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古筝曲《晓雾》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
吕舫 徐语瞳 华音网 2024-04-19

【内容摘要】古筝曲《晓雾》是王中山在2006年所创作的曲目,整个作品富有现代的气息,音乐旋律自由。乐曲以温婉又充满意境的旋律描绘了北京什刹海清晨朦胧的雾景。乐曲主要以京剧元素为基调,巧妙地运用古筝独特的音色,使演奏者和听众能沉浸在乐曲中,想象京城独特的生活情调。文章通过介绍作曲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京剧唱腔元素在乐曲里的运用,主要突出这首乐曲的演奏技巧,同时更好地展现了现代古筝技巧的创新,并对其音乐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古筝曲《晓雾》。

【关键词】古筝;《晓雾》;京剧元素;演奏技巧;音乐表现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族乐器,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音色清新脱俗、雅致优美,受到了很多人喜欢。随着社会人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古筝的学习行列,作曲家也创作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古筝曲目,使其变得丰富多彩。

《晓雾》是古筝演奏家王中山2006年所创作的一首现代筝曲,描绘了京城雾气朦胧的景象,并通过古筝的演奏将这种意境展现出来。

一、古筝曲《晓雾》概述

(一)作曲家简介

王中山现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在古筝演奏技法上,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王中山开创了轮指技法、首次采用左手内带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弹奏,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使古筝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有些新的演奏形式在我国各个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了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二)《晓雾》的创作内容

《晓雾》以京剧《卖水》的曲牌为创作动机,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北京城的清晨,什刹海杨柳依依晨雾缭绕的景象,紫禁城中若隐若现的角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偶尔能遇见哼着京韵京腔的老北京人。其中,该曲采用了京剧和北京曲艺的音乐元素,王中山在此曲中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融入了西方元素,做到了在传承基础上加以创新,音乐的多样性也表现出曲子内容的丰富多彩。如今,此曲已变成大家喜爱且传授度极高的曲目,也是在中国许多赛事上规定的曲目之一。

(三)现代筝曲《晓雾》中京剧元素的运用

唱、念、作、打是京剧中最常用的艺术表演手段,又称四功。唱和吟诵是“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表演的两大元素。“做”和“打”的融合,是“舞”的重要因素。《晓雾》采用了中国古典乐曲“散、缓、中、急、缓、散”的渐变原理。在不同的篇章中,分别体现了唱法、念法、演法、打法[1]。

1.唱

唱法是戏剧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戏曲演唱不是一种独立的演唱形式,它是一种角色塑造的重要方式。在戏剧演出中,唱既能表达角色的情感,又能丰富戏曲的表演。《晓雾》中的唱表现在散板(第1-27小节)中,整个乐章(第1-18小节)用流动的十六分音作为整个乐章的序幕,有时还会有一段二度环绕的京剧主题音调,让人浮想联翩,如梦如幻。第4小节的力量也发生了变化,从微弱到强大,让人有一种越来越明显的错觉。到了第6小节,演奏者的左手低音部分偶尔会出现京腔的特征,与右手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渐渐地,晓雾越来越清晰。第15-18小节,曲子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低到高,从高到低,随着琶音的演奏,雾气渐渐消散。第19-27小节也显示出了晨雾中的模糊景象。

2.念

念与唱,相辅相成,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也是重要的艺术形式。戏曲中的吟诵分韵白和散白,这两个部分都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具有节奏感、乐感,乐音响亮、和谐。

在《晓雾》中,念表现在第28-45小节的慢板上。第28-35小节用三个音节来表达念的韵律和音乐性,第一个音节(第28-30小节)节奏比较宽松,语调也比较放松,第二个音节(第31-32小节)的音色和第一个音节的音色完全不同,第三个音节(第33-35小节)的音调发生了变化,向中低音区发展,这是一种更加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第36-45小节的主旋律继续向前发展,带着一种强烈的、空灵的感觉。

3.做

做,指京剧中的表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舞蹈,是与其他表演艺术相区别的一个特征。做涉及内涵与表象,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内心的感受,也可以用外在的形式来表达内部的融合,随心所欲,服务于形象的塑造。

《晓雾》中的做是在第61-103小节里完成的,是1/8的快节奏,流水板的歌词节奏很紧凑,分句的停顿也不是很明显,每一节的落音都有很大的变化,而左手的点滑音则是带着京剧元素的。

