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20日天津音乐学院为优秀音乐教育家、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宋国生教授成功举办了学术成果展演暨学术研讨系列活动。天津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为学术活动发来贺信,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沛东,中国资深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张锐等为学术活动题词。
宋国生教授为天津市民乐界领军人物之一,是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学者。他曾获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三等奖和新作品优秀演奏奖、首届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园丁奖”、文化部第三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天津市“名师奖”、“教学楷模”奖、三次天津市鲁迅文艺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曾任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现为顾问),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现任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
宋国生教授从教50年来,在教学、科研、创作、演奏以及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他的专著《二胡演奏艺术》、《胡琴家族演奏入门》(与宋飞合著)以及大量学术论文,在演奏理论上站在了学科的前沿;他创作的《老两口学毛选》、《豫乡行》、《杨三姐告状》等200多部声乐、器乐、电视剧音乐作品,其中很多传遍大江南北,在全国及天津市获奖50余项次。他开创了二胡综合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宋飞、靳学东、林聪等众多优秀人才。他在二胡演奏上也不断创新,并以感情真挚、风格浓郁被誉为“宋氏琴韵”。
宋国生教授执教5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特邀请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界刘文金、乔建中、田青、宋飞、胡志平、许讲德、刘长福、王永德、于庆新等 40 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及二胡教育家、演奏家莅临天津音乐学院。
此次系列学术活动从教学、科研、创作、演奏等几个方面对宋国生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将把此次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编辑出版,进一步促进民族器乐教学、科研、创作、演奏的发展。
靳学东在题为《他是这样的艺术家》的即席演讲中,通过鲜活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指出恩师宋国生“是一位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很发达,同时又能将二者完美融通的人;是一位继承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很出色,并能把二者巧妙结合的人;是一位学术缜密与做人单纯都很突出,又能使二者并行不悖的人。”林聪在《宋国生先生演奏之道与教学之理的系统结构特征》中介绍了宋国生教授从力学、音乐美学、心理学等方面拓宽学生知识结构的科学教学方法。并指出宋国生教授的教学对我国二胡专业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天津音乐学院民族乐器演奏专业方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飞在《宋国生二胡学术思想研究》中以女儿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谈到,宋国生先生既是艺术家,又是“哲学家”和“科学家”。作为艺术家他具有全方位的艺术追求和高水平的艺术成就。作为“哲学家”他用哲学的方法论解释音乐并运用于教学。作为“科学家”,他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方式与理论体系来科学教学。田再励在《宋国生教授二胡基础教学理论对现代二胡教学的影响》中指出,《宋国生二胡演奏艺术》最大的亮点在于,运用了生理学、运动力学和数字的原理对二胡演奏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为二胡教学提供了“可量化”的思维模式,举例恰当、图式精准,这在三十年前是颇具前瞻性的,在当前的二胡教学中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杨光熊在《执教五十载 甘为儒子牛——宋国生二胡演奏艺术初探》中指出,宋国生先生从艺术上挖掘和扩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开拓了新风格,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宋国生先生的演奏功底深厚、讲风格韵味、重音乐内涵,是实践中国民间音调与现代技法相结合的一种探索。
同时他在二胡规范化教学上提出了许多前沿的教学理念。宋先生五十年执教,五十年甘为儒子牛,辛勤耕耘,踏实求索,为中国二胡演奏艺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王建欣的《清兰之胜 父女双杰》文中指出,宋国生对子女的培养,可谓可圈可点。培养出了宋飞教授这样的优秀的艺术家。同时指出宋飞教授勤学苦练,样样精通,好学、多思、眼界宽、气魄大的特点。总结了宋飞教授的傲人成绩离不开宋国生教授的教育理念的科学性、体系性、严谨性。
理论方面:田青在《演奏家需要头脑》中提到,宋国生教授的许多探索性的理论总结是有价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他开创了“综合教学法”——强调“以艺术表现为目的,以乐感培养为前提,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神、气、体态为一体的,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开发学生音乐才能的多角度全方位综合立体教学法。在二胡演奏理论方面,宋老师还总结出”目的与手段,整体与局部,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辨证关系“。谈龙建在《局外人言局内事 —— 宋国生艺术思想管窥》中指出,追求真挚情感、浓郁风格与高超技巧的完美统一既是宋国生教授艺术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一直希望将践行与追求、具象与抽象、语言与语音、品味与美感、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达到完美统一的深刻思想。郭树群在《试谈宋国生教授音乐理论研究中的理性思维特征》中,深入地总结了宋国生教授理论思维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观念深深融入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以及宋教授理论思维中的系统思维特征。赵夺良在《理论提升与创新精神》中指出,宋老师从教五十周年,始终秉承理论联系实际;在著书立说过程中,首先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然后从形态学层面的理论提升;宋老师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德艺双馨,其次是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文化修养;宋老师秉承将传统创作手法与当代创作理念相结合,突显了二胡乐器的个性和表现力,使这门乐器在新时代绽放了独有的光彩,紧扣时代脉搏。