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一种古老而新颖的民族乐器——同管双笛
赵松庭 华音网 2023-03-02

提要

本文讨论了吹孔开在管身中部、管中无阻隔、吹孔左右两侧皆开有音孔的特殊笛类乐器的历史渊源及命名,介绍了几种此类乐器的制作方法,指出其发音机理的复杂性,展望了其应用、发展前景。

在品种庞杂、异彩纷呈的笛管乐器中,有一种历史悠久的特殊形制。这种形制与目前常见的横笛有所不同:它的吹孔开在笛管中部,管中无阻隔;吹孔左右两侧皆开有音孔,由两手手背朝外按指演奏,表现力极为丰富。这种乐器指法及泛音相当复杂,变化层出不穷,在很多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本文先对它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历史渊源与命名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一百多根骨哨与骨笛,据测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制品,距今约七千年(这批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河姆渡文化发展史前后约两千年,骨哨是初期产品,骨笛当是中后期产品,哨与笛是有区别的。吹奏哨或笛时,在吹孔处以适当的角度吹入气流,使管内气柱产生共振,从而发出与固有频率相对应的乐音。如果能吹出的固有频率只有一个基音,则应称其为“哨”;如借助横开的音孔能吹出好多基音,则不问其形制多么粗糙或原始,都应称之为“笛”。

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与骨笛中,有一半以上笛管长约6—7厘米,如手指般粗细。1979年,我与吕骥等同志对这批骨笛进行了测试。我判断此种形制,吹孔应在中间而不是管口,并且两端管口可以用拇指启闭。此种形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俞逊发等人创造的“口笛”中,得到再现和发展。

口笛曾风靡一时,证明这种形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更可证明,此种形制的起源,实际上要比常见的笛更早一些。河姆渡出土的一百多根哨与笛之中,只有一根是横开6孔、吹孔在管端的。笛管长约10厘米,中指般粗细,手指无法按住6个音孔,因为距离太近。只能说,这是一种横笛的雏形。

由于吹孔在笛管中部,在一般情况持笛的姿势是自然地两手手背朝外。这种演奏姿势,还保留在已经发展成为吹孔在管端的篪上。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根篪,吹孔在管端,横开5个音孔,管端管尾皆封闭,但在离管末端不远处开有用拇指启闭的音孔。

有人认为,两手手背都朝外的演奏姿势,是因为封建皇帝忌惮演奏者把手指指向他的缘故,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推理。历史上的确有迎合皇帝心理而做出的演奏姿势。据宋史《乐志》记载:“乐器中有‘叉手笛’,乐工考验皆与雅音相应……此笛足以协十二旋相之宫,亦可通八十四调,其制如雅笛而小,长九寸与黄钟管等。其窍有六,左四右二,乐人执持,两手相交,有拱揖之状,请名之曰‘拱辰管’”。这是一段颇为重要的文献,它说明了此种形制的历史、大体形制和性能。遗憾的是记载不完整,指法、管径、音名、乐曲等皆阙如,更谈不上理论。至于两手交叉如拱揖状,则无疑是为了迎合皇帝,其法不足取。在汉代石刻及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图像可以证明此种形制在当时颇为流行。

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卷之八》对此种形制有较详的记载:“……尝于好事之家见一古器,铜色若漆,状类诗筒。中空而两端有底,底中心皆无孔。前面左右皆三孔,共为六孔。孔径约一分半,惟居中一孔翘然上出可径三分。后面有铭三字,字皆古篆,甚奇,其文曰‘黄钟䶵’。两端围径大小与开元通宝同,横排钱十四枚则与篪之长同,所谓大篪长尺四寸也。律家相传以为开元钱之径即古黍尺之一寸,信矣。径一寸者所谓围三寸也。以篾探之,其中空处约径七分,筒厚一分半。吹之呜呜然,其声和雅。盖三代之物,希世之宝也。”

朱氏又介绍了开篪孔法:“用纸一条比篪两端取齐,折为四折,以墨界之;又折为六折,亦以墨界之;数其界者,共为七道,每道之际各开一孔,中间一大孔向上,左右六小孔向外。大篪小篪其法皆同。”

若按朱氏的说法,就使我们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篪的吹孔究竟是在笛管中部,还是在管端?据曾侯乙墓出土的篪,吹孔是在管的一端的,其性质为“单管笛”;如果吹孔在中部,则其性质是在同一管内存在左右两根中通的笛子,也就是我在这里要介绍的形制。假定说,篪的吹孔是在管的中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此种形制的笛管统称为篪,不必另命名了;但恰恰是古代的篪,和朱氏说的不同,这就使本来已经在概念上含糊不清的笛管乐器,变得更加含糊了。

