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赵松庭对中国笛子的贡献
施王伟 华音网 2023-02-20

摘要:赵松庭对中国笛子的贡献主要有:扎根戏曲,形成富有特色的“赵派”风格;勇于探索,扩展中国笛子的表现能力;精心耕耘,培养中国笛子的演奏传人。除此之外,他还首创横笛频率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研制 L 型倍低音大笛,设计制作古代笛类吹奏乐器“篪”,出版《赵松庭笛曲精选》《笛子演奏技巧十讲》等。这些成就,归为一点,即建立一套严谨规范、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中国笛子演奏、教学体系。


赵松庭,浙江东阳人,1924年生于浙江东阳,2001 年逝于浙江杭州。赵松庭不仅是南方曲笛的主要演奏家,也是中国笛子创作、研究、教学的先驱之一,他创作的《早晨》、《鹧鸪飞》、《二凡》、《三五七》、《幽兰逢春》等,已被列入中国笛子的经典之作;他撰写的《中国竹笛源流》、《中国笛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中国竹笛教学方法》等论文,极具学术价值;他培养的学生,如俞逊发、张维良、詹永明、蒋国基、王次恒、戴亚、唐俊乔等,目前均为中国笛界的中流砥柱。赵松庭一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奋斗,正如他在《笛艺春秋》一书中所说:“为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而奋斗,是我为社会主义祖国应尽的义务,我是肝脑涂地九死不悔。”[1]2011年3月9日,正值赵松庭逝世10周年,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总结他对中国笛子的成就和贡献,启发后来者为民族音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扎根戏曲,形成富有特色的“赵派”风格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南方曲笛和北方梆笛,其演奏、风格特点有较大的不同。代表人物南方是陆春龄和赵松庭,一般称“南派”;北方是冯子存和刘管乐,一般称"北派"。这种以南北派来命名的称呼,用在赵松庭先生身上,不是很合适,故本文用"赵派”称之。为什不用“南派”用“赵派”?我们来看赵松庭先生的经历和创作特点就清楚了。

赵松庭,自幼生长在民间戏曲广袤肥沃的浙中土地上,九岁开始习笛,先后向婺剧艺人和学校老师学习演奏和基本乐理,学习婺剧及民间乐曲等,曾在乐队里担任正吹,1955年起先后在东阳婺剧团和浙江民间歌舞团担任笛子演奏员。应该说赵先生在1976年之前,一直是和民间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的家乡戏——婺剧,对他的影响特别大,也可以这样说,是婺剧打下了赵先生的底子,是婺剧的艺人口传心授培植了他。所以,赵先生对婺剧有很深的感情,他很小就有一个志向,要把家乡的民间曲调变成美好的笛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 赵先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创作出多首极富地方韵味的笛子独奏曲。从这些新的笛声中,我们看出了赵松庭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反映了当时艺术工作者的心情和感情,对形成富有特色的“赵派”风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分析赵松庭创作的十余首笛子独奏曲,大多取自婺剧素材。这些素材,正如他自己所说:"到十三、四岁时,能吹奏我家乡的地方戏曲的基调了,如《三五七》、《二凡》、《小桃红》、《拨子》、《芦花》等,这些就成为我以后编写笛子独奏曲的重要素材。”确如他自己所说,婺剧的这些基调,后来多把其改编为笛子独奏曲。如《二凡》、《三五七》取自婺剧中的乱弹;《早晨》、《幽兰逢春》取自婺剧中的昆曲;《京剧流水板》、《西皮花板》,虽命名为"京剧",实际上就是婺剧中的“皮簧调”。除这些之外,赵先生还把家乡的民歌、乐曲改编为笛子独奏曲,如《婺江风光》、《采茶忙》、《鹧鸪飞》等。

在"改编"上,既保留婺剧风格特点,又合乎笛子独奏曲的规范,赵先生是动足了脑筋的。如1956年前后改编的笛子独奏曲《二凡》,由[倒板]、[正板]、[流水板]、[紧皮]四部分组成。倒板为散节奏,以la音为轴,向上八度、四度跳进,每一次跳进均带滑音,情绪悲壮激昂,加锣鼓。正板共143小节,为快速的二拍子,其中1-16小节,用枣木柳击节,17-23小节加锣鼓伴奏,67-82小节的“走马锣鼓”用花舌演奏,93-129小节为“紧伴慢唱”。流水板,为有板无眼的一拍子,加乐队伴奏。尾声的紧皮回至散节奏,但速度更快,节拍更急促,情绪更强烈,一直推至音乐高潮。尾声渐慢,以倒板中最有特色的la(高)re do la sol音调结束。

