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多子,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阮专业教师、兼音乐教育学院民族器乐教育系阮、柳琴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学士、硕士,师从著名阮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徐阳教授。启蒙于原深圳艺术学校阮教师杨蕾。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人才库人才、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年访问学者、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建团首位阮演奏家。
曾出访美国、加拿大、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澳大利亚、韩国、埃及、巴西等国家及地区进行交流及演出;2015、2017、2018年三次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为国家领导人演奏等。多次受邀于中央电视台CGTN国际法语频道、CCTV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录制新春、元宵、中秋特辑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品音乐会等;录制辽宁省纪委监委&沈阳音乐学院廉韵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夏至”短视频、2024年于“学习强国”平台上线“梅多子阮演奏”专栏;2025年与阮专业学生代表沈阳音乐学院录制教育部“高校新春送祝福”活动演奏视频(中央音乐学院携手各大音乐学院)。近年来受邀担任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这,就是我们的旋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二届“国韵杯”、“乐海杯”、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第七届中韩艺术节、2024中国青少年国际音乐大赛等赛事评委。曾担任孔子学院主办“第四届中国音乐暑期夏令营”外国师生阮指导教师之一(2017);2016年-2021年兼职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阮教师。
近年来指导学生完成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青年项目——研究生专项”,指导学生于“敦煌杯”第六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北京广播之声民族器乐比赛、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这,就是我们的旋律”及“德润音才 筑梦未来”音乐展演、“国韵杯”、第九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周公开赛等赛事中获奖,个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作品灵感来自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和缅甸交界处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迈山的夜景。它描绘了景迈山上一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浪漫场景,月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洒落在山间,一对年轻的恋人哼唱着哈尼族的情歌互诉衷肠,令人陶醉。
作品以多段体为结构基础,嵌入了多种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而相对自由的结构设计也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自由与松弛相对应。音乐素材分别取自云南拉祜族、哈尼族、彝族民歌中广受欢迎的情歌、童谣旋律,分别运用于作品的各个段落中;其中拉祜族民歌素材由单簧管悠远的奏出,营造出月光照进山间的梦幻场景;中间部分创新性地将民歌旋律的音程特征与爵士音乐的创作技巧相结合,用阮主奏呈现了滇西南爵士风格音乐的纯粹风味。它表达了当代年轻人对民族文化与世界融合的崭新视角,也展示了云南古老民族声音与世界音乐的交汇;最后,钢琴领奏出了哈尼族情歌的旋律素材,阮和单簧管以复调技法回应着这一主题,仿佛看到了年轻情侣在月光下表达感情的浪漫场景就在他们面前。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阮作为主奏与西方乐器进行融合,完美地将云南民歌、西方爵士音乐和现代音乐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