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1895—1932)在其短暂的一生之中,在二胡改革及其艺术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改革了二胡结构,琴筒由长期采用的圆形改为六角形;千斤至琴码的距离基本固定在46-48厘米之间。
(2)将定弦音高固定下来,内弦为D,外弦为A,使二胡能够加入乐队演奏。
(3)增宽了二胡的应用音域,由原来的九度扩至三个八度,形成了低、中、高、最高四个音区。
(4)吸收了西洋乐器小提琴的某些技巧,丰富了二胡的手法、指法,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
(5)有效地运用了转调手法(如《光明行》的D转G和G转D调等),发展了二胡演奏艺术。
(6)创作了10首二胡独奏曲、47首练习曲,进行了比较有系统的教材编写工作。
(7)把二胡艺术从民间引进到正规的音乐院校中,培养出一批学生。
刘天华的上述努力和资献,与我们当今二胡艺术的进步与繁荣有着切实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