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金晓丹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自幼受朱建华、王文才两位先生启蒙开始学习竹笛,随后师从于江苏省戏剧学校王洪波、赵书敏先生学习竹笛演奏;南京艺术学院蔡敬民教授学习竹笛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戴树红教授学习琴箫、洞箫、江南丝竹文曲及古琴演奏;上海电影乐团罗守诚先生学习无伴奏笛箫演奏;江苏省昆剧院孙建安先生昆曲演奏。
现任: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会员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学会理事
北京乐器学会笛箫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学会社会考级考官
江苏省竹笛学会理事
上海笛文化研究学会理事
昆山琼花民乐团副团长
曾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第五届北京竹笛邀请赛首届北京箫邀请赛金奖
2023年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重奏小合奏组金奖
乐曲《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曲《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