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伽倻琴与古筝演奏风格的差异性对比
张佳奕 华音网 2024-03-07

古筝和伽倻琴均属于民族乐器当中的弹拨乐器,但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古筝的了解更为广泛,而伽倻琴却鲜为人知,这两种乐器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本文对古筝与伽倻琴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从历史沿革、演奏风格、演奏技巧等理论层面对伽倻琴和古筝的文化交流点和文化差异点进行阐述。对于两种乐器互鉴其长,交汇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古筝派系与演奏风格成熟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因弹起来“铮铮”作响,因此命名为古筝。古筝在唐朝是鼎盛时期。在当时,更是经常在古代宫廷中使用的乐器,由此可知古筝在当时流传并不广泛。而随着唐朝逐渐的衰落使古筝从宫廷宠儿逐渐沦落至民间,不再是王公贵族所能演奏的乐器了,由于古筝的声音悠扬动听,在民间也慢慢流传开来,逐渐形成了派系。古筝分为五大派系①: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古筝的大多数曲调也是以柔美居多,每个流派也有不同的演奏风格,中部地区浙江派多是描写山川优美景色的曲子,例如《高山流水》;南部地区潮州和客家派更多的是曲调哀而不伤,优美婉转,例如《出水莲》《寒鸦戏水》演奏时多4、7音的作用,使乐曲的风格多变,不再只是传统五声音阶;北部地区和前面两种更不一样,北方人多为豪放的性格,因此曲风更多的是洒脱,欢快,滑音也不似南部地区的粘,北方曲调的滑音非常直接,例如,《汉江韵》《高山流水(山东筝曲)》。古筝的演奏风格一直都是曲调缓慢悠长,动作刚柔并进,直到新中国成立,音乐开始归于学院化,曲谱在各个学院的领导下,从以往的口传心授到如今的有了系统的、简单的、大众化的记录。改革开放后,西方音乐的加入,使古筝演奏风格不再是普遍的优雅婉转,而是通过加入左手优美的旋律线,让左手演奏的不只是单一的和弦弹法和滑音,而是技巧性的演奏,曲风也由优雅转变为和西方钢琴一样的注重和声走向,通过变化音的加入与使用,使乐曲的调式不再单一,一首曲中会有多种调的存在,例如《幻想曲》。直至现代,更多杰出的青年音乐家受到西方的影响,将古筝的演奏风格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使古筝的演奏风格逐渐西方化,不再是传统的五声音阶,而是更自由的现代演奏风格,西方音乐的影响,慢慢使古筝这类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也逐渐走向了国际化。

二、伽倻琴演奏风格的成因

(一)伽椰琴的由来

伽倻琴是朝鲜族古老的弹弦乐器,早在公元500年左右就已流行在朝鲜半岛。朝鲜古籍《三国史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倻琴虽与筝制度小异,而大概似之。”《新多古记》在谈到它的来历时说:“伽倻国(位于现在的庆尚南、北道)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王以谓诸国方言各异,声音岂可一哉;乃命乐师省熟县人于勒造十二曲。后于勒以其国将乱,携乐器投新罗真兴王,王受之,安置国原。”这些文献记载说明,伽倻琴是仿照汉族的筝制造的。有关伽倻琴历史的研究主要都是从《三国史记》得知的,而在《三国志》中是记载有与瑟和筑相似的弦乐器推测是伽倻琴等内容②。

