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高音波的新作《山涧——民族室内乐音乐会作品精选3·笛子重奏》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这部凝聚着创作者艺术积淀的作品,不仅是其个人创作的一次重要梳理,更精准填补了当下竹笛重奏教学的教材空白,为民族器乐传承注入了鲜活力量。
作为著名管乐演奏家高明之子、西安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高音波兼具“演奏者+创作者+评审者”多元身份——他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国韵杯”评审专家、陕西省文联文艺评奖评审专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在其近年创作的20余部作品中,《古调今韵》曾获国家级新作品奖,《终南意象》《早春》等独奏作品更登上央视舞台。这种跨领域的实践经历,让《山涧》从诞生之初便兼具艺术高度与实用视角,高音波既懂演奏的技术要点,更懂教学的实际需求。
《山涧》收录的九首笛子重奏作品,均为“传统根脉”与“当代表达”的融合,风格鲜明且各有侧重。之前这些作品已先后登上舞台实践,收获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有不少竹笛教学领域的老师们,也纷纷联系高音波求取乐谱,用于日常教学与排练演出。开篇同名作《山涧》以“清新灵动”为基调,通过细腻旋律与快慢交替的节奏,将山涧的澄澈生机具象化,“以音绘景”的表达既凸显竹笛音色优势,又充满画面感,成为全书“点睛之笔”。
《对花》则以河北同名民歌为蓝本,将北方笛乐的“吐音”、“滑音”、“剁音”、“花舌”等技巧融入重奏,既保留了民歌的质朴内核,又通过多笛交织的层次变化,让传统曲调焕发出更丰富的感染力。
五重奏《知道不知道》与四重奏《陕北印象》同为陕北音乐题材,均突破了单一笛子演奏边界,以梆笛、曲笛、低音笛、倍低音笛构建“音色矩阵”。不同音区的乐器搭配拓宽了音域,将陕北音调既有苍凉、豪迈,也有深情告白的不同表达全方位释放,尽显地域音乐特色。
七重奏《欢腾》以布里亚特民歌《小草》为灵感,通过七把竹笛的分工协作,将草原的辽阔与牧民的乐观精神具象化,无需刻意堆砌“草原元素”,却能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骏马奔腾的草原之上。
全书最具份量的《西部风情组曲》,由《花儿》《风趣》《夜曲》《舞曲》四乐章组成,以“西北风土人情”为核心。从《花儿》的辽阔深情、《风趣》的诙谐灵动,到《夜曲》的静谧浩瀚、《舞曲》的奔放热烈,四个乐章共同勾勒出鲜活的西部风情画卷,是高音波创作功力的集中体现。
该书的另外一个亮点,是由著名青年笛子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李乐副教授完成了八首曲目的录音工作,为读者提供了可学习参考的音响指导。专业的录音不仅让抽象的乐谱有了具象的声音载体,更能帮助学习者直观把握作品的节奏处理、音色层次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提升了该书的实用价值。
著名音乐出版家张辉,也是本书的选题策划和特邀编辑,在本书序言中对作者的评价为:“根本在传统,处理有新意”,精准点出了《山涧》的核心价值。高音波的创作始终扎根于民族音乐土壤,无论是地方民歌元素还是传统演奏技巧,都未脱离传统根基;同时又以重奏形式、乐器组合的创新,让竹笛音乐跳出“独奏”的单一维度,实现了“守正不僵化、创新不脱根”的创作理念,这也是《山涧》区别于普通教材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山涧》的出版精准契合了当代竹笛教学的现实需求。如今专业音乐院校的重奏课、合奏课已成标配,各类竹笛乐团、组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适配的教材却严重匮乏——要么过于简单难以满足专业训练,要么过于复杂不适合日常教学。而《山涧》涵盖四重奏至七重奏,难度梯度清晰:四重奏适合大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理解“协作”概念,五重奏、六重奏、七重奏则针对高年级学生锻炼和声思维与团队默契,完美填补了这一空白。
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些作品的价值远超“曲目素材”本身。传统竹笛教学多聚焦“独奏技巧”,学生往往缺乏纵向的和声思维与协作意识,而《山涧》中的每首作品都需要关注多声部配合——奏主旋律时兼顾伴奏节奏,和声声部贴合旋律情绪。这种训练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听音敏感度、视奏反应力与团队协作力,这些正是当下音乐人才的核心素养,无论未来进入专业乐团还是从事基层音乐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作为一名大学竹笛教师,笔者深感当代竹笛教学已从“独奏主导”步入“多元化教学”时代。在国家“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的导向下,单纯的“技巧型”人才已无法满足需求,社会更需要“会演奏、能协作、懂配合”的复合型从业者。而《山涧》的出版,恰好为教学提供了优质载体——将书中作品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重奏训练中理解音乐的“整体性”,既能提升专业能力,又能培养团队意识,为其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笛子重奏集《山涧》在当下创新性教学模式中,更像是一座连接“传统民族音乐”与“当代教学实践”的桥梁。它让竹笛的传统韵味通过重奏形式被更多人听见,让教学中的教材痛点通过优质作品得到解决。相信随着推广,这本书会成为越来越多竹笛师生的选择,既作为教学中的经典教材,又作为舞台上的精彩曲目,推动竹笛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高音波介绍:
高音波,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国韵杯”评审专家,陕西省文联文艺评奖评审专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梁欣教授、元修和教授、孙永志教授学习笛子演奏。工作后又随父亲——著名管乐演奏家高明先生学习仿唐排箫演奏,并以独奏家身份多次随政府代表团出访欧美、大洋洲、非洲及亚洲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创作二十多部(首)独奏、重奏作品。重奏作品《古调今韵》于2024年入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第九届民族管弦乐(独奏、重奏)新作品征集·入围作品”(最高奖)展演。编著《山涧——民族室内乐音乐会作品精选3·笛子重奏》于2025年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出版社出版,曲集收录了其创作的九首笛子重奏作品。独奏作品《关山月随想》《终南意象》《早春》《雪净胡天》在多个知名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终南意象》《早春》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展播。
本文作者介绍:
蒋宁
中国竹笛蒋宁(女),笛箫演奏家,音乐专栏作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文学硕士。曾任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书记、业务副团长、独奏演员、管乐声部首席,现任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民乐系副书记、竹笛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荣获山西省戏曲音乐“杏花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魅力青年竹笛演奏家”,山西省第八届校园艺术大赛教师组一等奖。曾任《中国竹笛》杂志执行主编,《音乐周报》特约撰稿人。多次在太原、杭州、西安等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师生音乐会,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扫码购买有少量作者签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