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线谱竹笛教材发展轨迹
郝益军 华音网 2022-03-19

[摘要]随着竹笛演奏艺术舞台实践发展、专业教学需要和现代作曲家笛曲创作丰富,五线谱视谱及相关教学、出版受到笛界越来越多重视。本文详细梳理了1949年以来各时期五线谱竹笛教材建设情况。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第一本五线谱笛子曲谱。60-70年代手绘油印本五线谱教材,反映了五线谱教材的多元化。80年代以后至今,线谱曲集、线谱教材建设成果丰硕。

[关键词]五线谱;竹笛教学;竹笛教材;现代作品

作者简介:郝益军(1963— ),山东青州人,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竹笛演奏与教学。

原文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三期本期名家

笛子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吹奏乐器,它声音清脆嘹亮、音色优美动听、结构简单又极富表现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自从 20 世纪 50 年代,笛子这件乐器被搬上独奏舞台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从曲目创作、演奏技法和理论著作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跃,将笛子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目前,我国音乐艺术院校教学及笛子爱好者使用五线谱越来越多,专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和乐队谱也多是用五线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五线谱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故既能看简谱又能视五线谱演奏,应是笛子演奏者不可或缺的功力。

一、五线谱的传入及应用

音乐记谱法在音乐中的地位,有如文学中的文字一样重要,记谱法的发展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欧洲音乐的记谱法在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经产生了许多种记谱方式,如:古四线谱、符号五线谱、字母谱等。五线谱是欧洲最常见的记谱法,1714年德理格编篡、康熙皇帝钦定的《律吕正义·续篇》开始把五线谱介绍到中国来。其后,随着西方传教士对赞美诗的传播和出版,以五线谱为主的西洋记谱法首先在信教者中间传播开来,但只在当时宫廷和教会中使用,范围很小。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在记谱法方面,他首先使用五线谱整理记录京剧名家梅兰芳唱腔,命名《梅兰芳歌曲谱》向世界传播。之后,陆续有民族器乐开始用五线谱记谱。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音乐事业蓬勃发展,五线谱也随之进一步得到推广。五线谱的应用主要是在管弦乐谱、钢琴谱和外国歌曲等方面,民族器乐的记谱则还是以简谱为主。

二、第一本五线谱记谱的笛子曲谱

《笛子独奏曲选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运用五线谱记谱的笛子曲谱,属《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丛刊》系列,标注为第一集,音乐出版社1957年4月北京第1版,1957 年4月北京第 1 次印刷。印数为5550册,文字及乐谱共42面,统一书号:8026572,定价0.48元,记谱整理者为蒋咏荷。

(一)《笛子独奏曲选集》内容

选集有前言、符号说明、演奏曲目和乐曲说明几个部分。收入了 12 首笛曲,另附一首《牧童短笛》笛子演奏谱,并配有钢琴伴奏,共 13 首乐曲:1、《和平鸽》(刘管乐曲并演奏);2、《小放牛》(民间器乐曲,陆春龄演奏);3、《走西口》(二人台小曲,冯子存演奏);4、《喜相逢》(二人台器乐曲牌,冯子存演奏);5、《推炒面》(陕北民歌,刘管乐演奏);6、《小青羊》(山东民间器乐曲,王铁锤编曲并演奏);7、《十番》又名《农民翻身》(二人台器乐曲牌,冯子存演奏);8、《冈加哈拉》又名《美丽的黑马》(内蒙民歌,萨仁格日勒演奏);9、《蒙古牧歌》(达姆金苏林基编曲);10、《劳动舞曲》(维吾尔族民间舞曲,依维明演奏);11、《塔什外》(维吾尔族民间器乐曲,依维明演奏);12、《牧羊曲》(维吾尔族横笛独奏曲,伊明珂则资演奏);13、《牧童短笛》(贺绿汀曲,李焕之改编)。这13首乐曲中,除了注明乐曲出处与演奏者外,其中《小放牛》与《小青羊》为蒋咏荷整理,其余为蒋咏荷记谱。书中前言部分写到:“……这些笛曲,主要是从唱片(包括苏联出版的)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常播送的笛曲中选出一部分,予以听写和整理。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将流行在民间各地优秀的笛曲有系统地整理出来,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习笛子的同志能够把乐谱对照着唱片或广播来学习……”。这一时期的乐曲主要是民间乐曲、戏曲曲牌及根据民歌改编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笛曲还很少。

