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诗词歌赋曲中的古筝文化(下)——谈筝的部件:弦、码、甲
韩建勇 华音网 2023-11-01

(接上期)

唐朱湾专为筝柱作的一首五律,名叫《筝柱子》:“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从中可知,做筝柱的木料是散木、一些边角料,做工精益求精的工匠们并没有因为是一些散木就丢弃了它们。从诗中,我们看出作为筝柱的谦虚,其外在具有“力微”“材薄”的客观现实,却起到了“应声”“传调”的巨大作用。大家知道,柱子是建筑物、建筑工程中用以支承栋梁的重要构件,其作用除了作为构造的一部分,最主要就是承受建筑结构之压力。作为习筝者,大家都知道从筝码到前岳山的一段弦叫做有效弦长,这个有效弦长有固定的振动频率和音高,发出的是乐音。而筝柱子,起到的恰恰是架弦定音、传音导音的重要作用。另外筝码也是古筝左右弦区划分的标志。这首五律实是对筝柱这一部件的歌颂与赞美。

在诗词中更多是以“柱”来代称,直接明了。如梁朝沈约《秦筝曲》中“罗袖飘郦拂雕桐,促柱高涨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诗中的“促柱”是移动筝柱的意思;唐代王湾的《观筝》:“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李峤《筝》诗曰:“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等。唐代边陲之地敦煌的一位诗人宋家娘子写有《秦筝怨》,“妾意如弦直,君心学柱移”。就筝这件乐器而言,该诗透露了古筝的一些特点:“直弦”“移柱”,意即“弦是直的""柱是可移动的”,诗词作者恰好从古筝的这些特点表达出了妾意的痴心坚定和君心的移情别恋,真是巧妙地借用和艺术创作。上面所提到的“促柱”“移柱”明显是动词。“促柱”指的是移近支弦的柱,使琴弦变紧;如唐·柳中庸《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陆游《真珠帘》词:“归去,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太平御览·卷576·乐部十四》蔡邕《月令》中“前其柱则清,却其柱则浊”。“前其柱”,意即把琴柱向前推进,使弦的张力增大,琴音变高;“却其柱”,则指把琴柱向后推拉,使弦的张力减小,琴音变低。南朝陈·顾野王《筝赋》:“调宫商于促柱,转妙音于繁弦;既留心于别鹤,亦含情于采莲”;《乐府诗集》所收《上声歌》:“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筝柱“前其柱则清”的移动,又称作“上声促柱”。《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弦柱”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筝赋,如晋代傅玄《筝赋序》中“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

“柱”作为筝的重要组成构件,在当今筝匠技师们的革新下,也以多种面貌和形式呈现在爱好者面前。在构造上,它垂直并立于面板之上,底部紧贴面板略有弧度;形状上呈人字、金字塔、葫芦形等,在人字型的顶端镶有一小块方形动物骨粒如牛骨、象牙等,还有的则以PVC为材质制作,也有的以陶、瓷为之,在音质音色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筝码会在柱体上镂小孔,然后穿上丝线,一是在安装筝码时节省排列筝码的时间,二是防止在远途运输情况卸下筝码时散落。

甲,即义甲。是因演奏所需,独立于筝体之外的弹奏用具,史上曾称做义爪,现在多俗称假指甲。从古至今,人们所用的假指甲有用金属制作的,如银甲、铁拨,有动物躯壳、鳞片、角、牙、喙等,如鹿角爪、翅翎、象牙、玳瑁、穿山甲等,又有用植物木材,如竹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文习俗造就了不同的着甲习惯。在当代,义甲可分为外戴义甲和内戴义甲两种,如今大多数人使用内戴义甲,用肤色胶布缠缚于指肚一侧。古时的假指甲材料有猛禽翅翎、鹿角骨等,现代制作义甲材料上多用玳瑁、穿山甲、牛角等动物骨和动物躯壳、鳞片,也有用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每组四个,有直形或如弯月的大指和形如葵花籽的其余三指,弹奏时由胶布将其绑缚于指肚之上。

银甲,意即银制的假指甲;铁拨,即用铁做成的拨子。套于指上或执于手中,用以弹筝、琵琶等弦鸣乐器。这两种金属材质的假指甲常见于历代诗词歌曲赋中,又以银甲为多。

唐·白居易《筝》诗中“甲明银的璨,柱触玉玲珑”;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中:“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李商隐《无题》诗中“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金·乔梦符杂剧《扬州梦》第一折专门描写主人公“银甲轻”;元·萨都刺《赠弹筝者》:“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应行偏”;明·张羽有“先辈曾将旧曲传,纤纤银甲更堪怜”句,杨慎《丹铅总录》中记“妓女弹筝,银甲曰义甲”等等。再如清·赵翼《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中:“琵琶铁拨弹,秦筝银甲画”。这句诗指明铁拨弹琵琶,银甲奏秦筝,人们也约定俗成地专词专用,弹筝的称甲,弹琵琶的叫拨,这种认知一直延用到现在。在近代的传统流派中,尤其是河南筝派的一些民间筝家,仍保持着用铁质指甲弹筝的习惯。在弹奏钢丝弦古筝时,配上外戴的铁指甲,音色特别清脆明亮,同时还具有十分渺远的音韵。

