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
唐天娇 华音网 2024-03-25

[摘要]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已有数千年历史,并在时代浪潮中不断传承、革新。至今,古筝曲已发展出了多种体裁形式,纵观近百年的古筝乐曲创作,无论从配器方式、作曲技法或审美旨趣,均体现出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统一。其中,杰出代表作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所创,其将现代化音乐语汇与传统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精妙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及相关美学思想。本文将视角集中于作品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从作曲家创作理念出发,分析该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演奏技巧,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际演奏提供借鉴。

[关键词]古筝;刘文金;《丹青仙子》;民族性;时代性

古筝又称“秦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并流行于甘肃、陕西一带。其形制、演奏技法、审美风格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变化,至今已有极大的突破。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创作于21世纪初,将古筝融入宏大的西方交响乐,是作曲家刘文金给中国书画家的献礼。作曲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素材及曲式结构与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独特神韵,更是推动了中国筝乐的进一步发展。

一、创作缘起

(一)作曲家的创作理念

作曲家刘文金①创作理念的萌发可追溯至其少年时期。喜爱音乐、天赋过人的他,从小逢年过节便观看家乡的戏曲表演,当地音乐文化成了他最早的音乐启蒙。中学时期,他进入校乐团,学习演奏笛子、月琴和二胡等民族乐器,其间,出色的表现使他受到校音乐老师的器重。之后,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合唱指挥。他从民乐系转到了作曲系,向多位名师学习曲式、复调、和声、配器等西方创作理论。与此同时,他也没放弃提升演奏能力,进一步专业系统地学习了钢琴、二胡、唢呐、笙等西洋和民族乐器,累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器乐演奏能力。刘文金在颇具风土人情的地方音乐文化中成长,同时又受到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学习经历铸就了他之后“人文至上、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

纵观刘文金的作品,其创作手法严谨周密,遵照专业理论的同时又富有个人巧思。对题材和音乐意象的选取不仅来源于日常生活,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②,还扎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或受文学作品的影响③。因其作品充满人文关怀,重视民间音乐素材,旋律简单而亲切,易使听众产生共鸣。这既保证了专业高度,又能契合大众审美。这种对“人文至上,雅俗共赏”理念的坚守还体现在刘文金的社会活动中。他曾应数十个国家之邀,亲临指导、教授和演奏,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被我国文化部誉为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也正如他言:“几十年来,我只是坚持着某种简单的观点和立足点;力求人文至上,力图雅俗共赏。”④面向、贴近、关心群众是刘文金一生的坚守和追求。

————————

①刘文金:中国作曲家,祖籍河南安阳,1937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主修乐队指挥专业,后改为民族音乐系作曲专业。其代表作有《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秋韵》等。
②如《秋韵》《泰山魂》《长城随想》《豫北叙事曲》等。
③如钟磬古乐《春江花月夜》、唢呐独奏曲《二八板》、二胡套曲《如来梦》等。
————————

(二)作品简介

《丹青仙子》原名《点染丹青》,创作于2007年,系《杨柳青音画套曲》中的第二首作品,因此,目前该作品主要有三个版本,即最初的古筝与民族管弦乐队版、古筝与钢琴伴奏版以及笛箫助奏钢琴伴奏版,其中第三个版本上演频率最高。

《丹青仙子》的创作受书画之乡“杨柳青”当地风土人文之启发。杨柳青古镇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施展才华的胜地,其丰厚的民间艺术文化发源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极盛时可达“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局面。《丹青仙子》作为致于书画家的献礼,不仅以音乐巧妙地再现了中国民间传统书画艺术的神韵,还表达了对书画艺术的极高敬意。作曲家从传统音乐中获取灵感,巧妙地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大胆创新音乐语言,巧妙地模仿中国书画艺术中“工笔”“写意”和“泼墨”三种表现形式,并融入了自己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解读。整首作品以古筝为主导,音响造型丰富多彩、意象明确、文化内容鲜明突出并富有时代特征,深度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创作特征分析

(一)具有传统民族特征的形式建构

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为单乐章作品。虽然只有一个乐章,但其整体结构并不单一重复,而是每个段落各有特色,相互之间对比鲜明又具有严谨的逻辑。该曲共五个段落,无再现,采用了十余种中国民族调式,可见作曲家创作技法之娴熟大胆。其整体段落结构如下(见表1):

以上五个段落的形式建构,还可按照中国文化所讲究的“起承转合”逻辑顺序来分析。“起承转合”是非常典型的传统音乐逻辑形式,亦存在于诗词、文学等艺术领域中。作曲家在结构安排上,恰如其分地兼顾了传统的民族性和西方理论的时代性。开头的A段为“起”,采用了D角雅乐、D宫清乐、D宫燕乐和C宫雅乐等七声调式。整体分为两部分,第1小节至第19小节为“引子”,

————————

④于睿田.人文至上雅俗共赏[D].太原:山西大学,2016:9.