与《二凡》风格、情绪完全不同的,是赵松庭和曹星于1979年创作的《幽兰逢春》。1979年对赵先生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我的笛艺生涯也重新得到了党的光辉的照耀。一九七九年,我以《幽兰逢春》的新作,倾诉自己的衷肠。”从演奏上来说,《幽兰逢春》比之其他赵先生的独奏曲,更难以把握好情感和风格特点。它由[引子]、[慢板]、[小快板]、[尾声]四部分组成。引子部分散板节奏,幽静而富有激情。慢板部分,情绪典雅,速度由慢到略快、再慢、更慢,然后由如怨如慕的羽调式突转至明朗自由的宫调式。小快板,取材昆曲过门,宫调式,情绪欢快喜悦,自由运用颤音、叠音、赠音、打音等技巧。尾声回至散节奏。

在创作和改编上,赵松庭不是简单地把戏曲素材拿来组合、改编一下,而是博采众长、吸收各种元素为乐曲服务。这一点有很多同行都谈到。如刘管乐先生对《早晨》的评论:“总的来说它(指《早晨》)是以南方优美的旋律,加上北方的演奏技巧。如曲子一开始,基本上属于散板,和昆曲里的散板有些相似,但是让人听了之后又有不是昆曲散板的感觉,作者在这段描写了祖国大自然的环境——太阳初升的早晨。接着是一段愉快活泼的曲调,好像鸟在喧鸣。在这一段里,作者还用了北方的技巧如抹指,同时还借鉴了西洋的双舌吹奏法等;在旋律上,有的乐句也采用了西洋进行法等。这在中国民歌和乐曲中是少见的。”[2]

赵松庭这些富有戏曲特色的独奏曲,南北风格融为一体,独具特色,不能仅以"优美的旋律"概括。乔建中先生在为纪念赵松庭80诞辰专题音乐会而作的《开一代师宗,领笛子风骚》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习惯上将1950年代以来的笛乐演奏和作品分作南北两派,赵先生很自然地被认为南派的代表。对此,不应该有异议。但如果我们反复听赵先生的代表作之后,又会觉得这种划分有些太浮泛。事实上,凡喜爱他作品的听众,似乎首先不是因为‘见’到了‘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景色,而是被作品'与生俱来'如钱塘江般的一种大势、大格局所震慑。这种感觉,在《三五七》、《二凡》中尤为明显。它与'吴侬软语'、'旖旎轻缦',即一般意义上的江南韵味可谓大异其趣。所以,他的作品是在南派的土壤上开拓出的一个新派。这一派相容南北、刚柔相济、以刚抑柔、贯通古(传统)今(现代),是南派中的‘北派’,更明确一点说,就是赵松庭派。”[3]对这一段评论,笔者完全赞同。


二、勇于探索,扩展中国笛子的表现能力

1956年赵松庭以一曲《早晨》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上引起轰动,随即出版《赵松庭的笛》一书。此书分四节,第一节是俞线棠先生对赵松庭的笛子艺术和他的独奏曲《早晨》的评价;第二节是“笛子的吹奏技术";第三节是"几点经验和体会";第四节是独奏曲五首,分别为《鹧鸪飞》、《三五七》、《牧羊歌》、《早晨》、《海滨》。其中,第二节“笛子的吹奏技术”,是全书篇幅最长、写得较详细的一节,作者把笛子的吹奏技术概括为“气功”、“指法”、“用舌”三部分。每部分又细分为具体的一个个技术,如气功,分为吹长音、吹短音、强弱变化音、气震音、特长音、气变音、吹泛音;指法,分为自然音阶、变化音阶、历音、颤音、叠音、指变强弱音、圆滑音、指震音;用舌,分为单吐、双吐、三吐、轻吐、花舌。每讲解一个技术,都分有要领、解释、怎么吹奏,以及训练要求、练习曲等。所以此书,可谓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较规范、系统的笛子演奏教材,对当时中国笛子的推广普及起到很大的作用。

