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省龙泉市是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青瓷之都,而龙泉青瓷乐器则是青瓷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从青瓷的乐器历史背景、制造工艺、外形尺寸、音乐特点、演奏方式、乐器分类、乐队编制等方面对龙泉青瓷乐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龙泉;青瓷;青瓷乐器
提到瓷器二字,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中国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度。的确如此,英文单词“China”大写代表中国“,china”小写则代表瓷器[1],仅这一点便足以证明瓷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瓷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形成了其典型的特征,它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代,我国浙江就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又经过1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了东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瓷器超越了原始状态的瓷器,终于在今浙江慈溪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而越窑系也成为了我国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但如果说在中国历史较长、影响力又最大的窑系,那就当数有近1600年烧瓷历史的浙江龙泉窑系了。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于世,它的风格受到了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集三窑特征为一体。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由此进入了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龙泉青瓷远销法国,享誉欧洲,被西方人称为“雪拉同”。从此,龙泉青瓷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了人类不朽的艺术经典。
一、我国瓷乐器的发展历史
远在原始社会,音乐和舞蹈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瓷乐器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以瓷奏乐在我国古代的《诗经》、《史记》中便早有记载。我国古代颇为盛行用“陶”和“瓷”制作乐器,如“陶哨”、“石磬”、“土鼓”、“瓷瓯”、“瓷箫”“、瓷笛”等。这些乐器有的用于民间自娱自乐,有的则用于宫廷礼仪雅乐,但至近代,瓷乐器的制作和演奏都失传了①。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在浙江的绍兴、杭州、余杭、长兴、安吉、海盐等地的一些大型越国贵族墓地中,出土过大量高质量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2003年12月浙江古城长兴发现一座罕见的战国大型贵族墓,出土了近50件仿青铜器的原始瓷乐器。其中有甬钟、钮钟、錞于、磬、铃等。这种高规格的陶瓷礼器在同时期的墓葬中实属罕见[3];2004年,江苏无锡鸿山发现的大型越国贵族墓里,出土了500多件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140多件原始青瓷乐器,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考古界和古陶瓷学界,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唐代,青瓷乐器便开始盛行,据《乐府杂录》中记述,唐时音乐师用瓷瓯作乐器“:率以邢瓯、越瓯共12只,施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瓷乐器的研制和探究进一步深入,1985年景德镇市歌舞团成功地研制了以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银奖和文化部科技成果奖。1991年又研制出“薄型瓷编磬”,并通过了省科委的鉴定。1999年8月,在原有“瓷瓯”“、瓷磬”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制出瓷笛、瓷箫、瓷埙、瓷管钟、瓷编钟、瓷长鼓、瓷唢呐、瓷二胡等,初步形成了一套瓷系列乐器②。1998年慈溪上林湖龙口越窑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批唐宋时烧制的鼓、钟、埙、铃等青瓷乐器。2001年,[5]“慈溪瓯乐专题科研组”成立,通过考证,确定其为用于演奏瓯乐的越窑青瓷,并成功仿制了瓷瓯、瓷钟、瓷鼓、瓷埙、瓷鸟哨等[6]。
二、龙泉青瓷乐器的发展
