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王昌俊:舞台成就梦想,竹笛谱曲人生
薷今 华音网 2024-12-25

今年8月2日晚,湖南卫视《歌手2024巅峰之夜》的直播现场,30秒悠扬的竹笛声与马头琴声交相辉映,为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草原之夜》拉开了序幕。合作之后,腾格尔竖起大拇指称赞吹奏竹笛的年轻人:“小伙子吹得挺棒!”这位年轻人便是青年竹笛演奏家王昌俊。

拜名师指点,铺就笛艺专业之路

王昌俊出生在安徽芜湖,从小喜欢唱歌,对于听过的旋律,很快便能“引吭高歌”。虽然还是懵懂少年,却已经非常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各项文艺汇演了。

“主打一个不怯场!”王昌俊说自己从小就特别喜欢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的那种受人瞩目的感觉。这也让他的父亲意识到,这孩子挺有音乐天赋且热爱表演。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王昌俊送到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学吹笛子。没想到,王昌俊很快就能拿起笛子有模有样地吹奏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

为了能够接受到更专业的教育,父亲想办法将王昌俊送到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洪安宁教授门下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洪教授夸赞道:这孩子很“灵光”。继而将王昌俊推荐到南京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家谢继群那里继续学习。

“因为怕吵到邻居,我总是很早就到公园里去练习,放假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公园一吹就是一上午。”王昌俊说,父母对自己学竹笛进步很快也很惊喜,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经过几年的努力,王昌俊如愿被南京艺术学院录取。

在南艺的学习一直到参加工作以后,王昌俊分别受到蔡敬民、刘强、吴安明、戴亚、袁非凡、詹永明、李增光、陈涛、谭宝硕等笛箫演奏家的悉心指点。

“我很荣幸受教的每一位演奏家,他们都有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独门绝技’。”王昌俊说:“比如洪安宁老师手把手教授我,从开始识谱到规范的持笛姿势与吹奏方法,指导我练习各种曲子;谢继群老师一丝不苟的教授我,练习口劲把声音吹干净,练习吐音的颗粒感、跳跃感;

戴亚老师传授的小拇指贴着笛管吹奏;詹永明老师传授的‘十字交叉斜握’持笛;李增光老师传授的用轻盈流畅的气息保持放松的状态吹奏等等。”如此的博采众长,让王昌俊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演奏水平不断提升。从这点上来讲,王昌俊无疑是幸运的,也由此铺就了笛艺专业之路。

湖南,赐予我人生广阔的舞台

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以后,王昌俊先是在杭州从事竹笛教学工作,几年后决定到湖南发展。2017年6月,他顺利考入了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当年的7月,他参加湖南民族乐团"东亚文化之都"演出,担任独奏《春到湘江》;当年11月,团里组织参加湖南省“潇湘之春”第二届原创器乐作品音乐会,王昌俊又经推选担任独奏原创竹笛作品《攸水人家》;2018年王昌俊随团赴美国参加"欢乐春节、魅力中国”欢乐中国年新春晚会系列演出,2019年赴波兰、捷克参加非遗交流周系列演出活动。这些经历让王昌俊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

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每年都要进行业务技能考核,2019年业务考核后,乐团遴选了几位乐器考核优秀的演奏家,分别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王昌俊作为竹笛乐器的代表,于2020年12月5日在长沙音乐厅举办了《玉笛飞声》王昌俊竹笛专场音乐会(兼导聆)。

“特别感谢曹鹏团长、王甫建指挥,院领导张音悦一直对我的支持、信任与帮助。”王昌俊说。自从来到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以后,他便多次担纲民族音乐会独奏、领奏任务,接着连续出国演出,一切都感觉很顺利。

2020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制作了一档"民乐大师”的系列节目,由湖南民族乐团抽调几位演奏家参加同台演出,王昌俊作为竹笛演奏员也受邀在列,为方锦龙、高韶青、郭雅志、王中山几位民乐大师做竹笛伴奏。

近几年来,湖南卫视录制节目如果需要笛箫乐器的录制,院团领导或电视台节目组编导们总是会想到王昌俊,也使他成了电视台的常客。

“湖南对于我来说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她赐予我人生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我实现了少年时期的舞台表演梦。”