(二)《笛子独奏曲选集》历史贡献

1. 笛子作为一件传统乐器,多以首调演奏为基础,在我们所接触的独奏曲、重奏曲以及合奏曲中,绝大多数都是以简谱首调记谱为主,如果笛子用五线谱识谱演奏,会碰到诸如用什么调的笛子演奏、指法的选择,用固定调还是首调视谱等问题。对这些问题,选集的前言写到:“……本书在记谱方法上,力求与实际的演奏相符合,每首乐曲的调号,完全是根据演奏者在演奏该曲时所用的笛子及指法来标记的。……本书在每一个乐曲之首,都标记着演奏者在演奏该曲时所用的笛子筒音的音高,根据筒音的音高与调号,就可以找出演奏者的指法”。从这些说明中,我们就能够准确的扑捉到非常准确清楚的使用什么调的笛子、笛子的音高及演奏指法等。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笛子在使用五线谱时的用笛和演奏指法的确定问题。

2. 对演奏符号说明非常细致,其中讲到换气符号、连线、花舌、上历音和下历音、用笛子的转动而使音准产生变化符号、上滑音和下滑音、下滑音后紧接上滑音、上滑音后紧接下滑音、混合节奏符号、散板节奏符号及类似赠音的一种符号等。虽然有些演奏符号现在已不常用或不再使用,但也为今天的线谱记谱奠定了基础。

3. 有利于笛曲向国外传播交流,对扩展笛子的国际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4. 出版印刷的乐谱规范、清晰,装饰音、表情符号、演奏符号等标注亦较为细致、准确。

三、五线谱教材的多元化

(一)出版单行本乐谱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音乐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些笛子单行本乐曲:如音乐出版社1962年出版笛子独奏《脚踏水车唱丰收》,龙飞  朱南溪  江先渭曲,张慕鲁配伴奏,伴奏乐器为笙、扬琴、小阮三种乐器。该曲为《音乐创作》活页之三,音乐创作编辑部编,统一书号:8026.1703,印数:1275册,定价:0.19元。1963年12月音乐出版社出版笛子与钢琴随想曲《好啊,新疆》,王树作曲,亦是为数不多与钢琴重奏性质的乐曲。统一书号:8026.1939,印数 :1880 册,在乐曲尾页附有对该乐曲说明。1965 年2月音乐出版社出版笛子独奏曲《牧马战士之歌》,李遇秋曲,该曲为民族器乐创作选系列,统一书号:8026.2200,印数:2545册,定价:0.19元。197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笛子独奏曲《山乡晨歌》郭鸿玉曲,赵屏国配钢琴伴奏,乐曲使用一支曲笛与一支梆笛演奏。统一书号:8026.3456,定价:0.29元。

这些曲谱题材多样,贴近当时时代背景,因是单曲发行,有利于乐曲的传播和流传,为五线谱的进一步普及创造了条件。

(二)油印五线谱教材的编写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音乐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批专业音乐艺术院校陆续开设了笛子课程的教学,特别是 1961 年在天津音乐学院召开的首届“全国音乐艺术学院(校)笛子专业教材会议”为标志,作为教学主要依据的教材编写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笛子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对笛子演奏技术、风格流派、练习曲与乐曲(创作乐曲、民族民间乐曲、借鉴移植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涉猎,大量笛子教材出现,逐步开始脱离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向着笛子教学的规范、系统和专业性迈进。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笛子教材正式印刷出版的很少,用五线谱记谱的教材就更少。这一时期教材的编写基本都是手刻油印,在这批自编油印教材中,亦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五线谱教材。