演奏这一节,首先要了解流水板的特点。第一句话是从板上说起,接着又是从板上说起,然后是从板尾说起,最后一句是从板后面开始的。这就像是一位作曲家在排练板上插入的后半拍子和不规整的重音,都是京剧的音乐元素。

4.打

打,指的是京剧中的战斗场面,京剧中的打不仅仅是技巧,更在于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和独特的性格。例如,在京剧演出中,将军上台之前,士兵们会用一个连翻的动作来展现将士的雄壮和与众不同。

《晓雾》的打在快板部分(第117-281小节)。它的节拍从缓慢到快速,这是第四个主音的变化。在主旋律结束时,笔者采用了扫弦、拍击琴盒等手法,以止音的方式模仿京剧中的打击乐器,拓展了古筝的表现力,增加了乐曲的色彩。第148-223小节从1/4的快节奏的流水板到不规则的双手点奏,到第五个主题音阶的变奏,以及右手的十六个快节奏的十六个音节,呈现出一幅活泼、欢乐的景象。第224-281小节,乐曲的音色变得更加活泼、热情、奔放,从第252小节起,是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以及扫弦,随之到达音乐的高潮。

二、古筝曲《晓雾》的演奏技巧

(一)《晓雾》中轮指技巧的运用

轮指是古筝演奏高级曲目里经常出现的一种技法,对每根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单独的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同于其他技法,轮指是指在一根弦上运用大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一根弦上一次快速拨弦,要求大指接无名指不能有断层,四个手指的力度要保持一致,在轮的过程中,手掌是保持不动的,并不改变位置。手指不要伸得过直,要保持弯曲的状态进行轮指,手臂也不能前后晃动。要注意的是,弹奏轮指时注意不要贴弦,轮指讲的是一瞬间的爆发力,并且随着速度的加快逐渐流动起来[2]。《晓雾》中多次运用了轮指,在曲子的第二部分开始由单音与轮指交替弹奏,弹奏时应注意不能像平时规整匀速演奏,要有灵动性,慢起渐快,由强减弱,由松到紧,搭配左手的伴奏,使曲子听上去悠长深邃(谱例1)。

《晓雾》的中板再一次运用到了轮指。与之前轮指不同的是,这里的轮指要求连贯性以及速度的提升,同样是慢起渐快,轮值始终保持着主旋律,要轮得平整不能激进,让人听了有种心情愉悦放松的感觉。右手轮的同时也要与左手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的音色,二者仿佛相互交融(谱例2)。

(二)《晓雾》中左手快速指序的运用

在《晓雾》的快板里,左手有很多快速的指法,所以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谱例4:

在练习快板的时候应注意一个要点,即要放松,让肩膀、手臂、手肘、手腕的肌肉都得到充分的放松,这样才能将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在手指上。只要有一处绷紧,这股力量就会在传递到指尖的时候变得迟缓,同时也会影响到手指的灵活度,就像是一条清澈的溪水在中途被切断。所以,演奏者应该放松自己,不要让肌肉变得僵硬,从而可以主动地将手指的机能充分调动。否则,手臂、手腕、手指都会受到牵扯,不仅会影响弹奏的速度,还会影响到声音的清晰度。所谓的弹奏,就是用手指弹奏,以指跟为支点,随着手指的移动,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手指动作幅度变大速度也会越来越慢[3]。在进行快速指序的时候,演奏者也应该放缓训练的速度,不要匆忙。在基础动作的初期,要自觉地降低速度、增加力量,等到手指肌肉适应了这个过程,再逐渐增加速度和密度。

《晓雾》中的快速指序主要集中在快板。快板的快速指序诠释了现代大都市繁华热闹的快节奏生活,同时重音的加入极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让音乐情感更加热烈澎湃(谱例3)。

(三)《晓雾》中止弦的运用

《晓雾》的第四段开始是右手配合左手的止弦,营造出新的音色,使音乐效果非常灵动。在演奏中,要注意右手的弹奏和左手止弦的配合,让听众听起来有天衣无缝的感觉。首先要注意左手止弦的手型,手既不能在止弦的时候绷得太紧,又不能感觉特别松,就像是在给别人鼓掌时的手的松紧程度,还要稍微撑住一点[4]。同时,要注意止弦的手腕不能卡死,在止弦的过程中大臂是放松下垂的感觉,主要靠的是小臂的带动以及手腕的放松和灵巧程度(谱例4)。