龙泉于唐乾元二年(759)置县,古称龙渊,唐代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称龙泉至今。龙泉在三国时代便开始有烧青瓷的瓷窑,经过两晋和隋唐数代发展,从宋代起,脱颖而出,超越了其他青瓷,进入了鼎盛时期,前后辉煌了数百年,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青瓷之都。龙泉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毗邻福建、江西两省。境内群山耸峙,溪流纵横,风光秀美,瓷土资源蕴含丰富,山高林密,燃料充足。龙泉溪位于瓯江上游,水运畅通,烧制成的龙泉青瓷通过水运直抵温州港口,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生产龙泉窑青瓷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龙泉青瓷是青瓷中的后起之秀,是历史上较晚时期的代表品种。作品主要以独创的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著称于世。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③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自古器形种类繁多,而其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酒、茶饮食器具到艺术陈设品,从日常生活器具到祭器、明器等等,应有尽有,但遗憾的是,千百年来用龙泉青瓷烧制乐器却一直没有成功。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龙泉青瓷重新恢复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物质文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音乐文化艺术与青瓷烧制工艺的完美结合便被人们很自然地提上了日程。从2004年开始,龙泉的青瓷艺人们在政府文化部门的主持下开始了龙泉青瓷乐器的开发研制工作,龙泉许多青瓷界人士也尝试过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当然,这与青瓷乐器制作的难度有很大的关系。可喜的是在众多的龙泉青瓷艺人当中,年仅23岁的龙泉青瓷艺人王军港有了最为突出的成绩。
从2006年开始,王军港潜心研制龙泉青瓷乐器,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2008年中国第一套大型青瓷乐器终于诞生了,包括瓷编钟、瓷管钟、瓷磬、瓷瓯四种打击类青瓷乐器以及埙、笛、箫等100多件吹奏类青瓷乐器,终于实现了让青瓷唱起来的梦想。
三、龙泉青瓷打击乐器的特征
1.乐器基本概况
龙泉青瓷乐器主要以打击乐器为主,吹奏乐器为辅,乐器形态先后参考借鉴了江西景德镇瓷乐团和浙江慈溪青瓷瓯乐艺术团的乐器资料。本文主要对龙泉青瓷打击乐器进行分析和研究。龙泉青瓷打击乐器共分四种,分别为瓷编钟、瓷编磬、瓷管钟和瓷瓯。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共121件,其中瓷编钟28件、瓷编磬25件、瓷管钟20件、瓷瓯48件,最大打击乐器为瓷编钟,最小打击乐器为瓷瓯。
2.音域、音律与演奏作品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音域宽广,可从小字组的g—小字三组的b。瓷编钟从小字组的g—小字三组的d;瓷编磬从小字一组的c—小字三组的c;瓷管钟从小字一组的e—小字三组的c;瓷瓯从小字一组的f—小字三组的b。
全套青瓷打击乐器均采用了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可以自由转换调性,可演奏半音阶、全音阶、五声音阶,还能奏出和声音程及各类和弦,演奏多声音乐。因此,可以演奏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许多经典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摇篮曲》、《拉德斯基进行曲》、《送别》、《同一首歌》等。
3.制造工艺流程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颜色为典型的龙泉青瓷中的梅子青、粉青色,颜色高贵典雅、沉稳青透,具有玉质感和稳重感。龙泉青瓷打击乐器采用了龙泉传统青瓷烧制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弟窑烧制工艺,弟窑的特点是以晶莹润泽的青釉闻名天下。白胎厚釉,釉层丰厚,光泽柔和,蕴润如美玉,其有棱线处,微露白痕为“出筋”,脚呈红色为“朱砂底”,被誉为“青瓷之花“④。通过弟窑工艺烧制成的龙泉青瓷打击乐器,富有瓷器特有的声音特点,演奏起来清新悦耳且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而如果使用哥窑烧制却只能作为观赏乐器使用,哥窑特点是:瓷品以紫口铁足、釉裂成纹幻变见长,釉层饱满丰厚,釉色清灰淡雅,素有"金丝铁线"之美称,瓷器古色古香,庄重典雅,因此被视为瓷中珍品,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⑤。但因其釉面开片,导致音色沉闷松散,杂音偏重,且易碎不适合演奏,所以,龙泉青瓷打击乐器以选择弟窑烧制工艺为佳。整个烧制工艺流程分别为:选瓷土(局限于龙泉界内的瓷土)、淘洗、沉腐与提炼加工、手工成型、修坯与洗胚、素烧、上釉、烧成。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的胎体采用瓷石和紫金土两种原料配成。紫金土中氧化铝的含量较高,经过淘洗,内含三氧化二铝(Al2O3)28.59%、二氧化硅(SiO2)50.03%、氧化铁(Fe2O3),15.21%。胎内铝含量的增加,能提高胎的抗变形能力,适宜于生产大件器物和薄胎器皿⑥。从釉的化学成分来看,龙泉青瓷打击乐器为石灰碱釉。由于釉内钾钠成分偏大,高温粘度大釉不易流动,同时采用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繁复工艺,形成釉层愈厚其色愈浓的色彩效果。
