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论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
马卉 张杜 华音网 2024-06-24

摘要:古筝作为传统乐器的代表乐器之一,具有清新悦耳的音色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当今各种类型的影视剧作品中,古筝出现的频次相对较高,通过与影视剧的结合与宣传,古筝更加受到普通观众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古筝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方式与应用场合,探讨古筝乐曲对提升古装电视剧的影视效果产生的作用,以及通过这种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古筝;古筝乐曲;古装电视剧

一、古筝乐曲应用于古装电视剧的优越性

对于影视剧而言,背景音乐、主题曲的选择与搭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背景音乐、主题曲能够为影视剧的剧情发展、人物塑造等要素增色不少。笔者发现,与其他乐器相比,古筝在古装电视剧中频频出现,例如《还珠格格》中紫薇演唱《山水迢迢》弹奏古筝的场景,《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伴奏中古筝所发挥的独特价值。那么,古筝为何能够成为古装电视剧的“常客”?笔者认为还要从古筝自身的条件以及古筝乐曲来分析。

1.古筝的自身条件

古筝的外形及其音箱的体积为古筝音色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与其他中国民族乐器相比,古筝的音箱较大,产生的共鸣更加持久,音色更加饱满,声音更加悠长而不失韵味。古筝的音色,既有清风徐来之情意绵绵,又有金戈铁马之豪情壮志,或抑扬顿挫,或侠骨柔情。在古装电视剧中,无论是诉说儿女情长的画面,还是描写战马奔腾、浴血杀敌的战争场景,古筝都可以音乐的方式充分与影视画面结合,为观者带来一种美妙的视听享受。

古筝的音域可达四个八度之广,在演奏中具有较大的张力与表现力。在古装电视剧中,无论是人物心理所表现的忧伤、快乐,还是自然景物所描绘的山川、流水,或是一些激烈的战争场面,都可以用不同的音色表达,为影视剧的故事情节或者画面感增加美感享受。例如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古筝即使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只是在某一背景音乐中零星地呈现出来,也能够通过自身的音色优势在众多乐器中独树一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古筝乐曲的美学特征

在中国众多传统乐器中,古筝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审美功效,这种民族乐器通过变幻无穷的演绎,营造出不同氛围的审美意境。从古至今,在数以万计的古筝乐曲中,有大量优秀的作品至今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和喜爱。像传统乐曲《高山流水》《汉宫秋月》,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古筝自身独特的形制与音色带来的听觉美感,营造的画面美感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像《渔舟唱晚》《东海渔歌》《战台风》等现代创作曲目,作曲家除了遵循传统的古筝演奏技巧,更能够结合新的作曲理念与大众审美偏好进行革新,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古筝自身的表现力,丰富古筝乐曲独特的美学内涵。

古筝乐曲的美学内涵主要体现为:古筝乐曲的音色与声音表现力,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拨动人的心弦,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现出古筝的情感性;古筝乐曲可以不受音域的限制,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受到激励与鼓舞,随着古筝带来的审美体验而潜移默化,彰显出较大的包容性;演奏者在演奏古筝乐曲过程中肢体的配合与平衡,随着音乐发展的方向而做出协调的演奏动作,呈现出高雅的姿态,体现出古筝的文雅性。另外,在古筝乐曲几千年的发展与流变过程中,因受儒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自身的美学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在当代,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古筝仍能够坚守传统的美学内涵,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审美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为古筝的美学内涵注入时代的活力,为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二、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实例

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古装电视剧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并随着电视拍摄、制作技术的提升,古装电视剧的质量也逐渐得到提升,受到观众认可的电视剧不胜枚举。在古装电视剧的音乐制作或者电视配乐中,通常会运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乐器,为剧情和人物增加独特的韵味。好的古装电视剧,不仅要在剧情、人物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要在电视配乐中花费一些心思,从各方面提升电视剧作为综合艺术的价值与效益。

1.作为古装电视剧的主题曲

在影视剧中,主题曲具有对剧集主旨思想概括和强调的作用,无论是主题乐曲还是主题歌曲,都能够对剧情的中心思想进行升华。“主题”对于主题曲歌或者主题乐曲来说,能起到点明剧集中心思想的作用。所以,对于一部影视剧而言,主题曲展现的风格特点要与电视剧的剧情、人物、场景相互呼应,更加突出主题曲的作用。在古装电视剧的配乐中,通常会大量出现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例如笛子、箫、古琴、古筝、埙等。无论是作为演员的道具,还是穿插在电视剧的背景音乐、主题曲当中,都能够为剧情的发展增添古色古香的氛围,更容易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