1. 天津音乐学院 1961年9月油印版《笛子教材》,教材分四集;第一集是初级教材;第二集是中级教材;第三集为高级教材;第四集是练习曲和文字说明。在第三集“现代曲目”高级部分的后部和“外国曲目”高级部分是用五线谱记谱。曲目分别有《新疆随想曲》王树作曲,配有钢琴伴奏谱;《春晓》/方定昊、李国良作曲;《牧笛》,吕冰作曲,配有钢琴伴奏谱;《百灵》,乔谷作曲,配有扬琴伴奏谱。外国曲目有,《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曲;《云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费尔斯D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费尔斯作曲;《威尼斯狂欢节》,捷尼作曲。

2.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于1964年刻印了数十首单页笛子独奏曲,其中用五线谱记谱的有《欢乐的嫩江草原》,晓曹、秀义曲,尚存宝改编;《千里马工地》,李东凌(朝鲜)曲,高扬、存宝改编;《银笛》,阿尔巴尼亚民歌,尚存宝改编;《赶着大车唱丰收》,马宝山编曲;《公社春光》,鲁河曲;《嘉陵江的春天》,谭明才曲,高为杰配伴奏;《麦收》,杜克曲等。

3. 上海音乐学院谭渭裕编写油印本《笛子教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四册,全部用五线谱记谱。其中有练习曲、民歌、地方戏曲音乐、江南丝竹、创作及改编乐曲、古曲、各种技巧练习、各种指法练习等。第二部分中有五声音阶练习、七声音阶练习、音程练习、巴音练习、三连音练习、十六分音符练习、装饰音练习等。第三部分中有滑音指变音练习、颤音练习、叠音打音练习、双吐练习、技术练习(三吐)、吐音中的连线练习等。第四部分为重奏练习。教材内容丰富、涵盖面宽,练习曲及乐曲数量庞大,实用性强且非常系统。

4.1977年6月,北京市艺术学校何毓衡编写油印本《笛子基础教程》(练习曲及乐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练习:(一)、笛子各部位名称、指法表及演奏符号;(二)、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第二部分为乐曲部分。其中五线谱记谱的有《山村迎亲人》,简广易曲;《到农村去》,蔡敬民曲;《脚踏水车唱丰收》,龙飞、朱南溪、江先渭曲,张慕鲁配伴奏 ;《油田的早晨》,王铁锤曲;《上游曲》,蔡敬民曲。

5.1978年12月,南京艺术学院编写油印本五线谱记谱《新竹笛教材》(乐曲部分),是蔡敬民教授研制新竹笛成功以后,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时期的新作。教材收入用新竹笛演奏古今中外乐曲二十五首,曲目的选择亦是发挥了新竹笛的特点,对改革乐器新竹笛传播与应用起到了进一步推动作用。

6.1979年11月,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管乐教研室编写油印本《笛子教材》曲集上、下册,全部使用了五线谱记谱。其中上册收录《三六》、《中花六板》、《欢乐歌》、《鹧鸪飞》等乐曲共计 35 首。下册收录《快乐的邮递员》、《扬鞭催马运粮忙》、《红小兵列车奔向北京》等乐曲共计三十五首。

7.1982年8月,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五线谱油印《笛子曲十五首》,其中收录有《三六》、《熏风曲》、《云庆》、《妆台秋思》等 15 首笛子曲。

虽然这一时期使用的笛子教材大部分是油印或手抄,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不能满足笛子学习者的需求,但这些教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中,对培养新一代笛子演奏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以后笛子教材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正式印刷出版的曲集、教材

(一)五线谱曲集类

1.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共同编写《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笛子专辑(五线谱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1月北京第1版,1983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书号:8026.4175,印数:1—4535册,定价:0.80元。专辑共收入笛子独奏曲21首,有乐曲简要说明、曲目和演奏符号说明几方面内容。该专辑是《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之一,分别出版简谱版与五线谱版。