归纳赵松庭的笛子演奏技术,不外乎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师傅前辈的传授,二是融合南北方的传统技术,三是艰苦的钻研和实践。其中有些演奏技术,还具有开创意义。如“特长音”(又称“循环换气"),是赵松庭将唢呐上的"鼻吸"、"口吐"同时进行循环换气的技巧,移植到笛子上去的。他曾说过:“我在十二、三岁,就会吹唢呐,也会循环换气,可是在当时谁也没有用循环换气的技巧来吹奏笛子。因为那时候还不大有人使用气息控制的技巧,一般人都认为吹笛子要吹得响亮,唇部要放松,一般不进行口劲变化能力的训练,甚至反对这种训练。五十年代,我用气息控制的技巧演奏《鹧鸪飞》,用了如箫一般的演奏手法,就有很多人表示反对,说什么笛子是嘹亮的乐器,口劲太紧了,发音不好听。其实,这无异于作茧自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很多演奏家,以细腻优美的气息控制技巧来演奏包括《鹧鸪飞》在内的许多乐曲。说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又如"用舌"部分,是赵松庭学习北方的演奏技巧而归纳的。他说:“南方风格不用舌,是一大缺点。气与舌必须相结合,它类似提琴的弓法,长音类似长弓,单吐类似顿弓,双吐类似跳弓,花舌类似碎弓。如果只用‘呼’(南方吹奏法)而不用‘吐’,那就等于弓法贫乏,表现力当然受到限制。认识到这一点,我就把舌头技巧与气功、指法并列为每日必修的三大基本功,每天花很大力气训练。不过舌头功夫由于训练得迟了,总练不深。这又说明启蒙时代正确指导的重要性。在训练用舌时,我又发现了有一种介于‘呼’与‘吐’之间的吹奏方法,我把它命名为‘轻吐’。这种技巧能使发音清楚,但又不是顿音,一般可用在乐句的开头,避免'出手常用颤'或加上'叠'、'打'的程式。我在演奏《早晨》的最后一句乐句时,全部用'轻吐'点出来,是经过分析有意识这样做的。”在中国笛子的创新上,赵松庭是努力的,贡献是突出的,他有很多经验之谈,很值得今天民族音乐工作者的思考。他说:“接受任何技术,都不应分什么南北中西。我们不能因为南北中西的风格而存门户之见,把自己的技术训练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应当放宽视野,把前辈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部继承下来,为我所用。我们要把南方的吹奏介绍给北方,也要把北方的吹奏介绍给南方。说得具体一些,我们既要学习昆曲的讲究声色的气功技术和乱弹灵活流利的指法,也要学习北方的叉口滑音技术和西洋横笛的用舌技术……要想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不去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就像'有车不坐偏要走路,有船不乘偏要趟水'一般,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反过来说,假如我们能够打破疆域的限制,大胆地、不分中西南北地吸收各种各样的吹奏技术,那么每一个学习吹笛的人就会感觉到:一根简单的笛子里面,蕴藏着变化无穷的吹奏技术;就会学而不倦,精益求精,就会在技术上不断地有所提高。同时,也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地开阔起来。每个人都能这样做,我们的竹笛的表现能力,就能提高到前辈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水平。”1957年打成“右派”后,赵先生没有舍弃他心爱的笛子,在劳动时不忘刻苦练习,所以当1962年招他回歌舞团工作时,他的吹奏技术还是相当有实力,并在工作中发明"排笛"。排笛,是赵先生由于担心歌舞节目多、调换笛子来不及所想出来的一种方法,即把二、三支甚至四、五支笛子扎在一起演奏,这样一来,歌舞节目再怎么变化,就不会出现笛手老是换笛的尴尬局面。这一伴奏上的改革,使赵先生突然想到了,何不把它用在独奏曲上?随后他根据排笛的演奏方法,创作了《婺江风光》、《采茶忙》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赵松庭在《笛艺春秋》一书中总结排笛四方面的优点:"一是音域可扩大到三个八度以上;二是音色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表现力也更丰富;三是机动灵活,可以根据乐曲需要更换笛子,解决很多单根竹笛不能解决的问题;四是简便易行,不需要改变原竹笛的演奏指法以及构造,只要稍事练习,就可以熟练。”赵先生还用排笛来演奏(北方梆笛的主要演奏家刘管乐创作的)《荫中鸟》,刘管乐先生听后大吃一惊,想不到效果如此之好,十分赞赏排笛的神奇作用。后来,这一演奏方法在全国推广开来。

