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国际节事活动对中国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古筝音乐为例
李梦吟 程榆真 华音网 2024-04-19

【内容摘要】大型节事活动对促进跨文化传播和交流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进行案例研究,探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音乐节事活动对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影响机制,从文化、结构、群体和个人四个层面,归纳了节事活动对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音乐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艺术家的群体凝聚力,传递出我国传统民族器乐坚定的文化自信,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音乐节事;中国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古筝艺术

节事活动是事件(event)和节庆(festival)的统称。事件被定义为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的、持续时间有限的超越日常体验的休闲和社交机会。节庆被视为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规划和协调以在公共场合中进行美学表达的形式。节事活动影响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1]。节事活动通过复杂的符号学表演事件进行文化传达,尤其是对于民俗相关的文化传播交流起到重要作用。节事活动的聚集效应创造出一种氛围,能够促进开放和创新,影响参与者的状态和感知。大型节事活动能够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公民自豪感,促进文化交流传播[2]。音乐相关的节事活动对于音乐传播和艺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2016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带来了机遇。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精神,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开展迎来了良好契机,也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国际舞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音乐节事活动是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一、研究案例:“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弹拨乐器。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和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民族乐器中被誉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3]。古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也是我国唯一的输出型世界性乐器,在我国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筝艺术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融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质、审美需求、民族特色等因素,筝(zither)建构形成了日本筝(koto)、蒙古筝雅托葛(Yatga)、朝鲜筝伽倻琴(kayagum)、越南筝十六弦琴(đàntranh)、图瓦筝(Chadagan)等齐特类弹拨乐器[5]。筝的跨文化传播推动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演进。随着国内外艺术交流不断加深,以古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2021年,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以下简称“筝乐交流季”)响应《“十四五”“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号召,是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为主题,为促进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国际传播交流和学术研讨而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音乐节事活动。筝乐交流季涵盖了三种主要交流形式:开幕式颁奖典礼、主题音乐会、学术研讨会。开幕式颁奖典礼旨在表彰杰出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与筝乐理论家、古筝制作家等对古筝艺术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激励古筝艺术从业者继续在艺术创作、古筝演奏、古筝教育和古筝制作等方面发挥作用。主题音乐会旨在通过不同流派、各地域和院校的古筝演奏家的演绎,促进古筝艺术演奏和表现方式的交流,推动古筝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专题研讨会和论坛涵盖了古筝相关的多项主题研讨,包括古筝历史与发展研究、现代(筝乐)作品及创作研究、当代作品及创作研究、古筝演奏技法、记谱法及表演研究、曹正及筝乐名家、筝乐名家及特色研究、古筝教育与教学方法研究、教育与教学方法、乐器学研究、古筝流派及审美特征研究,以及古筝国内与国际化传播研究等。

二、国际节事活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一)文化层面:跨文化交流与文化自信

中国民族音乐在文化层面通过文化间性和融合式传播等促进跨文化交流。文化间性指各国不同文化的差异、互动与可交流性,关注不同文化间的“互惠性理解”。文化间性不仅强调尊重文化差异和多元性,避免用自身文化价值观来评判其他文化,还关注跨文化传播中的交互作用,建构新的文化意义。跨文化交流能够消解文化矛盾、弱化冲突、走向和谐[6]。面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试图弥合冲突,消除对抗,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采用“求同存异”“平等互惠”的传播身份,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以古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既能够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形式融合传播,也能够被当地文化吸收,逐渐融入当地文化,协同发展。在音乐节事活动中,通过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式理解,以传统音乐为传播主体,打破地域和文化壁垒,开展沉浸式的体验,寻求文化间的可能联系,在音乐的交流和碰撞中建立动态互联机制,从而推动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提升文化自信,用开阔的思维和跨文化态度来审视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和发展趋势。节事活动能够进一步避免两种类型的跨文化交流障碍,一是通过与其他民族进行音乐文化对话,避免保守封闭的文化态度、过分固守原始的传统音乐文化、演变形成的“文化孤立主义”;二是在音乐文化对话中,通过他者视角,对现有的传统音乐进行观察、反思和重塑,避免因为文化优势形成的“文化霸权主义”。通过音乐节事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对话、宽容、理解,避免“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开放、发展中建立和提升文化自信(图1)。

