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上海首场个人作品音乐会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由指挥家张艺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奏响,并邀请到多位青年国乐演奏家与上海爱乐联袂呈现出一幅绚烂的“民乐X交响”画卷。
其中芭蕾舞剧《敦煌》第二组曲由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王俊侃和青年手风琴演奏家尹晓楠担任排箫与手风琴演奏,乐曲以多文化交汇的敦煌为背景,将西域的音乐元素以高度凝练概括的手法融入,聚焦人的青春、爱情与生命。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专业教师,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市教委上音附中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科室负责人、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音唐俊乔竹笛乐团副团长,玉屏箫笛乐团副总监。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乔教授及著名洞箫演奏家教育家戴树红副教授。
王俊侃是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中国权威竹笛专业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多年来他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多次受央视音乐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之邀录制个人独奏、重奏节目。出演了多部当代作品:如:竹笛协奏曲《愁空山》、《中国随想曲》、《飞歌》、《竹枝词》、《笛域千秋》等,并带着这些作品与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浙江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
2015年王俊侃受邀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音乐艺术院校成功举办其个人全国巡演笛箫专场音乐会,获得好评。他曾先后在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宁剧院、上海图书馆、宁夏大学等举办中国民族吹管乐专场讲座;受邀担任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邀请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北京竹笛邀请赛等赛事评委;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
“王俊侃的演奏为苍劲如歌的旋律附上了自己的灵魂。”——音乐周报乐评。
芭蕾舞剧《敦煌》有两套音乐会组曲,第一组曲叫《洞窟中的天国》;第二组曲叫《守护者的青春与爱情,死亡与永生》。
从两个组曲不同的标题可以看出,它们表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第一组曲写的是神、佛、壁画,是遥远的古代;第二组曲写的是20世纪人的故事,是敦煌守护者的青春、爱情、生命与奉献故事。
第一乐章:飞天-大漠-绿洲
表现女主角受到敦煌艺术的感召,穿越大漠风暴,从巴黎来到敦煌。
第二乐章:大漠里的青春之歌
这段舞蹈塑造的是一批献身大漠的青年敦煌守护者的群像。此曲是一首献给20世纪五十年代那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
第三乐章:陨落的天使
这是一段男主人公与剥落残破的飞天雕塑的舞蹈,男主人公在拯救濒危艺术品的努力中,因耗尽自己的生命而死去。
第四乐章:敦煌之光
音乐从男主人公宽阔而深情的主题开始,直到最后的辉煌和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