杨易禾在《风格表现、风格形成——解读宋国生教授演奏艺术理论拾得》中指出,宋国生的许多二胡演奏艺术理论都有着很大的历史和现实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当今二胡演奏艺术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及音乐表现艺术的审美与立美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李长春在《宋国生教授二胡演奏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贡献》中提到,《二胡演奏艺术》的历史价值深远,促进了二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二胡演奏艺术》一书对二胡演奏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论述及分析,兼顾了专业学习与普及教育的需求,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其演奏法论述准确、细腻。此外,书中还讲述了艺术表现与练习方法的辩证关系。岳峰在《文献中的二胡史——宋国生二胡演奏艺术简议》中高度评价了宋国生教授的《二胡演奏艺术》一书,称其具有专业的高度、内容的广度、研究的深度和视角的新度等特点。
创作方面:刘文金在《勤奋执着的老艺术家》中提到,宋先生具有一套正确的创作理念,他所追求的是以人民大众为主题的内容和他们的真挚感情,而且擅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顾及民众的审美意识。实事求是、以生活为创作之源泉、坚持创新精神、坚持对立统一是宋老师在创作中的几大优点。他的创作理念和观念对于民族音乐创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钱国桢在《〈冀东小曲〉〈如诉曲〉乐曲分析》中对宋国生教授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冯国林在《优美的旋律 动人的真情》中高度赞扬了宋老师创作的两个特点:一是主题健康、形象鲜明、具有真情实感;二是作品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格、极具色彩性,令人回味。
乔建中在其《论“上海之春”二胡比赛历史意义》中指出,“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不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演奏家,更重要的是繁荣了二胡创作,推出了很多二胡新作,其中就包括宋老师创作的《如诉曲》(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永德在《奉献》中指出,宋国生先生在创作上兢兢业业,矢志不移,他的《豫乡行》等作品,体现了传统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理念,为二胡艺术的传承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刘长福在发言中指出,宋老师不仅在教学上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还创作了很多优秀二胡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出宋老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冯卉在发言中指出,宋老师的作品融汇了我们本民族的东西,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而现代作曲恰恰缺少这类作品。
演奏方面:胡志平在《浓郁酣畅、清雅质朴 宋国生二胡演奏艺术感言》中谈到,宋国生先生的琴声中所挥洒出的那种浓郁酣畅,清雅质朴的风格、气度,可以让人感受到宋先生扎实的民间音乐素养,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以及不断学习、吸收、借鉴、创新的学术态度。刘光宇在《美声二胡》中指出,美声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从深下腹的位置发出气息,最终形成声区统一、声音连贯、声情并茂的“全共鸣。”二胡化美声、歌唱化演奏之特点,成就了“美声二胡”之魅力。宋老师深入这种同构关系下准确把握二胡演奏中气息研究和运用,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陈智杰在“为抒发情感营造理想载体——谈二胡艺术作品《豫乡行》左右手技巧的丰富运用”文中指出,宋国生先生创作的二胡曲《豫乡行》巧妙地运用了左、右手演奏技巧来表现河南地方风格和抒发情感,对乐曲演奏技巧特别是滑音、弓法技巧进行理性分析,掌握其技巧对感情的表现规律,对于我们演奏好乐曲具有重要意义。梁云江在《力向与发音—二胡运弓技巧之弓根运弓》中探讨了从物理学的角度中对运弓基本力向的研究,尤其是对弓根的力向与发音的研究。
此外,于庆新、赵寒阳、曹德维、欧景星、王晓楠等在自由发言中对宋老师的教学、理论、创作、演奏给予了肯定。
此次活动期间,“宋国生教授二胡教学成果展演”和“宋国生教授民族器乐、声乐作品及教学成果展演”两场音乐会于 18 日、19 日晚分别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华剧院举行。“宋国生教授二胡教学成果展演”不仅展示了宋国生教授创作的部分经典二胡作品,还体现了宋老师在二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整场音乐会以宋飞、林聪、刘尊海、吕洪雁、陈智杰、罗慧君、金萾、刘志昱、赵妍等 20 多位师生的精彩演出展示了“宋氏琴韵”的魅力。而“宋国生教授民族器乐、声乐作品及教学成果展演”又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宋国生教授创作题材的广泛性,其中包括宋飞演奏的二胡独奏曲《燕赵春潮》、板胡独奏曲《大清河畔话当年》,林聪演奏的坠胡独奏曲《中州曲韵》,赵振岭演唱的《老娘亲》、《人间黑白自会有评说》,籍薇演唱的《燃尽的红烛》等,同时还体现了宋老师在其他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音乐会结束后,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宋国生教授在人才培养、音乐创作、二胡演奏等多方面的突出贡献,并感慨到:“两场音乐会感动了整个二胡界”!听众们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赞扬了宋老师的演奏和创作所体现的真挚情感、浓郁风格、高超技巧。两场音乐会的成功举行,不仅充分体现了天津音乐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超的教学水平,还体现出宋国生教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创作理念。
宋国生教授执教50周年学术成果展演暨学术研讨会作为重要成果,还出版发行了专著《教学之法与演奏之道——宋国生师生民族器乐论文集》和《燕赵春潮——宋国生民族器乐作品选》以及传记《国乐金声——著名二胡艺术家、教育家、作曲家宋国生教授音乐人生》。
宋国生教授作为天津音乐学院首届毕业生代表,在50年的执教过程中,兢兢业业、勤奋耕耘。“国乐金声——宋国生教授执教50周年学术成果展演暨学术研讨会”以其丰硕的成果、鲜明的特色、高超的水平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不仅推动了天津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发展,更推进了我国民族器乐教学、科研、创作、演奏事业的繁荣。
张惠芬、梁 帅、高雪枫、马妍睿、孙小鲁参加了文字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