用动物的躯壳、骨骼等为材制作指甲,常见的如鹿角骨、玳瑁壳、穿山甲片、象牙骨、牛角、翅翎等。

鹿骨爪,指用鹿角做成的义甲,戴在手指上,代替手指拨弹筝弦。《梁书·羊侃传》中记载南朝梁时的筝人陆太喜(又作陆大喜)筝艺高超,弹筝时会戴上这种“鹿骨爪”。义爪长七寸,到隋唐时代缩短为寸余。唐代宫廷所用的清乐筝也用鹿骨甲,《旧唐书·音乐志》:“清乐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上面的史料在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宋·陈旸《乐书》均有收录记载。其中“鹿爪筝”一目记有:“梁羊侃素善音律,自造采莲歌,颇有新。致妓妾侍列,穷尽奢靡。有弹筝陆大喜者,著鹿骨爪,长七寸,古之善筝者不独此也”;“五弦筝十二弦筝十三弦筝”记到:“而唐唯清乐筝十二弹之为鹿骨爪长寸余代指,他皆十三弦”。一定程度上,鹿骨爪是身份高贵的一种象征,不是普通百姓、业余弹筝者所能用得起的。玳瑁是一种珍贵海龟,其壳质地坚硬,有琥珀色斑纹,外在美观,是制作义甲的好材料。浙江筝派、客家筝派传统上都使用玳瑁义甲,可能与近海的地理条件有关。穿山甲的鳞片质地也是相当的坚硬,外观上又温润如羊脂玉,受习筝者们的喜爱,多用于钢丝筝的演奏。象牙同样具有密度大、质地坚硬的特点,在唐传到日本的十三弦俗筝采用象牙指甲,用特别的材料套在手指上进行演奏。相对于穿山甲片、象牙的材质,牛角材质的指甲在音色上更具有弹性,但也有不足,时间久了容易劈裂。翅翎是老鹰、鹤等鸟禽类翅膀的根,人们就地取材,将其剪出合适的长度,直接套在手指上。在我国陕北地区的榆林“秦筝余绪”的榆林筝就是用这种材质的指甲。相对于其他材质的指甲,翅翎鉴于质地上的特点,更偏向于奏慢曲、小曲或张力小的筝。

竹甲,意即以竹为材质所做出的假指甲。《古今图书集成》之“等部杂录”中:“《资暇录》:今弹琴或削竹为甲以助食指之声者,亦因眼公也。弃真用假,舍清从浊,人盖靡知其由也。至如箜篌之与秦筝,若能去假还真,其声宛美矣。”从材料可知,作者对使用竹甲弹琴并不赞成,而是推崇“去假还真”。虽竹子质地也有一定硬度,但在当今来看,竹制指甲适合演奏较为舒缓的乐曲,偏繁响疾快的乐曲则不适用。一则由于它的材质结构,在钢丝弦(或钢丝尼龙缠绳)上来回拨弦过程中,极易开叉劈裂,同时劈裂的粗糙结构容易将尼龙外皮磨破,影响正常发音。在所有的材料中,竹制指甲是最容易就地取材削磨制作的了,这得益于其种植的广泛分布及材质。然而,这种竹制的甲片在历史上作为弹筝义甲材料的记载并不多见,在当今的古筝演奏中更是几近绝迹。然而作为擦弦的弓子的记载甚至实物在当今却比较多见,如唐代出现的轧筝。宋·陈旸《乐书》中记到“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而唐代皎然诗《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中更早提到轧筝这一乐器及用轧的演奏方法,写道“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以上所列举的做指甲的材料,有些取材方便便宜,如竹子,但却不实用,并非是制作假指甲的最好的材料选择;有些是制作假指甲的上乘好材料,但却因为其来源的珍贵甚至是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对象,要么是价格昂贵,要么是材料难寻、难得。于是一些化学材料合成制作出的假指甲渐渐被研制开发,流入市面,并受到习筝使用者们的喜爱欢迎。这些指甲也像被打磨得新鲜光亮的玳瑁指甲、穿山甲生料指甲一样,温润如玉、晶莹透亮,也坚硬耐磨,关键一点是所弹出的音色也不差,还相对更便宜。这是高仿类假指甲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各类假甲用于演奏,还有一种就是根本不用戴甲,而是使用自己的真甲演奏。也并不是所有的真甲都适合演奏,比如真甲偏薄者。指甲偏薄用于弹弦往往会造成真甲的损伤,而且需要把触弦的甲面修剪到一定的吻合度,以获得较好的音质和音色,从而利于音乐的呈现和意境的表达。同一架琴,用真甲演奏与戴甲演奏在音质、音色方面,是截然不同的。戴甲演奏会更清脆明亮,真甲演奏则柔和松透古朴许多。人们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可以根据乐曲对于音色的需要而选择戴甲或“弃假用真”使用真甲。对于指甲的运用,每个流派也多少有自己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比如在传统的山东筝派中,人们多“弃假用真”使用真甲演奏;在演奏浙江筝曲时,往往采用指甲内戴(甲片绑于指肚一侧)的戴法;再如河南,则多用指甲外戴的方法,并且多使用铁质的指甲等等。这些除了历史上延续的原因,还有如演奏作品时有特别体现该流派演奏技巧或韵味的特殊指法需要,流派乐曲对于音质、音色等声学性能方面的需要等因素要求。随着古筝艺术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有些指甲的戴法逐渐少见,不被人所识甚至退出历史演进的舞台。习筝者们对指甲片的需求有了新时代的要求,人们对于甲片选择的余地也更多了,比如在材料上,可以选择高仿的化学类甲片,或动物躯壳生料打磨的甲片;在造型上,可以选择平板的甲片,或单面弧形内带凹槽的甲片,也可以选择不分左右双面弧的甲片等等。实乃各取所需,所好如愿。

想象一下,玉人当窗,花前月下,纤纤玉手,抚奏玉筝,玉弦在银色月光下微微颤动,珠圆玉润的乐声遂弥漫开来。多么美好的一幕。

(全文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