图1跨文化交流及其对文化自信的影响(作者绘)

(二)社会层面:音乐原真性

在中国传统音乐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层面,借鉴遗产保护和社会传播中原真性的概念对民族音乐进行探讨。原真性是社会学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概念[7]。音乐原真性是评价音乐、社会、听众间关系的一种价值特质,是音乐生产与消费的重要评价指标。原真性是个人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对话与反抗,是人类反观自我的态度呈现。不同的主体受到自身教育、成长背景、工作环境、需求与利益诉求的影响,对于原真性的感知有所差异。由此可见,原真性涵盖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民族音乐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纵向时间上的传承演进和在横向空间中的传递互动。在后现代的音乐全球化传播过程中,音乐的符号化发展差异,使音乐原真性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对于同一种音乐的认知,不同的流派和音乐家有不同的理解。研究表明,音乐原真性的形成和维持需要回归社会群体身份中进行讨论[8]。在逐渐发展的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中,对客体原真性的讨论演变到对构建原真性的关注。在大型节事活动中,跨文化对话使音乐家能够进一步反思和构建民族器乐的原真性。

图2国际音乐节事中的民族乐器音乐原真性(作者绘)

图3国际音乐节事活动对群体凝聚力的影响(作者绘)

图4国际音乐节事活动对参与者个体态度的影响(作者绘)

在音乐节事活动中,对古筝等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溯源和考证勘误,是对传统音乐的历史性和客观原真性的探讨。古筝在演变的过程中,与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交流,在音乐节事中能够充分讨论古筝与湖南花鼓等地方音乐的融合创作、与钢琴等西乐的创新发展,以及全球各地类筝乐器的不断演化,实现对传统音乐建构主义的原真性的探讨。古筝在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不断互动,不同时期呈现出差异化的表现形式,音乐节事活动能进一步厘清各地筝乐流派的演变进程,以及不同时期的古筝形制演变,从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现实存在主义原真性进行探讨。同时,主体的感知也对传统音乐的原真性有差异化的理解,不同派别和个体在音乐中融入了主观理解,在音乐节事中,地域派别能够获得充分的对照式演绎,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索传统音乐的存在主义原真性(图2)。

(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

中国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在群体层面表现为对群体共同身份认同和群体凝聚力的提升。群体凝聚力的提升将消除文化隔阂和壁垒,从而有利于古筝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大型节事活动能够显著提高群体凝聚力,促进成员间的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强化文化记忆[9]。音乐节事活动对文化多样性和种族多样性更加包容,促进跨社会阶层、种族背景和性别差异群体间的互动。音乐节事活动能够提高群体包容,降低群体互斥,提升音乐活动参与者间的群体凝聚力,并且有助于古筝群体网络的扩展。音乐节事活动由于空间和时间的聚集性,能够帮助参与者形成共同的记忆社区,即群体共享的共有历史和公共空间。在音乐节事活动形成的记忆空间里,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成员构成,成员远离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约束,形成一个平等、分享、团结和包容的社会关系空间,促进群体共同身份认同,并且进一步提升跨学科成员和器乐流派等亚群体的身份认同(图3)。