4.演奏方法与技巧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可大致分为撞、敲、刮、滚,全部都采用木棰做为演奏工具。如(1)瓷编钟的演奏方法是用演奏槌敲击和撞击瓷编钟表面来进行演奏;(2)瓷编磬的演奏方法是用演奏槌敲击瓷编磬表面来进行演奏;(3)瓷管钟的演奏方法是用演奏槌敲击和刮击瓷管钟来进行演奏;(4)瓷瓯的演奏方法则是用演奏槌敲击和刮击瓷瓯表面来进行演奏。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与我国古代的编钟、编磬、碗琴以及后来的扬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可进行单击、双击、滚击等演奏方法。不但可以演奏悠然的慢板,也可以演奏轻巧的快板,同时还能演奏和声音程与和弦。形式丰富,技巧多样。
5.音高的调试校对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其音高的调试与校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1)青瓷打击乐器瓷胎的瓷化程度和釉温的烧制温度的不同;(2)青瓷打击乐器瓷胎的厚薄与大小;(3)青瓷打击乐器器型及高低的不同;(4)青瓷打击乐器瓷泥材料的不同;(5)青瓷打击乐器调音孔大小的不同。以上几种情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龙泉青瓷打击乐器音高的确定。在演奏时,敲击青瓷打击乐器的不同位置,其音高也不同。
6.音色音响特征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的音色独特,其低音区音色浑厚深沉,中音区音色圆润丰满,高音区音色则清脆明亮,且声音穿透力强。
我们知道:音色主要取决于发声体是由何种材料构成和发声物体的形状的差异。不同材质的物体振动时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相同材质的物体,其形状不同,振动发声时产生的音色也不同。
我国宋代科学家、音乐家沈括曾做出科学的解释(见沈括《梦溪笔谈》)。他观察到较早的古乐钟皆为扁钟,秦汉以后多为圆形钟,二者形体不同,故振动发出的音也不同。钟圆余音延长,钟扁余音相对短促。因此,同样是青瓷烧制的编钟,扁型编钟和圆形编钟就会发出不同音色,前者音色明亮,而后者则音色浑厚。龙泉青瓷打击乐器中的瓷编钟采用的是圆形编钟的器形,故声音较为浑厚。对于同样材质的青瓷乐器来说,还有一些因素会对音色产生一些影响。(1)烧制工艺的不同也会对青瓷打击乐器的音色产生影响,如乐器还是坯体的时候声音会比较沉闷、进行素烧以后乐器音色会变得相对结实浑厚些,而进行釉烧以后的乐器音色则会变得清脆响亮,富有瓷性;(2)而青瓷打击乐器的一些其他瑕疵也会对音色有所影响。如青瓷打击乐器表面若留有裂纹或缺角,那么这件乐器的音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声音变得松散不集中,严重的还会出现噪音。
7.乐器组合与乐团编配
龙泉青瓷打击乐器共分四组,分别为钟、磬、管、瓯。各组呈“同”字形排列摆放,每组乐器依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或排列在木制架上。其中(1)瓷编钟共分四层,依乐器大小,从左至右,自下而上,从低音向高音有序地进行悬挂排列;(2)瓷编磬共分两层,依乐器大小,从左至右,自下而上,从低音向高音有序地进行悬挂排列;(3)瓷管钟只有一层,依乐器大小,从左至右,从低音向高音有序地进行悬挂排列;(4)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是瓷瓯,它非悬挂式,而采用了平面排列式。分成了1+2+1三组的形式,依乐器大小,从低音向高音有序地进行平面排列。
龙泉青瓷乐器除代表性较强的打击类乐器以外,还烧制有吹奏类的瓷笛、瓷箫和瓷埙等青瓷乐器,但由于乐器种类相对单一,数量有限,并主要以打击乐为主,故只能演奏有限的音乐作品。因此,建议可在龙泉青瓷打击乐器的编配和选择上先加入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进行混合乐器组合编配,这样会大大扩展现有青瓷乐器演奏曲目的选择范围。待以后青瓷乐器烧制工艺技术成熟后,便可在现有基础上加入瓷二胡、瓷琵琶、瓷古筝、瓷唢呐、瓷鼓、瓷铃等各类青瓷乐器。到那时,便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龙泉青瓷乐团”的乐器编配了。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