————————

第20小节至第34小节则为作品主题。古筝率先奏出起伏极大的旋律线条(见谱例1),在徐缓的慢板速度之下营造意境,确立作品的整体风格调性。随后为“承”—B段,采用了A羽雅乐七声调式、C宫五声调式、d商六声调式加变徵和C宫六声调式加变徵。该部分担任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功能。通常情况下,“承”的篇幅较小,但不难发现,在《丹青仙子》的这五个段落中,B段的篇幅却是最大的。在功能上,此处B段不但延伸、补充和巩固了“起”段的主题内容,还为之后的“转”(C、D段)打下了强有力的铺垫,这种独特的处理,不失为作曲家时代创新思维的体现。

谱例1:第1-8小节

之后的C、D两段为“转”。乐曲发展至此,听觉色彩和情绪突然转变,B段最后一个和弦自由延长,停留了一小节后,速度立刻改变,小快板变为广板(见谱例2),形成了鲜明对比。古筝以刮奏或快速琶音轻盈地(力度pp)奏出连续上行的音阶,如行云流水般拨动着听众的心弦,而后右手的撮弦以三连音节奏干净利落地穿插其中,使听觉上有别样的碰撞(见谱例3)。这些不稳定的音乐材料加强了某种倾向性,预示并期待着“合”的到来。这种从不稳定到稳定地进行所形成的张力,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

谱例2:第91-94小节

谱例3:第96小节

最后一个E段为“合”,采用A羽五声调式。从发展逻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再现和呼应。从音乐材料来看,最初的主题内容需得到回顾,并且此部分还需与之前的“转”段形成对比,解决音乐上不稳定到稳定的强烈倾向,重现开头的风格调性和色彩,回归到了一种自然惬意的舒适状态之中。

(二)具有传统美学格调的技法运用

《丹青仙子》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启发,作曲家寻找出美术和音乐这两种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用各种作曲技法来捕捉中国书画艺术之美感,使人们通过听觉感知视觉之美。

纵观全曲,作曲家大量运用复调对位手法,似乎在有意保持一种比例上的对称。无论是乐节还是乐句的构建,均工整得当,形成了清晰的层次。虽然我国书画艺术亦十分讲究矛盾对比,如笔触之粗细、长短、虚实、简繁之别,或墨色之干湿、浓淡、深浅之异,但所有的矛盾均需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做到不乏对比的同时构图集中凝练。《丹青仙子》全曲的速度安排为:慢板(A)—小快板(B)—柔板⑤(C和D)—广板(E),五个段落之间运用了接龙式的“鱼咬尾”结构形式,营造出了绵延不息、环环相扣的整体听觉感受。例如A段结尾处最后的A音与B段开头音相同(见谱例4)。这种十分经典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创作手法,与西方复调对位技法相结合,既彰显了作品的时代性,也保证了作品的传统美学的格调。

谱例4:第32-37小节

⑤谱面C段处所标注的BPM数字和速度术语有矛盾,此处的BPM为60,因此对应为柔板更合适。

续谱例4:第32-37小节

细看乐曲每个段落,其中也蕴藏着从书画艺术中获取的灵感。作为“起”的A段,首先展示了我国书画艺术中“工笔画”的精细工整。作曲家利用古筝自由的节奏变化以模仿工笔画之笔触,达到一种“有巧妙而精细者”的格调。随后,进入篇幅最长的段落B段“承”。古筝与钢琴合奏(见谱例5),相互对比、呼应,整体织体排布比A段密集了很多,演奏和听感上也更为丰富、有层次。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篇幅、织体、演奏还是听觉感知,此段落无疑是全曲的核心。作曲家运用各种作曲手段来完成对“写意”的追求。众所周知,“写意画”是我国书画艺术的精髓,最具代表性。不管哪种书画技法其实多少都有写意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作曲家会用最大的篇幅去呈现“写意”之美学格调。特别是该段的第二部分,乐句的构建上运用了句法缩减,其对位规律从四个小节到一个小节,最后到两拍一对位,以展现书画艺术中“疏密相宜、静中有动”的美学追求。

谱例5:第35-37小节

C段以快速上下行的音阶流动(见谱例2),模仿书画艺术“泼墨”技法豪放的泼洒动作,强烈的运动感贯穿整个乐段。随后的D段与E段,强调各乐器音色之间的明暗对比,速度变化有序、富有张力,且有不少篇幅选用了工整对齐的织体形态。作曲家通过音乐细致描述了丹青仙子在大自然中翩翩起舞、花草在风中摇曳的美好景象。