(二)伽椰琴演奏风格及特点

伽倻琴也是属于弹拨乐器,类似的还有蒙古筝和日本筝,除了演奏方式不一样之外,都是横弹类乐器,并且都是一弦一柱。古代时期的伽倻琴是一整块木头,制作成槽型,没有底板,因此伽倻琴的音量很小,表现力差,现在使用的伽倻琴是经过吸取其他民族乐器的优点改制而成的,增加了底板产生了共鸣,因此丰富了伽倻琴的音色,使演奏时并不是那么的晦涩。伽倻琴种类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21弦、23弦、25弦伽倻琴,我们多数用的是当代25弦伽倻琴,因为25弦的伽倻琴音域更宽,演奏时会有更多的表现性。在演奏伽倻琴时要注意,琴的一端放于膝上,一端着地,左手按弦,右手取音,既可独奏,也可以用于歌唱伴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伽倻琴的散调,散调是一种器乐独奏形式,多以说唱为主,演奏时间长,技巧性高,并多带有演奏者自己的即兴去演奏,尤其在左手按弦上更为讲究,按弦的强度,速度都会使整个乐曲有不一样的形式,从而产生不同的风格特色,也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伽倻琴的弹唱是它的特色风格,也是朝鲜民族传统的演唱形式,是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艺术,演奏者边弹边唱,歌声与琴声相融合,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三、两种乐器演奏风格不同的原因

(一)古筝与伽椰琴音阶对比

古筝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它的音阶是我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也是简谱当中的12356,音阶没有半音的存在。五声音阶在古代也并不只是单纯的音符,在《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这也就是古筝听起来让人舒服的原因。我们经常使用的二十五弦伽倻琴的音阶关系则是七声音阶,因为半音关系的加入,使伽倻琴演奏的旋律和古筝大为不同,伽倻琴的七声音阶和西方的钢琴一样,和弦上色彩丰富,可塑性强,加入了4和7的音阶,可以使左手按弦更丰富,因此伽倻琴可以演奏一些出现在钢琴当中的复调。与古筝不同的还有伽倻琴的音域多为中低音,古筝因为是五声音阶,因此一把琴有五种音域,而伽倻琴的七声音阶使音色更丰富,中音区偏多,又因为音色发闷,在合奏时多用在低音声部上。

(二)古筝与伽椰琴形制对比

古筝一般的规格为1.63米,由面板、筝头、筝尾、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构成。底板部分有出音孔,和两个穿弦孔,外形近似于长箱,中间面板部分呈微半弧状,底板呈平面,一弦一柱,音越高,琴弦越细;音越低,琴弦越粗,琴码都有自己的编号从1-21,每个琴码形状大小也不一样,琴码的作用是用来调音的,琴码左移动,使音变低;琴码右移动,则音变高。古筝多用红木,梧桐木,金丝楠木,鸡翅木制作,它的音质取决于面板和琴弦,面板弧度不同发出来的音色也不同,而琴弦的材质不同发出来的音色也不同。伽倻琴则是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面板也为半弧状,多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个琴码都由绳一一穿过雁柱,每个琴码都可移动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由于琴弦的粗细不同,伽倻琴的琴码还会在放弦的位置,调整不一样的凹槽,琴弦越细,凹槽越浅,琴弦越粗,凹槽越深。因此,伽倻琴在安装琴码的时候,只需要注意凹槽的大小与深浅即可。

(三)古筝与伽椰琴的演奏动作技法对比

在演奏古筝时,我们需要坐在古筝筝首的位置,细的琴弦靠近自己,右肩对着前岳山,距离琴侧板保持一拳远的距离,坐椅子时尽量不坐满,要坐在三分之一的位置,这样在演奏乐曲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去前后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演奏古筝时,由于琴弦大多是尼龙线卷着铜丝,琴弦很硬,要想演奏出好听的声音,必须佩戴义甲来保护我们的手,弹琴时手呈半握状,在琴弦的正上方演奏乐曲,保持手型放松的状态去演奏乐曲。左手在没有演奏乐曲时,将手自然地放在琴码左侧即可,如果有演奏时,左手要与右手尽量保持在中间有五厘米的距离演奏,双手太近会使琴弦在颤动时左手贴近而发出噪音,如果太远演奏时声音会发散,导致音色不均匀。左手按音演奏时,要保持指关节与手掌垂直的状态,小指和大指不要缩进其他三个手指下方,自然地伸直放松,在按弦时注意,保持手腕的力度,这样才能按下去音,如果手腕力度不够,即使用力,也不会达到想要的音色效果。在演奏古筝乐曲时,我们腰部以下是尽量保持不动的,大多数都是上半身和手上动作较多,肩部自然放松,多是胳膊带动上下抬手完成动作。

