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胡曲《阳关三叠》析
潘方圣 华音网 2022-02-21

二胡在我国民族乐器中算不上是历史悠久的,但是,由于拉弦乐器演奏旋律的优势,在表现古曲方面比起其他吹奏乐器或弹拨乐器来,可以说毫不逊色且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应该说世界上拉弦乐器的产生,大概均要晚于吹奏乐器与弹拨乐器。我国的拉(擦)弦乐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有两种擦弦乐器:一种叫“轧筝”,宋代称“”。它是由弹拨乐器筝发展而来的,就是用竹片润其端而轧之。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还能看到这种乐器。形状如筝而小,张7至11弦不等,弦下有调节弦长以固定音高的筝码,用芦苇杆或高梁杆涂抹松香发音。一种叫“奚琴”,亦称“嵇琴”。是隋唐时期居住在我国北部(今河北省北部与辽宁省西喇木伦河流域)叫做“奚”的部落所使用的。这种乐器也传到了朝鲜亦称“奚琴”。这种琴同样是两弦之间用竹片轧之的。而现在我国胡琴的前身,则是在宋代被称为的另一种“马尾胡琴”。首先,在唐代“胡”一词琴最早是被用来指琵琶等外来的弹拨乐器,后来外国或外族的拉弦乐器传入后,又以胡琴指称拉弦乐器,一直至今仍作为中国式拉弦乐器的总称或泛称。据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所载《凯歌》之三的诗是这样写的:“马尾胡琴随汉军,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那么,这个马尾胡琴与我们今天的胡琴已最为接近了。到了元代则更明确地说:“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元史》)。这可能指的如今天的马头琴之属,不仅弓用马尾连弦都是马尾制的。显然,我们今天二胡的前身,是近代以来被称为的“南胡”改革而来的。南胡,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胡琴。有南胡必有北胡或西胡,实际上从胡琴的流传来看,先是从西、北等地开始,而后才流传至南方的。而且,明清戏曲音乐大盛,唱腔的伴奏大多改用拉弦乐器,西北的梆子腔等率先出现了改制的胡琴,而蒙古族等西北少数民族拉弦乐器的马头琴、胡尔等也是很早就使用了。然而,现今的二胡以其音色中和、音域适中而成为胡琴家族中显为普遍使用的一种,经上世纪20、30年代,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天华的演奏与作品,把二胡提升到了独奏乐器的地位,从此,二胡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

关于《阳关三叠》的历史,比起二胡来倒是要悠久得多。现在流传下来的是一种琴歌形式。其歌体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唐代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主人对将去西北边陲的友人,无比真挚深厚的惜别之情,因而被前人推崇为唐诗十大压卷七绝之一。此诗最早乃是徒诗,但根据唐代的诗歌常可以演唱的,但其曲调已不可考。被入乐后由于诗中涉及到渭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等地名,因此,又被名为《渭城曲》《阳关曲》。又因为当时演唱时运用了三次叠唱的形式,后来人们更喜欢称它为《阳关三叠》。今天我们见到的最初载有《阳关三叠》琴歌,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后来各种琴谱的版本多至30余种,段数从一段到十几段不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浙音释字琴谱》全曲残存八段,只在第一段采用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诗的。现在较为流行的是最初见于明代的《新刊发明琴谱》(1530),经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67)加工后流传至今。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凝重又富于内在的激情,具有中国古典音乐之美。现由闵惠芬移植改编为二胡曲,更具有质朴、深沉、委婉的特点。

在简短的前奏后,二胡直入乐曲的主题。速度较为缓慢、凝重,具有一种古代主人把盏送友人的生动场景。在古代到外面去办事或旅行,路途迢迢、旷日持久,不知何日才能回来。尤其时西行,出了阳关就是杳无人烟之地,怎不叫人无限的惆怅:

旋律落音上的叠音进行,是我国古代歌曲或琴曲的特征之一,具有一种较平和的势态。后面音调中出现的八度大跳,是唐后发展出来的诗句。因而,前面的情绪是平和而略带无奈、惋惜、惆怅的成分,到了八度的大跳情绪似乎有点激动起来。然而,接着又是一种无奈的表情。之后,改编者又在原速基础上再重复演奏一遍,旋律有所加花,凝重的气氛有所缓和。下面的部分则是改编者添加的,它是根据原有的旋律素材进一步向上拓展,节拍也紧缩了,情绪显得更为激动:

而后是运用【散板】的向上推动的旋律,并运用渐快、渐强、渐宽广,再进行较细腻的高音作滑音抒怀,渐慢落下至最低音,情绪波动较大:

最后,改编者处理成旋律向上逐渐一点点虚化的方式,仿佛是友人已经远去,只看到一个朦胧的背影,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此曲采用了二胡中很少运用的 定弦,不仅是因为此段琴曲旋律的最低音出现音,而且也是为了用更好的、更适中的音区,来表达对友人的眷眷惜别之情。此曲看来旋律比较简单,节奏也并不复杂,但是,它是需要演奏者有情感内涵的、能深沉得不到下去的才能胜任。而且,在技巧上需要控制力极强的,特别是运弓上于平稳中有内劲、有磁性、有思想者才可为。一般入学不深者虽然能拉出来,但没有深度、没有意境、没有含韵,必然味同嚼蜡,所以是高级别演奏者才能演奏的。改编者的用意就是要突出二胡演奏深沉的一面,突出演奏者文化素质含蕴与底气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