2.中国音乐家协会编辑《笛子曲集》(五线谱版1949—1979),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北京第 1 版,1987 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书号:8026.4399,印数:1—4935册,定价:3.5元。曲选中收入笛子独奏及重奏曲33首。五线谱版《笛子曲集》是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展现建国30年来音乐创作方面成就而出版《笛子曲集》(1949—1979)简谱版的五线谱版本。虽然两个版本出版相隔八年之久,为此在编后记中写到“这套丛书原用简谱出版,现为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同时出版五线谱本。”这段文字为五线谱版出版发行做了说明。

3.易加义编著《中国笛子经典名曲》,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2004年2月第1次印刷。印数:1—20000册,定价:22元,随书增送演奏CD1张。共选录了《帕米尔的春天》、《乡歌》、《阿诗玛叙事诗》、《向往》等笛子独奏曲11首。教材运用西洋乐器钢琴为中国古老的竹笛进行伴奏,以钢琴特有的宏伟气势与丰富多样的伴奏织体来衬托竹笛的演奏,丰富和方便了演奏者对笛子曲钢琴伴奏谱的需求。另外,在每一首乐曲前面对该乐曲作了较详细的内容介绍和演奏提示,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对作品有正确的理解与处理。

4.秦俭编著《竹笛与钢琴伴奏艺术作品集》(1),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05年1次印刷。印数:1—3000册。定价:39元。这部作品集是专门为笛子独奏配钢琴伴奏。共包括竹笛作品21首,既有《喜相逢》《小放牛》等传统曲目,又有《扬鞭催马运粮忙》《春到湘江》等优秀创作曲目。作者在钢琴编配上突出中国民族音乐五声性和声因素,发挥了钢琴丰富的演奏技巧,突出了笛子与钢琴的艺术特性。另外,曲目可作为演奏者音乐会演出、学生考试及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应用。

5.荣政编《中国笛子新作品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10月北京第一版,2005年10月北京第一次印刷。印数:1—5040册,定价:22元。曲集所收录的绝大多数乐曲都是新创作的、未经正式出版且又通过实际演奏所检验的新作品,共有19首。其中只有荣政移植、曾珍配伴奏《楚剧四平调》和钟信民创作的笛子交响协奏曲《巴楚行》用五线谱记谱,其余17首乐曲用简谱记谱。编者基于把经过检验且优秀的笛子新作品在广大笛子演奏中与爱好者中传播,进一步促进新作品的推广与普及这一想法而编写的。

6.张维良编著《龙笛凤箫筝雅韵——笛箫与筝曲谱二十首》(五线谱与简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9月北京第1版,2006年9月北京第1 次印刷。印数:1—3055册。定价:58元,附CD2张。书中收录笛箫与筝曲谱20首,分为上篇和下篇,随书赠送二张示范演奏CD片,后面附有“笛箫演奏技法符号表”、“古筝演奏技法符号表”和“后记”。上篇是传统经典名曲,如:《春江花月夜》、《良宵》、《胡笳》、《清明上河图》等。下篇是创作作品,如:《花泣》、《南韵》、《行云流水》等。传统经典名曲部分是作者近二十年来艺术实践成果的积累,乐曲以琴曲和古代艺术歌曲旋律为基础,根据乐器自身的特点,经过重新整理改编而成。在演奏上与传统原谱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音乐语汇以及笛箫与筝的合奏表现上更为器乐化。创作作品主要体现筝与笛箫节奏的相互交织与音色的对比、点线结合等方面巧妙的配合。作者在前言中谈到出版本教材目的是:“(一)弥补单一乐器音乐的不足,以点线结合的形式出现,发挥其各自的优势,达到互补;(二)训练两件乐器合奏的音准、音色、音乐呼吸气口的默契;(三)用于艺术院校的教学和舞台表演;(四)满足文人雅士自娱的需求。”教材采用简、线谱与中、英文对照的形式,适应于不同层次的竹笛学习者,进一步拓展了笛子的伴奏形式,有利于笛乐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7.张维良编著《20世纪笛子名曲》(一)笛子与钢琴16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0月北京第1版,2006年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4055册,定价:45元,附CD2张。教材收录了20世纪以来不同风格的优秀创作作品16首,如:《牧笛》、《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等,这批作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且影响深远。钢琴伴奏这种形式,对于笛子演奏者及音乐院校的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更为便利和实用。16首笛曲的钢琴伴奏均由作者编配。