四、龙泉青瓷乐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龙泉青瓷乐器是我国瓷乐器家族中的一名新成员,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1)龙泉青瓷乐器毕竟属于瓷器的一种形态,由于易碎,使用要很小心、避免磕碰,在演奏时也要注意敲击力度的控制;(2)龙泉青瓷乐器的创新度不高,基本上是模仿江西景德镇瓷乐团和浙江慈溪青瓷瓯乐团的乐器编制及形态,整体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3)龙泉青瓷乐器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青瓷乐器的制作要求甚为严格,瓷器本身的厚度、烧结度、重量及美工制作都影响着音质,为达到音色要求,一般都要试烧几百件甚至几千件才能烧制成功,所耗的人力物力精力不计其数。正因为制作之艰难,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只有廖廖可数的几套瓷乐器;(4)龙泉青瓷乐器起步相对较晚,由于缺少系统的宣传和推广,名气显然不如江西景德镇瓷乐团和浙江慈溪青瓷瓯乐团影响力大。加之目前烧制成功的龙泉青瓷乐器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至今还并没有正式演奏过任何曲目,没有形成专业的演出体系和团队模式。因此,急需尽快组建专业的浙江龙泉青瓷乐团,并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排练和辅导,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演出和艺术交流的机会。同时,应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为龙泉青瓷乐器的发展奠定一个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龙泉青瓷乐器与其他材质所制造的乐器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1)龙泉青瓷乐器不会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而使音准发生变化,这个特点与其他瓷乐器比较相似;(2)龙泉青瓷乐器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及历史文化内涵;(3)龙泉青瓷乐器具有一定的观赏及收藏价值;(4)龙泉青瓷乐器原材料瓷土丰富,可反复进行研究试验及批量生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五、结语
2006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徐朝兴成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从111项申报项目中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76个项目,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是全球第一也是目前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⑦,这在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中还是首次。而龙泉青瓷工艺与传统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龙泉青瓷打击乐器,这套青瓷乐器的出现对礼仪音乐考古、旅游观赏开发、实践演出交流、科研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意义影响非常深远,其保护研究与开发创新的价值不可低估。因为它不仅传承了历史悠久的中华千年青瓷文化,创作了新颖别致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并且为宣传龙泉、宣传丽水、宣传浙江、乃至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一项重要贡献。可喜的是,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学院近年先后分别建立了丽水学院龙泉青瓷研究院和丽水学院龙泉青瓷艺术馆,并聚集了一大批专业的中青年师资投入研究。
这无疑为研究和开发龙泉青瓷打击乐器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为龙泉青瓷乐器进一步走向世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注释:
①②见刘妍玲、邵奇著《我国的陶瓷乐器》http://www.jdzmc.com/Article/Class12/Class29/10632.html
③季靓,剑瓷龙泉[N]龙泉新闻网,http://lqnews.zjol.com.cn2009-09-15。
④⑤《龙泉青瓷的哥窑与弟窑》,搜艺搜网,http://www.findart.com.cn2006-11-15。
⑥龙泉青瓷概述[N]龙泉新闻网,http://www.esgweb.net2008-10-14。
⑦龙泉青瓷[M]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50616.htm
参考文献:
[1][2][3][4]吴越滨,何鸿.浙江青瓷史[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38、1、9、89.
[5]王婷.越风瓷韵:天籁之音[N].浙江日报,2010-06-20.
[6]葛熔金“.瓯乐”获新生国内首个演奏团体成立[N].东方早报,2009-03-26.
来源:中国音乐(季刊)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