马容氏曾按朱氏所说“开篪孔法”仿造、实验……除吹口外各孔全闭得”,依一、二、三、四、五、六或二、一、四、三、六、五次第逐一开孔得各音。(马容氏原文见《Annuaire du Conservatoire Royal de Musique de Bruxelles》1890,P196。)马容疑心这不是乐器,而是种定音的器具。

另见《Wood wind Instruments and hteir History》P185—187,有图与‘黄钟䶵’相同,只是吹口与指孔在同一直线上,没有谈到两端是否封闭。

历代文献中曾把此种形制的乐器吹捧成“希世之宝”,但今天除“口笛”外,已很少看到有人演奏。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景颇族至今尚流行一种吹孔居中的吹管乐器叫“吐良”,又称“任吐”。演奏时,左手拇指开闭一端管口,右掌心开闭另一端管口,利用开管、闭管的相互交错泛音系列,以及双手控制管口开启程度,可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由上可知,此种笛管乐器的历史悠久,当前也有存在的价值与发展的前景。为此,值得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并改进它的声学特性、形制、指法等,使之能大放异彩。要研究它首先需要有统一的名称。这类乐器,目前有“骨笛”、“口笛”、“叉手笛”、“拱辰笛”、“黄钟䶵”、“吐良”等许多不同的叫法。这些名称,都缺乏典型意义,不能确切地反映其共同特征。若按朱载堉的说法,把吹孔开在中部的笛管称为“篪”,那么曾侯乙墓出土的吹孔在管端的“篪”,应该如何归属呢?一是“双管”,一是“单管”,两者性质不同,是不宜混同的。另外,“篪”这一称呼,生僻而又难以理解。我认为,定名与定性应尽可能地结合,不必拘泥于古籍中的称呼。与常见的横笛相比较,此种笛管乐器的共同特点是:吹孔在中部,把笛管一分为二,管中无阻隔,左右两侧笛管相互联系而又可以分别加以控制。为此,作为一个笛类乐器的分支,其正常学名建议取为“同管双笛”。为了便于推广,再取一个容易为人们接受的通俗名称是有利的,建议取“雁飞笛”作为此种形制的“艺名”。它象征一排鸿雁(音孔)在头雁(吹孔)的带领下一字排开,展翅飞翔,可以较直观地反映它的吹奏特点。

以上命名,是否妥当,请大家商讨。

几种“雁飞笛”的制作方法

(在没有得到公认以前,为了叙述方便,请恕我就这样地称呼起来。)

前面谈到“雁飞笛”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上曾出现的“叉手笛”这样的品种,目前已不流行了。但如“骨笛”、“口笛”、“吐良”等品种,至今尚活跃在舞台或民间。我曾仿河姆渡骨笛制作成鸡骨笛,演奏钱兆熹作曲的《原始狩猎图》,颇受国内外观众欢迎,很多人要求我为他们制作。俞逊发用“口笛”演奏白诚仁作曲的《苗岭的早晨》,风靡全国,许多国际友人为之惊叹不已。用无音孔口笛,甚至能演奏《云雀》这样复杂的乐曲。“吐良”演奏的旋律,则可想见每天晚上都悠悠地飘散在景颇族乡土的上空。这些“雁飞笛”的品种,除骨笛受材料限制制作较麻烦外,其他如“口笛”、“无音孔口笛”、“吐良”等,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现简要地将上述品种的制作方法介绍于下:

1.“仿河姆渡骨笛”制作法

(演奏《原始狩猎图》等用)

材料:大公鸡腿骨,不短于13厘米。

如图所示,先在鸡腿骨靠近关节凹陷处开一较大的气孔,然后用铁丝将骨髓除尽洗净,在右端离管口3.5厘米骨管较圆处开出吹孔(平均半径不超过0.35厘米),试吹基音是否为(698Hz),基音与开右端管口的音高是否为纯五度关系。调整基音高度以及调整基音与开右端管口音高的纯五度关系,是成败的关键(凭经验)。一般来说,要注意两点:第一,如基音偏低,需增大吹孔及缩短右管,并增大尾端气孔。第二,如纯五度关系过宽则增大左端气孔,如纯五度关系过窄则需缩短右端管长。务必记住,这个关系与“单笛”恰恰相反,右笛音低则需缩短左管,右笛音高则需缩短右管。基音及五度关系解决以后,就可开出左边3个、右边1个音孔。音孔半径不大于0.1厘米,否则高音难吹。音孔距离凭经验而定。

《原始狩猎图》开始乐句中的几个音的指法如图所示:

表中:为放开音孔(或管口);为按闭音孔(或管口);为用拇指控制开孔的大小。下同。

2.“口笛”制作法

(演奏《苗岭的早晨》等用)