三、古筝曲《晓雾》中的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是一种既虚幻又朦胧的话题。人们为了能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欣赏音乐时的感觉,于是便借用了“形象”“色彩”“风格”“意境”等词语。要问一首乐曲具体表现了什么,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熟练掌握乐曲技法的同时,运用作曲家所创作的曲谱来研究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并通过演奏的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5]。

《晓雾》这首作品有四个层次,即腔、韵、意、境。第一段小标题是舒缓飘渺的,其实主要就在表现意和境这两点,所以不要弹得太急躁、太外在,要用演奏者的气息去连接第一段。音乐在均衡流动的十六分音符中展开,在第1小节中由弱渐强再渐弱,音色由暗渐明,逐渐变得清晰透亮,从而表现晨起雾气蒙蒙、烟雾缭绕、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的音乐意境。就像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路上的行人不会太多,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视野里[6]。同时,可以不用按照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弹奏,前两小节的前奏可以自由灵活地延伸。之后旋律的部分加入左手低音,左右手同时演奏三个声部的旋律线条,通过右手重心的变化让整个引子的音响效果更加立体。

第二段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延伸和变奏。演奏到高音区时,每个音都要有颗粒感。在节奏方面要具有弹性,以乐句间的呼吸与节拍的掌握,精确地反映出乐句的层次感和主旋律结构。

第三段是两个不同的主题之间的一个小插曲。两小节单声部的旋律线条具有一种独特的音质,似乎是在模仿自然界的鸟鸣和自然之声。然后是第二个主题的扩展和变化。左手与右手的不规则对调,以五连音为衬托,右手以摇动、轮指为主旋律,就像是一缕阳光,缓缓地洒落在这座城市里。与前面两段相比,这里的气氛变得更加浓烈,强调层次分明。接下来的几个小节则是一个集中表现京剧元素的段落。利用指法弹奏出轻快、活泼的音乐情感,并在左手中加入了大量的点滑音。点滑音是提高京剧魅力的根本,所以要准确地掌握点滑音时值。

第四段为主题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变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使用了无固定音高的扫弦、敲击琴盒以及琴盒侧面等技巧,极大地增强了古筝的紧张感和表现力。拍击琴盒是将古筝当成一种打击乐器来弹奏,敲击是为了体现打击乐的节拍,让乐曲更生动。第二节是衔接的作用,以快速十六分为基础进行变奏,既要保证演奏者的节奏,又要保证声音的颗粒性[7]。

第三部分是整首乐曲演奏技巧的难点,也是高潮所在。演奏时速度要比之前再急促一点,以便将整个音乐情绪更好地调动起来。最后,左手用扫弦来代替弹奏,更好地烘托氛围,配合右手的快速指序的指法,将整首乐曲的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结尾部分是引子的升华和再现,利用泛音把人带回到飘渺的状态。十六分音符和暗藏的旋律线与低音部分相互交织,要演奏得更细腻,才能表现出如雾如梦的朦胧景象。

结语

古筝作为中国的一件传统乐器,也是在演奏的过程中用来抒情的一种载体,有着特有的意蕴与审美上的追求。古筝曲的创作也应不断创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晓雾》打破了传统的五声调式,融合了西洋固定音调的特点,给古筝曲目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了京剧的曲调,使筝曲的旋律和韵律更加顺畅,具有器乐声腔的特点。

因此,古筝演奏者应拓宽视野,吸收西方的作曲技术,用自己独到的音乐风格开创一条新的古筝音乐发展之路。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研究王中山古筝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演价值,还要探索一种新的艺术创造观念,并将中国音乐的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凌旭丹.筝曲《晓雾》中京剧音乐元素及其演奏表现[D].南京艺术学院,2014.

[2] 苏畅.浅析现代筝曲《晓雾》的技法运用与音乐审美[D].西安音乐学院,2017.

[3] 席楠.古筝曲《晓雾》的演奏技法与创作风格分析[J].戏剧之家,2022(5).

[4] 郭艳.筝曲《晓雾》的演奏技法与创作特点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 杨阳.筝曲《晓雾》的创作特点与演奏情感体验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21.

[6] 胡恺睿.论京剧“西皮腔”在现代筝曲《晓雾》中的运用[D].浙江音乐学院,2021.

[7] 李佳忆.古筝曲《晓雾》的演奏技法与创作风格分析[J].黄河之声.2022(7).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名称“东北地区古筝流派的传承与创新”,项目编号:JJKH20180851SK。

作者简介:吕舫(1976-),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筝表演。

徐语瞳(1999-),女,吉林德惠人,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古筝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筝表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