近年来受到众多观众追捧的《甄嬛传》,是根据流潋紫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古装情感电视剧,除了在剧情细节、人物塑造方面获得观众认可之外,这部电视的音乐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甄嬛传》的主题曲、插曲和背景音乐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主题曲《红颜劫》的曲调轻柔舒缓、婀娜婉转,旋律中带着一丝悲伤之意,似乎在讲述剧中人物的悲惨人生,又似乎是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慨叹。在这首主题歌的配乐中,乐器的编配非常有考究,除了管弦乐队的支撑之外,还有中国民族乐器的烘托。特别是古筝贯穿乐曲发展的始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乐曲情感的表达。古筝演奏技巧、音色、速度的变化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伴奏乐器的地位,开头的独奏为乐曲奠定暗淡、悲凉的情感基调,后又以稀疏的音符持续为乐曲衬托、点缀,后半部分以快速、密集的音符和速度将乐曲推向高潮,与管弦乐队、竹笛交相辉映,推动了乐曲的发展。

另外,剧中有一段甄嬛跳惊鸿舞的场景,这段惊鸿舞的配乐巧妙地融合了具有中国风味的古典民族乐器,特别是古筝的运用。《惊鸿舞》的音乐将古筝作为开头,瞬间带来一种古典韵味,古筝后面紧跟着编钟和古琴的演奏,三类乐器的相互搭配,不仅为剧中甄嬛的舞蹈配乐,更将观众带入惊鸿舞的场景之中;在过渡部分是竹笛的独奏,由竹笛演奏主题曲《凤凰于飞》的旋律,层层递进,将音乐推入高潮部分。高潮部分的配乐以各种拨弦乐器为主,笛子、古筝的节奏速度加快,引导舞步的快速变化。这首曲子具有浓郁的古典气息,结合舞蹈的发展,更是为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不仅惊鸿舞跳得“美”,音乐的衬托也为观众带来一种美感享受。

2.作为古装电视剧的背景音乐

电视剧的背景音乐具有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烘托客观环境、增强渲染力等作用,是拍好一部电视剧非常重要的因素。背景音乐的运用可以与电视剧的画面互相呼应,共同承担着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背景音乐与画面的交相辉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观众的观感体验,从多感官将观众带入剧情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古装电视剧,或者是不同场景的剧情叙事,抑或是表达不同的人物情感,背景音乐都要进行变化,以便与剧情紧密衔接。当背景音乐出现稍快的节奏或者表达快乐的氛围时,观众通常会对后面的剧情做出乐观向上的推测;当背景音乐节奏缓慢或者表达悲伤的情感时,观众也会对后面的剧情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推断。所以,背景音乐不仅仅是服务剧情、烘托人物情感,更重要的是吸引、引导观众,能够引起观众的联想与思考,这也是好的背景音乐在创作、编配时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近年比较风靡的古装电视剧《琅琊榜》除了在剧情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力,在背景音乐的编排上也颇具匠心。《琅琊榜》为观众讲述了少年将军林殊在遭遇一系列悲惨命运之后,犹如凤凰涅槃一般回到昔日故都,并一步步辅佐当时的好友成功登上皇位,后来又通过各种努力重振山河的传奇故事。与其他的情感类电视剧有所不同,这部剧中的背景音乐运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古筝、竹笛等,再通过精心编配,做到了与整个剧情的格调相匹配,具有恢宏、激昂的气势,且带有些许悲壮、凄凉之意,这些都与剧中的人物形象特征紧密相关。

在众多古装情感电视剧中,《还珠格格》可谓经典之作,尽管播出已经有20余年,但至今仍为众多观众喜爱。在古装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紫薇一边弹奏古筝一边唱《山水迢迢》的场景令观众印象深刻。当古筝的前奏响起时,便带有一丝丝悲凉、凄惨之意,恰好与紫薇当时刚刚进宫、有爹不能相认的心情相呼应,既营造出凄惨、暗淡的氛围,又揭示了人物当时的心境。起初,古筝以摇指的演奏方式开头,尽管是简简单单的几个音符,并没有复杂、华丽的旋律,仍能表现出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足显伤感。结尾处的乱奏,配合渐弱的演奏处理,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好似通过一番诉说,将心中的委屈全部说出来之后,慢慢趋于平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剧中这一场景,也使更多观众认识了这一传统乐器,提高了古筝的火热程度。同时,我们也应该能够深刻体会到,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能使影视作品更具立体感,能够从多感官出发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

三、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应用的问题

在古装剧中,古筝通常作为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也作为器乐合奏中的主要乐器,为古装剧需要的音响效果增色。古筝的音色具有含蓄、柔美、婉转等特点,拥有较宽广的音域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在古装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烘托剧情、表达情感、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等,并且在听觉的刺激下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和情感共鸣。在古装剧配乐中,古筝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乐器,古筝乐曲的应用能够将古装剧配乐的效果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比分析多部古装电视剧中古筝乐曲的应用,笔者发现部分乐曲在电视剧中的应用尽管从表面上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加了电视剧的收视率,但是从专业性角度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

