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到雷琴广阔的空间来翱翔挥洒 ——呼吁部分二胡英才支援雷琴发展
傅定远 华音网 2022-03-03

在弓弦类乐器中,二胡历史最悠久、演奏技巧发展最高、曲目积累最多、教学体系最完备、培养的人才也最多,无疑是弓弦乐器中的翘楚。改革开放以来,二胡事业发展更快,业余爱好者少说有几十万,也有的说超过百万。各大音乐学院和综合大学的艺术院系更是培养了大量的二胡专业人才。


雷琴则是弓弦乐器家族中历史最短(百年左右)、最独特的一员。它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优美、近似人声,擅长模仿戏曲名家的唱腔和生活中的许多声响,惟妙惟肖,令人叫绝。同时,它音域宽达4个8度,为民族弦乐之最,涵盖了民族弓弦乐的全部音域,因而又可以演奏各种胡琴的名曲乃至一些小提琴曲。一件乐器空间这么广阔,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中外鲜见,是一件值得骄傲的民族乐器。


前些年,在创始人——杰出的民间音乐家王殿玉先生及其弟子们的努力下,雷琴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受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欢迎,为雅俗所共赏,出访过港、澳、台地区及五大洲多国,也备受赞誉。可惜由于它一直尚处于民间状态,发展十分缓慢,八、九十年代以后,专业阵地逐渐萎缩,到现在,雷琴的第二代传人只剩宋东安师兄和笔者两人,且均已年近九旬。随着第三代专业演奏家有的退休、有的离世,也所剩无几。再往下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已经没有适龄的以雷琴为专业的演奏家了。近几年,经过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更要感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在几届弓弦艺术节中纳入了雷琴项目,进行宣传推广,雷琴爱好者有了显著的增加,在宋飞、曹德维等名家的带动下,一些二胡专业师生也拉起了雷琴,可惜人数仍然太少,加上各界爱好者也不过一两百人,且都是兼学而非专业。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器乐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雷琴的现状很值得人们忧虑和深思。


现在音乐院校二胡专业的学生有些过剩,毕业后有些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学非所用,甚为可惜。我想何不学习“支边、支教”的好经验,来个“二胡支援雷琴”?为此我呼吁宣传动员部分二胡英才来学习雷琴,既无损于二胡事业的发展,又可以达到抢救雷琴的目的。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胡琴演奏者,学习雷琴很容易上手,成才的过程大大缩短,可以很快成为高素质的雷琴专才。与其丢掉多年辛勤学来的专业,改行转业,不如到同是弓弦乐器的雷琴上去一试身手,施展抱负。原来所学的胡琴技巧在雷琴上都有用武之地,而且能在更宽广的音域中去翱翔畅游。学了雷琴反过来还能促二胡演奏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手上的二胡与雷琴齐飞,去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人生价值,何乐而不为?


最近,华音等著名网站转发了拙文《雷琴器乐性演奏令人欣喜的新突破——从黄晓晴、刘迎选的雷琴演奏谈起》,以及他们两位用用高音雷琴演奏的小提琴名曲《查尔达斯》和各种胡琴名曲的视频:京胡曲《夜深沉》(与5把京胡齐奏)、二胡曲《二泉映月》、《豫北叙事曲》、高胡曲《步步高》、坠胡曲《夸山东》、二胡曲《牧羊女》、中胡曲《草原上》、中音板胡曲《秦腔牌子曲》、高音板胡曲《秦川新歌》、二胡曲《战马奔腾》(与6把二胡齐奏),共七种胡琴的十首名曲。涉及C、D、F、G、bB五种调性和五种胡琴弦式。可见雷琴表现力之丰富远超人们的想象,原来雷琴还可以这样“玩”! “玩”进了严肃音乐的殿堂!充分证明了它并非只有模仿的绝技,也不仅只能演奏有限的雷琴专用乐曲,同样可以演奏多种多样的中外名曲,雷琴的器乐性演奏在高度和广度上又有了令人欣喜的新突破。


其实,他们两位并非专业的雷琴手,学习雷琴的时间也不长,对雷琴传统的模仿性技艺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但他们都具有高超的胡琴技巧和良好的音乐素养,又喜爱雷琴,勇于创新,因而很快掌握了雷琴器乐性演奏方法,并能做出引人注目的突破。秘诀就在于雷琴和胡琴是近亲,技法大同小异,他们能做到,具备了较高的胡琴水平的人们,也都能做到,有兴趣者进一步学习雷琴的模仿性奏法就事半功倍了。


雷琴既能独奏也可以齐奏、重奏,还可以进入民族乐队(参见《中国民乐》报2021年第5期拙文《充分发挥雷琴的优势与潜力——在民族管弦乐队增设雷琴声部的设想》)。随着社会对雷琴的认知提高、需求增加,雷琴队伍必然会不断壮大,雷琴的发展前景是大有可为的。


热忱欢迎年轻有为、学非所用的二胡英才们到雷琴广阔的空间来翱翔挥洒,施展才华,我愿做你们的垫脚石。


(作者傅定远:系原战士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协雷琴研究会首任会长、名誉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客席教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贡献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