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金先生,这位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他改变民族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在艺术创作与表演上的时代化进程。刘文金先生的名字已成为中国现代民乐的一个代表符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天华先生以他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音乐创作给我们留下了《病中吟》、《光明行》等一批优秀的代表作品;1950年代初,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以苦难的人生吟唱出了《二泉映月》、《听松》等不朽作品;从1960年代以来,人民音乐家刘文金先生以他风华正茂的饱满激情书写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主旋律一《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以及在改革开放之初奠定了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城随想》。这些作品的诞生,可以说实现了当年刘天华先生所倡导的“发展民族音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音乐理想,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宏伟目标。刘文金先生以他卓越的才华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为中国民族音乐树立起了一座永世不可磨灭的丰碑。民族音乐创作的路程从刘天华、华彦钧到刘文金,这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印记,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作为现代民族音乐的代表人,刘文金先生不仅在二胡艺术创作上光彩照人,他也是我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事业发展的开拓者。他是第一位在改革开放之后由文化部任命的国家艺术院团艺术总监。1988年时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的刘文金先生以他深厚的民族音乐学养将乐团的事业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就是由他重新规划、论证、组建的新型中央民族乐团大型管弦乐队开始进行了全面的艺术实践和探索,这也奠定了由他而建设的乐团与当时彭修文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关延忠的香港中乐团,张式业的济南前卫民族乐团、顾冠仁的上海民族乐团在乐队建设上形成了自己截然不同的风格。他是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中借鉴外来科学的手段去丰富改造民族管弦乐队,为民族乐队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成为刘文金风格的管弦乐队模式。
这个时期,他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还委约和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作曲家的作品在乐团上演,这对提高乐队表演水平、丰富乐团多样性的艺术风格,确立中国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在多声思维写作与表现上的基本形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阶段,乐团人才辈出,作品多样,所上演的代表作品就有何训田的《达勃河随想曲》,金湘的《塔克拉玛干掠影》组曲,关延忠的《拉萨行》,日本作曲家三木稔的《松》,阎惠昌的《水之声》,刘星的《云南回忆》、《第一民族交响乐》,李焕之的《汨罗江幻想曲》,饶余燕的《骊山吟》,张小夫的《咏春三章》等等,为探索和完善当代民族管弦乐队发展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88年他倡导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共同举办“中国民族器乐展演研讨会”,就民乐的继承、改革与创新发展展开了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研究与实践。它通过系列性的音乐会展示,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在理论上对民乐进行了整体性的定位与研究,使民乐创作在进入理性的思考中加以规范性的总结,尤其是对开拓民族乐队的科学化训练,提高乐队的艺术表现,强化乐队功能,为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系统性建设又一次奠定了基础。例如:对民族器乐的继承,刘文金先生并不是以简单的移植、改良方式去进行革新,而是依据和借鉴传统音乐和乐器如何在多样性的多声部规律中去探索研究民乐创作与表演,特别是在乐队建设上强调扬长避短,发挥民乐特色为核心。他主张“民族乐队的交响性风格,应该建立在不同乐队体制的多方调整和实验的可能性基础上来进行探索研究”,民族乐队“不能丢掉民族特色的本体内涵而去追求不适合民乐表现的西方式音响风格,应以民族传统特色为主,民乐借鉴西方技法应有度地把握,要根据不同曲体及风格,有目的性地融会贯通”。而我们今天在回顾刘文金先生所创作、改编的四百多部作品中看到,在构建中国音乐的新传统时,他一方面大胆吸取外来文化因素,另一方面立足于民族传统,以时代为创新点,广泛挖掘和寻求适合于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表达方式,使民乐在新的传承中得到历史性的深化和延续,他的音乐不仅亲切感人,还有高雅的艺术审美情结和厚重的人文传统,受到专业音乐工作者和普通听众的好评。很多演奏家们说,刘先生的作品既好听又好演奏,而且在技法上还不难掌握。相对于目前一些众多前卫的现代派民乐作品,“怎么难听怎么写,怎么不好演奏怎么写”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够使民乐真正在文化历史中去传承呢?对于民乐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地去总结刘文金先生一生的创作经验,继承刘文金先生这一宝贵的音乐财富。
自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在以萧友梅提出的“中国国民乐派”、冼星海提出的“中国乐派”以及当代提出的“中华乐派”,其宗旨都是对中国音乐文化进行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而刘文金先生在重塑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历史时,他是以一种严谨、科学而充满爱国热情的精神去创作和实践,并形成了20世纪具有中国民族音乐学派的管弦乐体系。2009年7月在建国60周年庆典之际,乐团请先生就《江山如此多娇》音乐会创作一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音乐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向祖国母亲献上一首时代颂歌,大型民族管弦乐与合唱《我的祖国》就这样应运而生,而《江山颂》在经过重新修改调整后在建党90周年《艰难.辉煌》民族音乐会中成为最具感染力的时代颂歌,这是中国人的心路历程,人民音乐家刘文金先生为历史、为民族而书写的铿锵大乐。今天,中国人民在实现文化复兴的征程中,刘文金先生就是在完成着他所追求的“中国梦”。我们相信,只要有了民族信念,完成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梦想也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人民音乐,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