伽倻琴在演奏时的坐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演奏宫廷乐“正乐”时,多采用席地而坐,而演奏“散调”音乐时,可以放在伽倻琴专用的架子上,而改良的二十五弦伽倻琴坐姿就比较多样化,可以席地而坐,也可以放在琴架上演奏。席地而坐演奏时,需要打开我们伽倻琴底部自带的琴架,放在地面上,双腿盘卧,身体微微向左侧倾斜;座椅演奏时,要把伽倻琴自带的琴架打开,放在琴架上,琴架高的位置一端放琴头,低的一端放琴尾,双脚自然并拢;改良版的伽倻琴也可以站立演奏,只需要把琴架调整至自己需要的高度即可。伽倻琴演奏的手型与古筝大不相同,古筝在演奏时需要用到义甲,而伽倻琴则是需要用手指肚发出的声音演奏,不佩戴任何甲片,因此在演奏伽倻琴时,要注意右手小指一侧的手掌,要贴在伽倻琴前岳山处,右手的拇指指尖放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处,用食指勾弹琴弦发出声音,其余的手指依次排序分别置于琴弦上。伽倻琴的右手有特色的指法,名为反弹,是中指和无名指自然放松,小指放在岳山旁边,右手拇指的第一关节握住食指的指甲,由食指指甲向外45度的方向快速弹奏。左手的按音在朝鲜语称为“弄弦”和古筝不同的是,伽倻琴左手按动琴弦时,幅度要大,而且是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进行按压。

四、两种乐器对中国音乐艺术的影响

(一)古筝的当代艺术价值

古筝作为我们当代的国乐,在很多的场合和领域都需要用到。例如,中国女航天员与著名古筝演奏家的合作演绎《但愿人长久》既体现了中国航天与文化艺术的水乳交融,又彰显了民乐的隽永魅力以及中国东方女性的诗意之美。古筝演奏家袁莎说:“古筝的历史长达2500多年,古筝艺术承载着我们中国深厚的人文美学底蕴,是向世界展示中华灿烂文明的一张名片。航天热,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向全人类展示了我们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了我们国家航天科技的强大实力,也显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将携手演绎更多经典音乐作品,让更多的海内外听众热爱古筝这门古老的艺术。”因此,古筝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中国器乐艺术的象征。

(二)伽椰琴推广的重要性

伽倻琴作为朝鲜族传统乐器,曾经只在韩国和朝鲜流行,在国内除了延边地区,其他城市很少见过伽倻琴的身影。伽倻琴是新生代乐器,具有民族特色,并且和古筝的演奏方法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因此学习起来并不难,有一定古筝基础的演奏者,基本上可以轻松演奏伽倻琴。伽倻琴不仅在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在现代筝乐团中也有大量的应用。由于我们国家的古筝缺少低音声部,而伽倻琴特有的低哑音色,恰恰弥补了乐团中缺少的低音部分。然而,这样具有特色的伽倻琴它的流传并不广泛,只有少数人了解这个乐器。其实伽倻琴是一种独立的乐器,它是起源于我国的古筝,但它并不是古筝的替代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伽倻琴有自己特有的演奏手法和风格,甚至有些乐曲会与舞蹈,还有朝鲜特有的说唱联系在一起。因此,让伽倻琴流行起来,推广伽倻琴是我们需要做到的事情。

注释:

①参考阴明娟《古筝流派成因初探》,2006.6.

②陈景.古筝与伽椰琴音乐文化的比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参考文献:

[1]宋蕊,王洪丽.浅析古筝,日本筝和伽椰琴的形制及演奏技巧[J].2021,(2017-7):175-175.

[2]王琨.浅析中外筝文化之异同[J].中国民族博览,2019,(6):2.

[3]朴力.论古筝与伽椰琴的关系[J].北方音乐,2010,(6):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