欣赏鼓励,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2017年9月,国防科技大学的领导来到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希望找一名竹笛演员到学校里担任选修课的辅导教师,乐团的曹鹏团长向校领导推荐了王昌俊。在这之后,他又相继接任了中南大学民族乐团指导教师、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外聘教师。

“在国防科技大学里,竹笛是学校设立的一门选修课,我的工作就是为有音乐天赋的竹笛学生们进行基础的辅导,教他们吹一些曲目,能够登台表演,以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中南大学有一个比较大规模的乐团,是由器乐特长生组成,平时有很多的演出,我负责乐团里面的竹笛声部,包括演奏时的音色、音准、乐团成员之间的配合等等,以确保乐团整体演奏的水平”。国防科技大学与中南大学这两所985高校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文化课基础好、综合素质高。选修竹笛的学生都是天赋高且接受能力强的孩子,给这些学生授课可以做到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这让王昌俊倍感欣慰的同时更有一种成就感。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是新建立的一所学校,作为外聘的竹笛专业教师,王昌俊主要负责教授竹笛演奏专业的学生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需求是,毕业以后具备专业演奏水平,能胜任舞台演奏工作”。

王昌俊的教学风格是采用在欣赏鼓励式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先发现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然后再说不足。“这也是在传承和优化老师们的教学经验"。王昌俊认为,学生是来求学的,自然会有不足之处,需要老师解惑授业。通过授课互动,老师应当看到听到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地夸一夸,这个夸也不要那么夸张,有时候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是一种认可。这样不仅可以固化已经学习的成果,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激励。受到激励的学生心情愉悦,心态自然放松,学习情绪稳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老师的传授。如果学生来上课,就只能听到老师说他一无是处,那么学生很可能就没有了方向感和成就感。所以欣赏鼓励式授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动力。王昌俊就是用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进步很快,也很好地维护了师生的感情。

为民族音乐朋友圈扩容、加油

大学里的教学工作丰富而有序,但王昌俊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利用业余时间,用竹笛做更多民族音乐的普及。现在是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通过网络获得新知识已然是新常态。2022年,王昌俊开始了线上竹笛教学。目的是让更多有音乐天赋喜欢竹笛的朋友,通过网络直播互动教学有一种获得感。

线上教学,受众范围广,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相当于隔着一层“玻璃”的口传心授。王昌俊经过这两年多的不断积累,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竹笛爱好者加群找到他进行学习。其中有老年大学的学员,也有中小学生,有艺术院校的竹笛专业学生,也有校外培训的老师。“虽然学员的年龄不同,演奏水平参差不齐,但实际上他们的心愿还是一样的,就是想把笛子声音吹得更好听,我的任务就是根据不同学员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也经常会有通过网络结识的“铁粉”,乘飞机或高铁奔赴长沙,预约王昌俊体验线下授课。一位广州老年大学学员带着全家来长沙,一边学习笛艺,一边安排家人们在长沙旅游;一位温州学员,来长沙一住就是半个月的宾馆,专程连续授课。王昌俊也经常会抽点儿时间,接待远道而来的学员,倾听他们畅谈痴迷笛艺的往事,常常被他们的诚挚求学所感动,也让王昌俊深刻体验到民族音乐普及的意义与价值。

线上笛艺直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口传心授",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复制,就是面对一部手机点开直播键侃侃而谈,在探索中直播,在直播中探索。让王昌俊欣喜的是,每天下播以后都会接受一些申请添加的“新粉”入群。

目前,王昌俊已经有将近2000名学员在线跟着视频课程学习。他的学生不但遍布全国各地,还有美国、日本、韩国的竹笛爱好者在线上跟他学习交流。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位在线上跟王昌俊学习三年且从未谋面的广州学员,在王昌俊的鼓励“怂恿”下,也已经开了直播,并吸引了200多名“粉丝”跟着这位学员在学习,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竹笛能够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传承几千年,一直有着广泛的喜爱群体,确实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初步的认识,到逐步的喜欢,再到更加的热受,不知不觉,竹笛已经陪伴了我二十多个春秋,早已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链接”。王昌俊说。

“期待更多喜欢中国乐器喜欢竹笛的朋友,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能从笛艺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共同努力、双向奔赴,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朋友圈扩容、加油!而作为一介吹笛人的我,也将一如继往,用竹笛为民族音乐普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