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江河湖海之魂,呈江南人文之韵。5月20日晚,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内灯火璀璨,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绎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新版民族交响套曲《江河湖海颂》在此震撼上演。作为苏州市“文华”艺术展演季2022—2024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作品,本场演出也是苏州市“文华”艺术展演季2022-2024优秀舞台艺术剧(书)目展演项目之一。
音乐会由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乐团艺术指导朱昌耀联袂昆曲表演艺术家孔爱萍、青年歌唱家范雪妍、夏新涛,特邀苏州交响乐团附属合唱团(苏州教师合唱团)倾情呈现。这部以江苏水韵文化为脉络的大型民族交响作品,以八个乐章的艺术结构,将江河湖海的壮阔与江南人文的婉约熔于一炉。
音乐会以磅礴的《大江东去》拉开序幕,唢呐群奏与五面中国大鼓的轰鸣如惊涛拍岸,中段转向节奏铿锵的动机性旋律,气势磅礴。乐队与昆曲吟诵《春暖江花》中,孔爱萍清丽如泉的嗓音与乐队相映成趣,乐队和声的转换清丽淡雅,《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调自然化入旋律,似有水墨氤氲于音律之间。《长河如歌》串起了江南人民生活的苦辣甜,将大运河两岸的风情无限融入优雅的旋律中。笛子与多声筝双协奏曲《云水流波》中,青年演奏家庞海源的笛声如流云舒卷,王于真的多声筝则似清泉潺湲,民歌引入的俏皮旋律在乐队的轻快节奏中跳跃,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下半场《湖岸风和》以弦乐群恬静优美的旋律勾勒出太湖微波的静谧,婉约多叠的微波荡漾出水乡生活的冉冉烟火。二胡协奏曲《水映星天》中,朱昌耀的演奏如星辉洒落湖面,醇美的音色与细腻的揉弦相辅相成、丝丝入扣,与乐队的空灵背景相融,令人屏息沉醉。合唱交响《海阔天极》与《扬帆远航》将全场推向高潮,范雪妍与夏新涛的领唱高亢激越,合唱团的和声如海浪奔涌,象征中华民族破浪前行的壮丽图景。彭家鹏以高超的指挥技巧和澎湃的情感表达掌控全场,复杂的速度、力度、织体以及和声色彩皆随着他指挥棒的舞动而变幻,乐队、独唱、合唱在指挥的引领下爆发出无穷的张力,乐声层层堆叠如巨浪拍空,奏响中华民族“跨越山海、逐梦星辰”的壮丽宣言。
演出落幕,观众的掌声与欢呼持久不歇,印证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黄女士赞叹:“整场演出气势恢宏,我最喜欢的是《春暖江花》章节,昆曲这个苏州的特色名片结合民族管弦乐的演绎,整个江南韵味扑面而来。”“开篇宏大的气势就深深吸引了我,民族管弦乐诠释水系主题的构思非常特别,两者间仿佛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契合,加上专业演绎,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音乐爱好者涂先生表示。
演出结束后,在苏州市“文华”艺术展演季组委会组织的“一剧一评”专家研讨会上,《江河湖海颂》也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作曲家唐建平表示:“《江河湖海颂》创作至今历经了多轮舞台检验,我和彭家鹏指挥与乐团一起,不断根据现场反馈与业内专家建议对作品进行打磨、修改、提升,不断挖掘乐器表现边界,使作品的气韵与表达更加贴合叙事主题,今天的呈现也让我非常惊喜。”
彭家鹏在演出后接受采访时强调:“民族交响乐的生命力,在于既能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又能以现代语言与时代对话。《江河湖海颂》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用民族管弦乐这一‘音乐母语’来说中国故事,以更好地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5月21日、23日,乐团将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呈现《江河湖海颂》《和平之光》等原创作品,通过民族管弦乐语言传递江南意蕴,展现中国交响的时代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