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荪(1922—2013),男,中国四川成都人,古琴演奏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兼善扬琴、二胡、三弦、笛、箫等多种乐器。12岁进东方戏剧学校学习川剧,14岁时始学琴于陈蕴儒、龙琴舫。中年时遍访海内琴家查阜西、吴景略、溥雪斋、桂柏铸等得传琴曲及博采众长。1942年与他父亲国画家、教育家俞梓丹共同创办“古风国乐社”1948年在重庆与国画大师齐白石琴、画雅集一堂。
俞伯荪善弹《墨子悲丝》《佩兰》《高山》《流水》等曲,琴风峻急奔放、跌宕铿锵、稳健朴实。1954年—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民族音乐研究所主导,前辈古琴家查阜西、许建、王迪组成古琴普查小组,对俞伯荪采访并收录蜀派“平沙落雁”等曲入《古琴曲集》文献。1990年,中国唱片总公司成都公司录制出版发行俞伯荪《蜀派古琴》个人专辑盒带。1995年,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录制出版发行俞伯荪《蜀中琴韵(二)CD专辑。200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录制《蜀中琴韵》CD 专辑,《蜀中琴韵》DVD音像专辑。
1983年,从创作第一首李白诗《峨眉山月歌》琴歌起,不辞辛苦陆续为李白《蜀道难》等四十余首唐宋诗篇谱曲、传唱、录音、发行、获奖。1983年创编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琴剧《鸳鸯弦》演出获奖。1985年创办成都东坡诗琴社,2006年创办成都俞伯孙蜀派古琴研究所,致力于培养蜀派琴学研究人才和蜀派古琴演奏人才和诗词曲创作人才。2011年90岁时成功完成了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长诗的作曲创作。
2013年4月17日20时40分,俞伯荪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