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陈希垚与他的多排码改良筝
孟建军 华音网 2025-02-13

陈希垚是百年古筝世家中国曹派筝的第三代传承人,当代河南筝派主要代表,新西兰国家级演奏家,获得了新西兰社会艺术突出贡献奖,首位用古筝演奏获得新西兰国家艺术家签证及天才移民的华人音乐家。他的外公曹东扶是古筝界公认的“泰斗”级音乐家,名字被载入《中国音乐辞典》《中国人名词典》《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上世纪30年代,曹东扶创立了中国曹派筝,同时也是河南筝派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调曲创始人。建国后,曹东扶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奠基人之一。陈希垚的母亲李汴是当代著名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和国家一级演员。

多排码改良筝

携古筝赴新西兰留学

生活在新西兰20余年的陈希垚在2008年开始研究多排码改良筝——在古筝上加入不同位置的琴码,在保持五声音阶主体结构的同时,增加古筝的乐音与音域,从而实现古筝的现代化进程。

陈希垚弹奏多排码改良筝

陈希垚认为,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之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中,民族音乐是占有相当重要比例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使民族乐器古筝可以与国际上的不同音乐结合,2002年,陈希垚赴新西兰南岛的Timaru留学。

初到新西兰时,陈希垚深感孤独。他用弹筝排遣寂寞。在学校因他古筝弹得动人,遂引起了音乐系老师的关注。在学校,他用古筝与同学交流,演奏了外公曹东扶先生创作的名曲《闹元宵》后迅速成名,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他还组织爵士乐队,排练音乐剧,参加比赛,去各处演出。陈希垚对新式风格的音乐有着浓厚兴趣,他尝试将古筝与摇滚乐队结合,演奏中西结合的音乐。陈希垚4岁学习钢琴,5岁学习古筝,6岁登台。他说自己“在聚光灯下长大”“没有童年”,有时难免反感父母逼着他学音乐。可当他在新西兰学校听到那么多人说自己弹的中国乐器“酷”时,他非常感谢父母的“强迫”。如今,陈希垚已过而立之年,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在新西兰的“代言人”。他获得了新西兰社会艺术突出贡献奖,同时成为首位用古筝演奏获得新西兰国家艺术家签证及天才移民的华人音乐家。在新西兰国会等各种重要场合都能听到他的演奏;约翰·基总理与比尔·英格利希总理对他赞不绝口;不下百位当地学生经他指点走入中国音乐殿堂;各大英文媒体通过他看到了中国文化。

向外国友人介绍改良筝

改良筝喜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古筝从秦代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乐器本身从5弦发展到16弦、18弦、21弦甚至更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古筝弦也从丝弦变为 向外国友人介绍改良筝钢丝弦,再到现在的尼龙钢丝缠绕弦。传统古筝通常保持中国传统五声音阶(1、2、3、5、6)的排列(一个八度五个音)。一些改革后的古筝通过增加弦数和加宽琴体,变成西方的七声音阶(1、2、3、4、5、6、7)(七个音),另一些则将琴码竖放,改为十二平均律的新型古筝。

陈希垚在与西方乐队合作时,发现传统古筝的乐音有时不够用,按弦有时会影响和弦的走势,双手和声会因乐音缺失而变成单手弹奏,影响效果。因此,2008年,他开始在琴码制作和弦距测量上进行探索。他在传统古筝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特殊琴码,增多乐音,增加一些半音组合。这种改良古筝的特点没有改变古筝的演奏习惯或琴体的扩充,保留了古筝琴码右侧的五声音阶,并以D调作为基础调。在古筝码左侧系统测量长度后,添加了特殊制作的琴码以增添新的乐音。由于这些琴码是为特定曲目服务的,其排列并未遵循钢琴黑白键的交替方式。原筝码左边第二排琴码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目随时调整,基础乐音由此排琴码组成,并增添了第三排琴码以增加多个乐音。此种改良使得古筝能够两边同时弹奏音乐,左手也可以开始配置复合和弦与音程,同时保留了传统古筝的按弦技巧。

开发改良古筝的初衷是为中国的中西结合音乐风格服务,并不完全按照西方十二平均律的音阶顺序或规划来排列。新的定调围绕中国五声音阶的主体,其他乐音作为辅助,使乐曲的创作更加丰富。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尝试,陈希垚于2021年在国内获得了国家改良筝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用改良筝演奏中外音乐作品

自2015年以来,陈希垚和其母亲李汴合作创作、改编了30多首多排码改良筝作品,并在新西兰和国内举办多次演出。2019年,他与宁波市艺术研究院合作,在宁波市天一阁举办摇滚古筝音乐会,演奏了他创作的《共鸣》及改编的《我的祖国》《追梦》《中国梦》等乐曲,吸引了全国20多万观众线上线下观看,宁波日报、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2020年疫情期间,陈希垚受宁波市图书馆邀请,用改良筝举办了“春日筝心”线上音乐会,演奏了为抗疫创作的改良筝乐曲《攻克时艰》等11首作品。2021年,应天一阁博物馆邀请,他在线上举办了“中国曹派筝的百年传承”讲座,同时演奏传统曹派筝曲与他自己改编的《射雕三部曲》。宁波日报、宁波市文化旅游局报道了这次讲座。2022年,宁波日报专访了陈希垚,撰写了《中国曹派筝的百年传承与发展》,同年6月,人民日报官方新媒体平台“人民号”转载了这篇文章。2023年,华音网专访了陈希垚,介绍了他创立的“摇滚古筝”。同年9月,陈希垚应马耳他政府邀请,在其第59届国庆独立日庆祝活动上用多排码改良筝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欧盟盟歌和马耳他国歌。2023年11月,陈希垚应邀为马耳他大使馆新馆揭幕仪式演奏,为马耳他外交与贸易部部长伊恩·博格(Ian Borg)先生、中国外交部吴红波委员及到场的各国使馆人员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马耳他国歌。


让改良古筝与世界相融

在新西兰生活了近20年的陈希垚,目前在国内代表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教授中外音乐课程。教学之外,他积极参加各种演出,争取改良筝的演出机会,以便真切获得观众的现场反馈。他希望多排码改良筝能够更好地与世界音乐和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相融合,也期待他发明的多排码改良筝能为更多的华人和新西兰人所接纳,使之能够普及到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人们的生活中。


陈希垚虽然已在新西兰生活了多年,但始终深情系祖国。陈希垚充满感情地表示:“古筝在我们家族已经传承了100多年,我希望在我的手中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并在异国发扬光大。”陈希垚希望通过自己发明的改良古筝,更好地与世界各国的音乐相融合,让古老的民族乐器焕发出无限生机,让中国民族音乐之花在世界音乐百花园中光荣绽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