(四)个体层面:参与者个体态度

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的举办,在个体层面显著影响了参与者的态度。在态度结构模型中,态度包含三个方面: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态度的认知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直接体验与各种来源的相关信息结合而形成的知识和感知;态度的情感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主观感情与情绪;态度的行为意向成分是个人对态度对象可能采取的特定行动,也包括行为本身。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的举办,最直接的影响是作用于个体的态度层面,即个体对音乐的相关认知、情感与行为意向。其中,显著的影响是在相关音乐技术和音乐认知方面。会议议程涵盖了音乐创作、现场表演、相关学术研讨及音乐教育等方面。在节事准备期,相关的创作者和演出人员会创作、准备新的筝乐曲目,学术论坛与会者将进一步加深对筝乐的相关研究。通过节事能够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创新表演曲目,推动学术研究走向深入。与会过程中,参与者能拓展古筝相关的知识,使音乐节事活动的感知价值显著增强。在音乐节事活动的情境中,参与者态度的情感成分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活动激发了参与者的成就感、自豪感等正面情绪,增强情感共鸣,提高参与积极性,产生积极的行为意向。通过节事活动,参与者对古筝的学习、创作、表演和传播等意愿更加强烈,并且拓展出更强的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图4)。

三、通过国际节事活动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启示

第一,国际音乐节事活动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民族乐器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成为文化基因向外输出的组成部分,同时传统音乐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会不断融入当地文化,形成异文化语境对话。国际音乐节事活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当地文化的互惠性理解,成为文化间性的重要部分,它是中国传统音乐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文化自信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国际音乐节事活动会影响社会层面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原真性的理解。在传统艺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对传统音乐客观原真性的关注,将唤起对传统音乐历史溯源和起源考证勘误的讨论。与此同时,传统音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一方面,与当地社会不断互动建构,既受到当地艺术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乐器的影响,在国外跨文化社会情境中还推动了类筝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流派对于器乐的理解和演绎、差异化的形制演变,能够丰富器乐现实存在主义的原真性讨论,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个人风格的民族音乐。在音乐节事活动中,对民族音乐原真性的高密度讨论也会进一步加深参与者对于传统音乐的认知。

第三,国际音乐节事活动会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相关参与者的群体凝聚力。在音乐节事活动中,共有历史和公共空间形成的记忆社区,不仅会产生群体共同的身份认同,各种跨学科和不同乐器流派的亚群体在与其他亚群体的互动中还会促进其对自身亚群体身份的认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跨文化的多样性群体更加包容,同时有利于扩展群体网络。群体凝聚力的提升会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个体获得的参与感和正面情绪也会进一步提升群体凝聚力。

第四,国际音乐节事活动会影响个体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态度。在节事活动中获得的音乐知识能够提升个体的感知价值,对个体的认知产生影响。由于参与到音乐相关的群体中,参与节事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等正面情绪,会对个体态度的情感成分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参与音乐节事活动,认知和情感的改变还会进一步促进相应的行为意向改变,提升参与者对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结语

本文聚焦国际音乐节事活动如何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通过对“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进行案例分析,从文化、社会、群体和个人四个层次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影响机制,以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少峰,戴光全.迷笛音乐节中循环新部落的联结与交往特质[J].旅游学刊,2019(6):74-84.

[2]Mair,Chien,Kelly,Derrington.SocialImpactsofMega-events:ASystematicNarrativeReviewandResearchAgenda[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21:1-22.

[3]孙焕英.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古筝艺术漫谈[J].福建艺术,1997(5):49-46.

[4]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http://www.ihchina.cn/project.html#target1,2021-11-10.

[5]饶文心.东亚音乐文化圈的乐器生态谱系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3):114-120.

[6]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2-24.

[7]MacCannell.StagedAuthenticity:ArrangementsofSocialSpaceinTouristSetting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3):589-603.

[8]Qirko.ConsumerAuthenticationofPopularMusicintheGlobalPostmodern[J].PopularMusicandSociety,2014(3):291-312.

[9]Kim,Jun,Walker,Drane.EvaluatingthePerceivedSocialImpactsofHostinglarge-scaleSporttourismevents:Scal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15,48:21-3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音乐学院校级教师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音乐产业供应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YC2213。

作者简介:李梦吟(1989-),女,重庆万州人,博士,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艺术管理。

程榆真(2001-),女,浙江文成人,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艺术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音乐艺术管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