三、演奏技巧分析

(一)意象表现的把握

《丹青仙子》是一部具有描绘性的作品,无论是哪个版本,演奏时一定要注重把握好作品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其内在意象。古筝作为主奏乐器,承担着刻画艺术形象和营造意境氛围的重要角色。此外,在不同版本中,钢琴、箫、笛和乐队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尤其在烘托意境氛围方面。它们不仅很好地衬托了古筝之声,更是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

作品以古筝三个八度的大跳开场,萧、笛与之对位,形成空灵的听感,而下方钢琴(或乐队)持续的震音层层推动,引人入胜,制造出一种不断加强的空间氛围感,仿佛试图打造一座令人扑朔迷离的空中楼阁。听众被缓缓领至一幅仙气萦绕的中国山水画之中,虽然景象有些模糊,但心情是愉悦的。演奏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营造出书画艺术的意象,保持心境,发挥想象力,控制好手上的力度,做到层层推进。持续的震音引出古筝的华彩乐段,景象得以明朗,而情绪也从开始的愉悦转化成一种强有力的情感状态,恢宏而大气。古筝演奏者在演奏此部分时一定要仔细聆听钢琴伴奏,使自己始终沉浸在意象感受中,保持整体的连贯性。另外,需注意力度的对比,在演奏力度较轻的部分时,应做到弱而不虚,把控好音色音质的通透感,而演奏音量较强之处,则需要运用上手臂乃至身体的力量,做到强而不躁。

还需注意的是,《丹青仙子》中有不少富有歌唱性的段落,在演奏时一定要体现出音乐性,处理好乐句的强弱起伏和节奏律动,仿佛仙子在吟唱。此外,和弦琶音是全曲重要的织体形态,而古筝尤为擅长演奏这类织体,手指弹拨间,每个音颗粒分明。演奏时一定要注意琶音旋律的流畅度,做到有呼吸感。这不仅考验演奏者的基本功,也同样考验演奏者的音乐感受力。由于此作品非独奏曲,因此古筝与其他乐器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演奏者应无时无刻保持高度的听觉警觉,仔细聆听,重视古筝声响与不同乐器之间音色的平衡,不被遮掩也不要过于出挑。特别在演奏歌唱性旋律片段时,乐器之间一呼一应,一定要掐准节拍,均衡力度,共同营造出和谐之意境氛围。

(二)以古筝奏出书画之韵

作曲家用古筝演奏模拟书画艺术技法,充分发掘两者之间的共性。中国的书画技法可大致归为用笔和用墨两类。其中,常见的用笔技法为勾、染和点。在《丹青仙子》B段的第二部分,作曲家首先依据“点”的技法写作了abba音型,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用不同指弹奏同音,在同一根弦上产生不同的音色对比,从而展现了“勾”的随意跳跃,强调以线造型。因要十分注意指法的运用,切不能依靠习惯随意演奏。其次,技法“染”通常负责增加画面效果,正好对应古筝的左手按滑音技法。在作品中,作曲家减少了滑音的使用,将此视作一种效果的渲染,不刻意强调。少量的滑音使用反而成为了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在演奏时,可根据个人对音乐意境的理解,适当调整和添加整曲中的左手按滑音处理,赋予音乐色彩的灵活性。最后,技法“点”经常出现在写意画中,点的笔触见于侧锋、散锋、藏锋和露锋等用笔方式中。而对应古筝演奏技法,则是在强调声音的颗粒感。一般而言,在书画艺术中,点和染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运用于演奏中,右手使用“点”法,每个音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左手则负责“染”,不用刻意追求音效的颗粒感,而是营造某种整体性效果。整首作品的演奏都需尽可能地将绘画时用笔的力道生动地模仿出来,展现作品点染丹青的神韵。上述中国书画勾、染和点这三种技法,不仅拓展了古筝的演奏方式,亦能透过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神韵与美学理念的了解,提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

结语

古筝作品《丹青仙子》的民族性来源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文化,以画作乐,既开拓了筝乐的可能性,又丰富了古筝演奏技法和奏法。而作品的时代性则来自于现代创作技法和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作曲家将中国音乐独有的结构逻辑与西方曲式结构相结合,并充分重视古筝的音色及演奏特点,用心编配每个版本,避免乐器音色同质化,以突出古筝的个性魅力。通过作品《丹青仙子》,我们感受到中国各个传统艺术种类之内涵皆有共性,彼此相通,也看到了以现代音乐技法诠释中国美术文化的可能,这是一部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卓越之作。

参考文献:

[1]吴荻.中西合璧赏丹青—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赏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182-185+191.

[2]何伊.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的艺术风格与演奏技法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7.

[3]王运.浅议古筝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J].武汉: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51):165-166.

[4]王永刚.工笔画线描百花画谱·春夏篇[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5.

[作者简介]唐天娇(1985—),女,四川音乐学院助教。(成都6100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