取内径1—0.9厘米、长8厘米竹管,用5.4:4.6的比例确定左、右管长度。即右管为3×0.54=4.32厘米,左管为8×0.46=3.68厘米(管长量到吹孔中心)。开出吹孔(孔径不大于0.7厘米)后,试吹。要求基音为,放开右手拇指为,左右拇指皆放开为。这时要注意:①基音偏低时,用锉刀锉两头,或稍许将吹孔放大一些;②在修正管长时,要随时注意全闭及开一端、开两端的音程关系;③开右端偏低时锉左端,开右端偏高时则属失败,所以要留有余地,一点点修正。

管长调整好以后,开出音孔(凭经验):①左管开一个音孔,大约开在左管的1/2处;②右管开两个音孔,大约开在右管的1/3及2/3处;③音孔尽量小一些,以便修正;④越靠近吹孔的音孔越小,不然高音难吹;⑤此外还须注意开孔位置与手指生理条件的关系。

下图标出一支“口笛”实物的尺寸,仅供参考。

《苗岭的早晨》起始乐句:

“口笛”基本指法及音高及《苗岭的早晨》开始乐句中几个音的指法:如图所示:

3.“无音孔口笛”制作法

演奏《云雀》等用)

吹奏《云雀》用的“无音孔口笛”,制作更简单。其要点除上面“口笛”所举者外,主要是基音比上述的口笛要高四度。

取内径为0.8 厘米左右的竹管,截成5.5厘米左右的长度,按前所列的比例开出吹孔,然后修正,即可制成。其基本指法见下表。

4.“吐良”制作法

取内径1.5 厘米的竹管,截成45厘米长度,在距左端21.5厘米处(亦即距右端23.5厘米处)开出吹孔(以管端至吹孔中心距离计)。吹孔呈方形,边长1厘米。修正音高后即告制成。

“吐良”的发音,主要靠系列泛音,加上两端管口的启闭音,构成相当复杂的配合方式。其配合的方式依靠演奏者本人摸索,目前似乎还提不出规范化的方法来。正因为这样,使我们可以充分估计到它的潜在表现力。它需要我们去探索。

“雁飞笛”展望

“雁飞笛”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笛类乐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我所知,有许多同行都在对它进行探索。与常见的横笛相比较,“雁飞笛”有自己的特色,这也给研究带来特殊的困难。

首先是声学理论基础方面。常见的横笛是一种“单笛”,它的声学性能已基本搞清。早在60年代,我在声学家赵松龄教授的帮助下,为横笛的频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计算公式,实践证明,它对横笛的设计与应用,产生满意的结果(见拙作“横笛频率计算及应用”,《乐器科技简讯》1973年第2期)。而“雁飞笛”是一种“双笛”,由于左笛与右笛相互耦合在一起,使它的声学特性显著地复杂化,很难以简便的理论公式较准确地计算出它的频率。正因为如此,目前对“雁飞笛”的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其次,在乐音音阶的控制方面。单笛频率的变化规律比较单纯,它与一段开管的发声规律基本相同,其等效长度:

式中l为基本长度,即为吹孔至开启的音孔间的距离,分别为吹孔端与音孔端的末端修正长度。由于修正长度一般远小于基本长度l,因此它的变化对频率的影响不大敏感。这就是说,单笛泛音的频率接近基音频率的整倍数。这样,只要适当选择吹孔至6个音孔的距离,从音孔全闭开始,由远至近逐个开启音孔就不难吹出完整的音阶。另一方面,对于“雁飞笛”来说,频率的变化规律要复杂得多。例如,当“雁飞笛”两端全开时,它的发声特性与开管接近;但当两端全闭时,则与闭管相接近;如果一开一闭,情况就更难掌握。因此,“雁飞笛”泛音的频率并不接近于基音频率整倍数。另外“雁飞笛”的音孔分布在吹孔两侧,控制左笛与右笛的音孔对频率影响的差别很大。所以,要想获得一组完整的音阶,要比单笛困难得多。

由于“雁飞笛”的发声规律远比单笛的发声规律复杂,无论在设计制作上、演奏上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历史上“雁飞笛”比单笛出现得早,却反而没有像单笛那样广为流传的原因。

不过,“雁飞笛”复杂的发声规律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我们知道,同样长度的开管与闭管基本频率相差一倍,泛音频率相互交替成倍增加。“雁飞笛”既然能随意接近于开管或闭管,表明它发声的音域可以更宽广。控制其左笛与右笛音孔,影响有所不同,表明它可以吹奏出更多频率不同的乐音。这就是说,“雁飞笛”的发声特性具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我们去挖掘、开发。可以认为,它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在当前阶段宜着重进行下列工作:

一是在发声规律上深入进行研究,根据严格的声学理论,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精度并切合实际的频率理论计算;

二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作出最佳设计,除了发扬“雁飞笛”音域宽广、音调丰富的优点外,还要力求演奏时指法灵活、合乎逻辑,制作时笛管的各种几何参数易规范化。

“雁飞笛”这种形制既是古老的,又是新生事物,对它的研究有一定难度,也很有希望。期望各界人士给予关心和支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