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小曲好唱弦难奏 —— 二胡曲《山村小景》、《苏南小曲》、《山东小曲》、《河南小曲》析
潘方圣 华音网 2022-02-25

二胡曲目中有一些结构短小的乐曲非常具有特色。可以说凡是作品只要旋律优美清新、节奏明快自然、风格韵味浓郁,都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本文所要阐述的《山村小景》《苏南小曲》《山东小曲》《河南小曲》,就是属于结构不大但风格突出的二胡独奏小型乐曲。首先,这些小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音乐风格明显,这也是小曲赖以取胜的秘诀。而音乐风格从作曲方面来讲,与旋律音程的进行,节奏的表现等方面密切相关。从演奏方面讲,又与具体的润色曲调(俗称“润腔”)的手法运用有很大的关连。因为我们知道,我国地方音乐风格与方言运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由于我国的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所谓声调就是一种类似音乐中音与音的进行模式。因此,我国的音乐,特别是地方色彩明显的音乐,其滑音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这样,音乐中的滑音就成为体现语言风格很重要的方面。有一些纯粹是模仿语言的乐曲与奏法,如三弦拉戏和唢呐咔腔等,旋律韵味是非常接近语言的,因而地方音乐风格也就非常的突出,成为我国器乐作品中特有的一类乐曲。对于我国其他各种器乐作品来说,虽然不像三弦拉戏和唢呐咔腔等纯粹去模仿语言,但是,为了体现地方音乐风格,对“润腔”历来是十分注意的。所谓“润腔”在唱腔中就是用各种唱法去润色旋律曲调,在器乐中就是用各种装饰奏法去润色体现旋律曲调。因此,也可以说器乐追求声腔的韵味大概是我国器乐的特点之一。其次,就是一些技术性的技巧运用问题,例如,某一乐曲倒底运用那一些滑音?滑音的幅度、方向等又有什么区别?按指的深、浅、揉、滑;运弓的长、短、顿、挫等,在操作上如何作细微的体现?等等。所谓“小曲好唱弦难奏”,这是说要哼唱一个小曲比较容易些,当然要唱得好也是不容易的。而要演奏一首风格浓郁的器乐小曲,能奏出乐曲特定的风格韵味来,那就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这不仅要对乐曲的背景、描写手法、旋律特征等要有一个较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而且又要掌握多种演奏技巧才能胜任的。

山村小景(陳耀星曲),这是一首山東風味的小曲。优美起伏、婉转抒情的旋律、明快质朴、跳跃洒脫的节奏,极具山东的乡土人情风味。乐曲并不是去具体描写山东小村庄里各种自然声响,而是从总体上去把握山村清新扑面的生动景象。犹如一幅出色的水墨畫,山屋、古树、小溪、土峰似乎隐约可见,旋律间透露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为中速稍慢,在短小的前奏后,二胡奏出山东风格很强的四句式旋律,其中音程的七度大跳与装饰音的运用,对体现地方音乐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上例装饰音的运用对地方风格特征的体现,起到很大的显示作用。接下来则是两个对句,其风格也是非常突出的,要注意连音与顿音的演奏富于对比:

这种休止符的运用,很能体现出一种山东声腔的气息。两个对句要演奏得富于生气。然后,转入了第二段【小快板】部分。旋律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加花变奏,表现出山村人民一种喜悦欢快的情绪:

紧接着更是运用了旋律的变奏,仿佛突出了山村一片劳动的繁忙景像。连续的装饰回音()演奏,很是能体现风格的地方。之后,又是第一段旋律“紧打慢唱”的对比段落,似乎是抒发了村民劳动之余欢畅愉悦的心情。旋律富于歌唱性,气息流畅、热情洋溢:

整首乐曲的演奏要像演唱山东吕剧唱腔那样,有棱角、有力量但轻松而又兴奋,使人听后感受到诗一般秀丽的山村:绿色的田野、秀美的景色和喜悦勤劳的人民。

苏南小曲(朱昌耀曲),这是根据锡剧曲牌“老簧调”改编而成的二胡曲,表现了苏南人民喜悦生活与欢快、热烈的情绪。乐曲结构比较短小、情绪也较单一,但是地方音乐风格性同样很强。一开始的前奏和二胡主题重叠,这是作者将主题旋律与过门伴奏音调有机串联、贯通起来,使主题旋律中的明快音程大跳与过门中模拟锣鼓点的音调融为一体,表达出欢快热烈的情绪:

听到这个主题往往感到非常熟悉,但一时又查不出是那首民歌小调。呵!原来它来自于江苏锡剧的“老簧调”。如果您非常熟悉锡剧唱腔的话,马上就能感受到这是直接来自于“老簧调”的前奏过门。例如,著名的《双推磨》一剧中,苏小娥与何宜度的一段男女对唱,旋律音程直上直下的跳进,节奏明快,整个场面欢快、活泼。而且,前奏、间奏、尾奏等器乐部分,均有锣鼓加入予以烘托,使唱腔情绪更为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和生活情趣。主题之后乐曲的旋律不断地加花,连续的16分音符进行,音乐形象十分地生动有趣。

第二段转入了歌唱性的旋律,还是原来的主题,节拍也并不放慢,仅是拉开了音与音的距离,旋律更为流畅,情绪也变为更为轻松。在《双推磨》中男女两人虽然在辛苦劳作,但两人相互倾诉着爱情,就不感到生活的艰辛了。这里二胡则是借鉴唱腔的旋律曲调,来表现苏南人民的风土人情:

第三段是在下属调(G调)上的再现段,主题比呈示段更加精练而紧凑。至尾部切分节奏的运用以及密集性的经过型旋律,获得了很大的推动力,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在演奏上,通过运弓的起伏与揉弦的支持,充分表达了欢快的情绪。

山东小曲(原野、何化钧编曲),这是由原野根据山东惠民地区民歌和唢呐曲《海青歌》改编而成,原来是一首板胡曲后移植为二胡独奏曲。因而,此曲总的风格特点就是比较刚劲、硬朗、豪爽。但也不乏欢乐、谐趣、幽默,给人以新颖、诙谐的艺术享受。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此曲的地方音乐风格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第一段【快板】主题粗犷、直率,尤其是小三度的滑音,很能体现了山东人民豪爽的性格特点:

首先,这首乐曲使用了在二胡曲中很少使用的3-6四度定弦,这样一来整个音位关系发生了变化,因而需要多熟悉、多练习。其次,由于是从板胡曲改编而来,因此运弓要硬朗些,包括滑音演奏要干脆利落些。右手要多用短弓、分弓,使风格更为突出。接着是抒情的【慢板】,含情脉脉、细腻地表现了山东人民乐观而又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

【慢板】的滑音应该演奏得比较细腻,有一种切入情感内心的体贴入微之感。随着音乐节奏的来回摆动,又显得有些俏皮、可爱之感。而后,以突快的方式,不断强调两音。乐句逐渐紧缩而进入再现段:

最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结束全曲。总之,要把山东人民的豪爽情感充分体现出来。演奏上可以多揣摩板胡的奏法,尤其是硬朗的滑音技巧运用。

河南小曲(刘明源曲),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河南风格的二胡小曲。一开始主题开门见山,喜悦之情扑面而来:

整个前半段运用了后半拍,回音加滑音(如3↗3),封闭节奏型()等,以制造出强烈欢快的气氛。接着,第二主题的【慢板】是舒展而自豪地,从高音区开始:

【慢板】的旋律不断地展衍引伸,其中指法上的“小玩意”特多,演奏时要注意左手的打音、颤音、滑音、顿音的细微变化;右手的透弓、分弓、连弓、颤弓等的顺畅。这是涉及到地方风格韵味很主要的方面。

然后,以渐快形式转入变化再现的第一主题,更为热情、奔放,热烈而欢快:

而后的【快板】中运用了大幅度的揉颤音,对乐曲的风格特征表现增色不少。

总之,在演奏上除了上述装饰音等“润腔”因素要特别注意之外。此曲运用定弦演奏在二胡曲中也是极少见的,同样具因特定的风格特征。由于刘氏擅长演奏板胡、中胡、二胡等多种民族拉弦乐器,像此曲就具有板胡的演奏风格。因此,整个演奏要干脆利落些,但【慢板】则要演奏得丝丝入扣、细腻而富于情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