8.曾永清著《曾永清笛子独奏曲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发行,2009年12月第1版,2009年第次印刷,印刷:1—1500册,定价:38元。曲选中收录《麦收》、《草原巡逻兵》、《沂蒙山歌》、《秦川情》、《乱云飞》,这五首作品是笛界非常熟悉和音乐院校笛子教材中常用曲目,也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笛子作品。用五线谱记谱,配有乐队总谱(并附有这五首乐曲的单旋律谱)。作品跨度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到90年代。作品的创作素材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每一首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9.周可奇《竹道之雪夜独酌——周可奇笛箫埙作品选》,武汉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10月武汉第1版,2009年武汉第1次印刷,印数:1—5000册,定价:28元,(光盘配书)。专辑中收录了周可奇近年来创作的部分笛、箫、埙作品,以及作曲家刘健创作的2首作品。乐曲风格上,既有古典风格,又有古典意境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还有新技巧的创新与展示。这部作品选是唱片与乐谱合辑发行,乐谱包括简谱版与五线谱版。

10.韩育才、李素琴编《扬鞭催马—魏显忠笛曲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年11月北京第1版,2010年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1000册,定价:80元,附CD2张。曲集收录了魏显忠创作、改编中外笛曲15首,其中绝大部分为同一首乐曲以乐队总谱和旋律谱两种形式同时编入,另有一首重奏曲和一首笛子合奏曲。后部附录有“关于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的演奏说明”,最后是魏显忠夫人李素琴女士写的后记。魏显忠一生为人谦虚、朴实、宽厚、低调,积极致力于我国音乐教育以及民乐推广普及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笛子演奏人才,在多年舞台实践和深入农村、厂矿、部队进行实地考察的积累中,创作出了如《扬鞭催马运粮忙》、《家乡赞》等家喻户晓的笛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五线谱教材类

进入 21世纪以来,一些专业院校从事笛子教学的专家,在总结前辈经验基础上,借鉴了西洋乐器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年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陆续出版了一些用五线谱记谱或线谱简谱对照的笛子教材。使得五线谱教材朝着全面、丰富的方向发展。

1.李润萍编著《笛与箫教学参考》,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这部教材分别于2001年1月、2003年8月和2005年8月共印刷三次,每次1000册,同时内容略有调整。在第三次印刷时书名改为《竹笛教学参考》,并分为三卷。卷一内容有:第一章、竹笛的基本知识与曲笛的基础练习(筒音作“5”);第二章、竹笛演奏中的常用技巧与练习;第三章、江南丝竹与民间乐曲选学;第四章、曲笛筒音作“2”的乐曲选学 ;第五章、梆笛常用技巧与乐曲选学。卷二内容有:第六章、曲笛传统乐曲选学;第七章、梆笛乐曲选学;第八章、现代创作乐曲选学(一);第九章、现代创作乐曲选学(二)。卷三内容有:第十章、自学乐曲;第十一章、补充乐曲选学;附1、毕(结)业论文选题;附2、优秀论文选摘;附3、演奏符号说明;附4、《竹笛》(选修)教学大纲;附5、《竹笛》教学大纲。卷一作为选修课程的参考用书,卷二作为表演专业主修课程基础教学部分参考用书,卷三为教学的补充内容。教材对部分教学内容加入了“课堂练习”、“理论提示”、“演奏提示”等。其中“演奏提示”是作者多年教学的体会,有难点解决、重点解释、段落对比要求及处理意见,也有解释和演奏乐曲其他方面的辅助内容,是演奏乐曲的文字详解。课堂练习、练习曲和部分小乐曲、改编乐曲,使用线谱记谱,用首调唱名法,传统乐曲和较大型乐曲,使用简谱记谱。