三、精心耕耘,培养中国笛子的演奏传人

1976年赵松庭调入浙江艺术学校担任笛子教师,开始正式进入培养中国笛子演奏传人的任务(此前赵先生已培养了许多学生)。1980年起,又先后受邀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并先后奔赴天津、武汉、济南、南京、成都、重庆等地讲学,而后又受邀到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讲学和演奏。此时他的心情,是愉快舒畅的,教学的目标很清楚,即把自己多年来形成的富有特色的"赵派"笛子风格传授给下一代,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艺校期间,赵先生整理编写了《笛子演奏技巧》(基础训练)教材。此教材分三单元,第一单元训练内容分七部分,分别为姿势、气功、舌头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正宫调指法练习、配合基训内容的视奏训练、配合基训内容的演奏曲三至五首。第二单元训练内容分九部分,分别为进一步加强力度训练(用曲笛、梆笛交替练习)、气震音训练、指震音训练、气变音训练、圆滑音训练、叠音训练、垛音训练、演奏训练(包括几根笛子扎在一起的演奏训练)、视奏训练。第三单元训练内容分四部分,分别为气功、指法、用舌和演奏一般乐曲。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气息控制及南方风格的演奏训练。

赵松庭先生除重视基本功之外,平时讲得最多的是学生的艺德。他讲“艺德”,常常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使学生没齿难忘。当学生碰到困难和问题时,赵先生常常以幽默风趣的方法,鼓励学生提高认识,增加信心。他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与人交谈,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赵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即把一些关键性的演奏要领,用诗一般的语言提炼出来,概括为便于记忆的口诀。如《姿势要领口诀》:“风门正,笛身平,头要直,胸要挺。拇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摇金。虎口之间可容蛋,关节舒畅手才灵。六指按孔要严密,指指放松成弧形。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口劲松紧随我意,口风粗细由我心。双臂张开四十五,青龙白虎全都行。演奏姿势忌做作,严肃认真见真情。”《呼吸要领口诀》:“双肩不可上下动,胸腹同时来扩张。缓吸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急吸超吹劲往下,丹田鼓气力度强。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声响。莫到无气才吸气,均匀呼气流水长。"针对南方风格的演奏特点,赵先生也总结几句口诀:"出手常用颤,叠音不过三。间隙可馈赠,同音打来分。灵活相交叉,仙女来散花。恰到便是好,莫成老油条。”这些“赵氏口诀”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学生们都能背诵,对掌握要领、理解风格很有帮助。运用“要诀”进行教学传艺,是中国传统教育法中的一种,它看似简单,实际上效果是很好的。学生们碰到这方面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要诀,毕业出去再教学传艺的时候,也会把要诀记在心中,并传授给下一代。所以,这种传统教育法,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中,要很好地传承下来。

综上所述,赵松庭先生对中国笛子的贡献,主要有扎根戏曲,形成富有特色的“赵派”风格;勇于探索,扩展中国笛子的表现能力;精心耕耘,培养中国笛子的演奏传人。除此之外,他还首创横笛频率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研制L型倍低音大笛,设计制作古代笛类吹奏乐器“篪”,出版《赵松庭笛曲精选》、《笛子演奏技巧十讲》等。尽管今天的中国笛子,无论演奏、创作、研究、教学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忘记,是赵松庭等老一辈艺术家在创立风格、扩展中国笛子的表现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笛子学科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除了这些,我们更要学习赵松庭先生为民族音乐肝脑涂地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音乐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 赵松庭.笛艺春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 刘管乐.南北交流,学习民间,借鉴西洋[EB/OL].[2010-09-20]. http://www.huain.com/zst/zszz-6.htm.

[3] 乔建中.开一代师宗,领笛子风骚[EB/OL].[2010-09-20].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MYY200311003.htm.

[4] 赵松庭.笛艺春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 赵松庭.笛子演奏技巧广播讲座[M].北京:广播出版社,198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