人专场音乐会,精于民族管乐器的演奏制作、组建编排乐团,曾组建了千人笛子乐团。
2016年4月导演了中国笛箫名家专场音乐会;2017年1月导演了盐城首届笛箫新年音乐会;2017年12月导演了盐城八景音画范堤烟雨盐城第二届笛箫新年音乐会;2018年12月导演了盐城八景音画登瀛晚眺第三届葫芦丝巴乌新年音乐会;2019年五月导演了盐城八景音画铁柱潮声全国笛箫名家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