1.剧情与古筝乐曲匹配度不高,突兀性较强

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首先要考虑乐曲与电视剧的剧情、格调是否一致,能否为剧情和人物服务。在部分电视剧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古筝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电视剧某场景所表达的思想是不一致的。电视剧的音乐创作与选择脱离了剧情本身,而仅仅通过表面形式的多样化来博取观众眼球。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电视剧制作团队没有认真考虑古筝乐曲与电视剧的匹配度,以致在观感上显得较突兀。电视剧与古筝乐曲从艺术类别来看,本属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却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不仅可以通过古筝所具有的传统元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的新形式与新内涵。从影视艺术及受众群体来看,可以为观众带来多感官联动的观影体验,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带来了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产生更佳的艺术效果。

2.一贯迎合消费市场,降低乐曲艺术性

对于传统乐器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失其传统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乏有为了蹭流量、蹭热度而随意对古筝乐曲进行改编的现象,以一种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的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古筝应有的“姿态”。这种方式不仅失去了古筝乐曲的艺术性,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无法由古筝自身的魅力吸引到更多的受众群体。在当下很多古装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中,经常会用到古筝乐曲,通常以流行音乐编曲手法对古筝乐曲随意改编,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古筝的发展。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例如要与剧情发展紧密衔接、能够推动人物情感的表达、能够与当时的客观环境相匹配,等等。这些都需要电视剧的制作团队认真推敲与琢磨。

3.注重角色表演,忽略古筝乐曲本身魅力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通常会见到剧中角色弹奏古筝的场面,这有利于古筝艺术的宣传与推广,且能够增加电视剧的古风韵味。但是因大部分电视剧制作团队缺乏古筝学习经验,所以不乏有众多演员在弹奏古筝时,错误地对古筝琴弦随意拨动,甚至出现古筝摆放位置都不对的穿帮镜头,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电视剧带来的视觉体验。另外,在古装电视剧的拍摄中,往往更加注重演员的表演,而忽略了古筝的严谨把关以及古筝乐曲本身的艺术魅力。

四、古筝乐曲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对策

古筝及古筝乐曲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形”“韵”“神”,其呈现出来的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美学特质,更是民族的气质、修养和精神。当下,但凡涉及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问题,通常都离不开传承的问题,而在专业领域,人们通常更为关注古筝的演奏、创作、教育等问题,而忽略了有助于古筝推广、生存以及更加长远发展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古筝艺术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探索出更加适合古筝发展的宽阔之路。

1.加强古筝乐曲与古装电视剧的匹配度

古筝乐曲作为传统艺术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对于古筝乐曲的运用也应该遵循其自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在当下很多古装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中,经常会用到古筝乐曲,但是通常只以片段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过又有多少观众对这些古筝乐曲有所了解呢?所以,笔者认为在古装电视剧的音乐创作中,应该重视传统古筝的运用,并且不失其艺术性,这样才能使古筝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容易将其魅力价值传达给观众。

2.重视多元风格融合,推动筝乐发展

从风格融合的角度进行影视音乐创作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这种风格融合不仅体现在各种音乐体裁的综合运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各种音色的融合运用上。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紫薇弹奏古筝的场景受到人们的关注,《山水迢迢》中古筝的演奏带有一丝悲凉、凄惨之意,虽然开始古筝以摇指的演奏方式开头,但是仍然能够表现出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结尾处的乱奏,配合渐弱的演奏处理,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而具有武侠风格的《神雕侠侣》,却通过合成器与筝乐进行融合,表现出了英雄般的荡气回肠。这些都是古筝多元风格的体现,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应用,也适用于各种场景、表达出多种思想情感。因此,古装电视剧在古筝配乐的创作中,应该从多元风格融合的角度思考古筝的角色定位,在更大程度上展示古筝的艺术魅力。

3.关注古筝本体艺术魅力,减小娱乐效应

当下,古筝角色多元化的形成与明星效应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综艺节目以及各种演出场合下,明星与古筝的结合常常引来很大的关注,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做法。特别是在多元媒体并存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某些节目或者影视剧更多地关注古筝的娱乐效应,随意对古筝乐曲进行各种花里胡哨的改编,而忽视古筝本体的艺术魅力。例如在某些古装电视剧中,演员本来没有接触过古筝的学习演奏,但是为了真实表现出弹奏古筝的效果,就临时突击。这就产生了许多问题,包括错误的手型、矫揉造作的表情,甚至有些电视剧中连古筝的摆放方式都出现明显的错误。这些常识性问题的出现只会误导观众,忽略了古筝真正的魅力价值,不利于古筝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晨,王志军.影视剧配乐中古筝元素的应用及文化导向作用[J].黄河之声,2018(13):11-13.

[2]王晨阳.论古筝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与结合[J].艺术评鉴,2017(6):149-151.

[3]赵星.浅析古筝曲作为古装剧背景音乐的原因[J].艺术科技,2016(9):179,220.

[4]杨静.电影《功夫》中古筝乐曲的视听体验研究[J].电影评介,2015(18):110-112.

[5]刘瑶.试论古筝演奏中音色的体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3):84-87.

马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张杜:长沙叁杜乐坊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校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