2.郝益军编著《笛子练习曲及乐曲》(五线谱与简谱对照),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2001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1000册。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基础练习 :包括长音、音阶、音程、吐音、指颤等练习;2、技巧练习:包括剁音、历音、倚音、叠音、打音、泛音、滑音等练习;3、综合性练习等。第二部分收录了不同风格的独奏与重奏曲。练习曲的编写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作者在前言中讲到“编写中力求将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增强练习曲的实用价值,使学习者在获取练习曲技术效益的同时,也能得到艺术上的熏陶和享受”。教材的练习曲采用固定调视谱,按照 C调曲笛筒音作Sol(5)、F调梆笛筒音作Do(1)、G调梆笛筒音作De(2)、D调曲笛筒音作La(6) 依次类推,固定视谱。两种记谱对照,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教学版本,亦适应笛子学习者不同需求。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这是第一本笛子练习曲方面的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版,在目录中简谱与五线谱的页码设计,每首练习曲的指法及用笛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新的实践。

3.刘凤山编著《笛子演奏与练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2002年4月第1次印刷。印数:1—5000册,定价:38元。该教材是《音乐大课堂.民乐系列》之一,全部采用五线谱记谱。作者从以前自己出版过的多种教材中经过精选、归纳,整理编撰出这本笛子演奏与练习教程。共分36课,按循序渐进的步骤,详细讲解了笛子的基本演奏方法,精选了大量练习曲和乐曲。作者是想通过一种简易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尽快掌握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并顺利地通过笛子考级。教程面向广大儿童和中小学生以及笛子爱好者对学习笛子的需要而编写。

4.唐俊乔编著《唐俊乔教竹笛》,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1—5000册,定价:22元。教材凝聚了作者在演奏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除了收录以往经过教学检验并取得理想效果的传统练习曲及传统乐曲之外,还有部分作者改编、移植用十二音体系、按半孔方法演奏的西洋练习曲和乐曲等。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竹笛基础知识 ;第二章、竹笛常用演奏技巧;第三章、传统练习曲;第四章、用按半孔方式演奏的十二平均律练习曲 ;第五章、中国传统乐曲;第六章、用C调曲笛演奏的固定调乐曲。其中第六章是用五线谱记谱,固定调视谱。丰富实用的演奏技术练习与乐曲,为广大笛子爱好者学习提供了较好选择。

5.孔庆山著《六孔笛12半音演奏与教学》,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6月第1版,2004年6月第1次印刷。印数:1—5000册,定价:45.60元。教材全部采用五线谱记谱,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六孔笛12半音固定调演奏法和教学法。在自序中作者谈到:“……利用传统六孔笛采用半孔按法固定调吹奏12半音是解决目前竹笛转调的最好办法,此项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乐器改革,而是思想意识、理念、演奏方法上的变革。由于采用的是固定调视谱与演奏,这对解决演奏员的视谱、视奏非常实用,同时便于广大竹笛爱好者所接受……”。教材内容分12章,详细阐述六孔笛12半音的演奏方法与教学。第一章:身体和乐器的关系。第二章:竹笛呼吸法和发音原理。第三章:一个升号调的练习。第四章:一个降号调的练习。第五章:两个升号调的练习。第六章:两个降号调的练习。第七章:三个升号调的练习。第八章:三个降号调的练习。第九章:四个升号调的练习。第十章:四个降号调的练习。第十一章:音阶、音程技术练习。第十二章:论练习,最后是结束语。这部教材内容丰富,凝聚了作者二十几年的教学研究成果,是一部对作者教学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著作。

6.张维良著《竹笛教程1.五声音阶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年4月北京第1版,2010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4000册,定价:43元,附CD1张。全部采用五线谱记谱。《竹笛教程1.五声音阶训练》是一本专业性、针对性更强的练习曲教材。作者重点是解决笛子音色、气息、音准和指法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主要面向高等艺术院校竹笛专业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科学、系统的教材和训练范本。教程从简单的五声音阶训练开始,逐步发展到在同一支竹笛、六个不同的调性上作五声性训练,使演奏者在吹奏不同风格和不同调性的乐曲时,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教程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是作者竹笛教材工程项目之一。

