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常任指挥,青海省学生美育协会主席。连续五届在全军文艺会演比赛中荣获“指挥奖”,两次荣立二等功、五次荣立三等功。曾多次出访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
19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指挥。1994年率中央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出访欧洲,指挥二十余场音乐会,受到国际音乐界好评,费加罗报赞誉其指挥风格“具有大家风范”,充满了活力,1994年7月随瑞士指挥家陈亮声学习指挥。1995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担任首席指挥,成为《长征组歌》第二代接班人,先后在全国及港澳地区演出1000余场,成为单剧目演出场次最多的红色经典剧目,累计观众达数百万人之多,带领150余人的团队,重走长征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被观众与媒体赞誉为“红色指挥家",任职期间对合唱队、乐队坚持多样化训练,带领战友管弦乐团在北京音乐厅成功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标志着军队管弦乐团的突破性,国际化发展,也是该曲目在国内的首演。
曾连续三次在五年一届的全军汇演中获得“指挥大奖”,创演了原创交响京剧《红沙河》,成功执棒新版大型民族歌剧《江姐》,成为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首演剧目,被媒体称为“不多见的,能够把握多种风格的指挥家”。
近年来,兼任多个团体的艺术指导工作,在团队建设及合理化管理上有独特的见解,组织残联艺术团出访美国,组织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港人千人合唱团与军队合唱团共唱红色经典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被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被军队首长誉为“活跃在乐坛的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
2014年执棒《西柏坡组歌》即《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整个曲目气势磅礴,既有民族与时尚结合的艺术享受,又不乏启迪心扉的深沉思考,曲高和众,满满正能量。是继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部红色音乐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