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五哥放羊》
这是陕西府谷、神木及晋西北、内蒙古西部民间“打坐腔”的代表曲目。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首民歌因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唱家鞠秀芳的演唱而风靡一时。鞠秀芳是随民间“打坐腔”艺术家丁喜才学唱这首民歌的,因丁喜才50年代初代表榆林地区,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后,被上海音乐学院聘请为教师,这首民歌也就被认为是“榆林小曲”。上世纪80年代,为编篡《陕西民歌集成》而进行再度普查时,才把这个误会改正过来。
“打坐腔”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在喜庆节日中自娱性的歌唱题材,三五人围坐一处,不化妆,不表演,只清唱某些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曲目,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二胡、扬琴、板胡和打击乐器四块瓦等。“打坐腔”除了自娱演唱外,有人也把它当作走乡串镇、沿路乞讨的手段,因而发生一些变化:一种是歌舞性质的表演唱,如《十对花》《打金钱》《五哥放羊》等;一种是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如《走西口》《探病》等“二人台”形式;还有一些是纯器乐曲牌。
《五哥放羊》采用的是“十二月”体,它以一位年轻姑娘的口吻,深情地倾诉了她对“五哥”的怜悯、关心和眷恋之情。作为独唱曲目的《五哥放羊》,常常只选择十二月中的一、三、六、九、十二诸段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