7.戴亚编著《八孔笛—新改良竹笛应用教程》(线谱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1月北京第一版,2009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3000册,定价:38元。内容包括:一、五线谱演奏实用指法;二、五声音阶练习;三、大小调音阶练习;四、初中级练习曲(筒音作 G);五、初中级练习曲(筒音作 D);六、中国风格练习曲;七、外国风格练习曲;八、高难度练习曲;九、独奏曲。教材前部,有《竹笛与西洋管弦乐队合作的实践和思考》一文,这篇文章是作者以自己多年来的实践为依据,对竹笛与管弦乐队合作、八孔笛的特点、乐器改革、律制等有关问题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与展望。八孔笛(新改良竹笛)是在不改变传统竹笛固有音阶指法排列的前提下,适应十二平均律律制,方便了笛子演奏半音及频繁转调。教材在结构安排上按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原则,除了独奏、协奏曲外,还配备了大量的练习曲,使之更加有利于教学和自学习练。

8.周波著系列教材共计6册,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其中3册为简谱版,3册为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版。《竹笛快速练习二十六首》、《竹笛流畅练习三十首》、《竹笛音程练习一百三十六首—无障碍训练》为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竹笛快速练习二十六首》与《竹笛流畅练习三十首》为2009年10月出版,印数都是4000册,《竹笛音程练习一百三十六首—无障碍训练》,2011年5月出版,印数为3000册。教材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演奏实践的思考总结。教材的编写从最基础的音准、节奏训练入手,由简入繁地加强在音色、技术训练、音乐表现等竹笛演奏的高难度领域进行探索,努力将笛子的教材建设纳入到一个科学、系统、规范层面。教材适用于专业院校及广大竹笛爱好者使用。

9.马铭心编著《竹笛转调技术教程》,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2月第1版,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定价:48元。作者多年立足于对竹笛的改革,从80年代利用两手大小拇指在笛子上增设指按孔,到后来的多种加键方案,以及现在的六孔四键新竹笛的应用等,做了几十年的笛子改革研究与探索。教材收录了国内一些优秀的练习曲和独奏曲,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作者移植的外国乐曲供大家练习与演奏。教程前言写到:“本教材可以看成是土法演奏十二半音的训练课程,也可以看成是六孔四键新曲笛的演奏法,还可以作为其他改革笛训练之参考素材”。“记谱以五线谱为主,少部分曲目为了说明某种原理,还以简谱为对照”。

10.张维良著《竹笛气息控制训练六十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6月北京第1版,2013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2000册,附CD1张,定价:35元,采用简谱与五线谱两种记谱对照。教程从简单的单音训练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到在同一支竹笛上,不同的音级和不同的节奏中自如地运用气息,使学习者在吹奏不同风格和不同调性的乐曲时,可以得心应手地自如运用。作者紧紧围绕把竹笛这件乐器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展示和传播,教学体系应进一步由民间形态转向专业形态,并最终完成科学体系的建设这一理念,作为教材建设系列化工程之一,作者编写本教程,用以对竹笛演奏中技巧训练、演奏方法的量化,进一步完善、规范科学的训练方法,为专业院校及广大竹笛爱好者提供科学系统的教材和训练范本。

近年来,用五线谱记谱和用简谱和五线谱两种记谱方式对照出版教材不断出现,为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及广大笛子爱好者掌握不同视谱方法及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供了便利。同时,一些专业作曲家、笛子演奏家陆续创作、改编、移植了一些优秀笛子作品,这些笛子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颇高,而且用五线谱演奏甚为方便。随着笛子曲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和近现代派作品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记谱法及调式、调性概念受到了挑战,在演奏这类作品时用五线谱视谱将更为方便、有效。

总之,虽然五线谱的应用,目前在我国还不十分普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五线谱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相信通过五线谱这一媒介,必然将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由于本人掌握资料不够全面,难免挂一漏万,内容亦有不够准确之处,诚望专家同行赐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