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做好文化的传承工作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善课堂内容。将民族音乐融入进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还能加强学生的艺术沉淀,让学生能够在新颖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为文化强国建设做铺垫。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具体方式
我国教育部门指出,当今音乐教学必须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文化的力量是支撑一个民族前行的动力,是我国发展的中心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民族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在小学,打好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基础,也能为打造文化强国做好铺垫。同时,传统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字画书法来说,音乐具有很高的传唱度,学习起来的困难较低。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融入一定的传统民族文化,能够让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争当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者。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实际现状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大力主张在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因素导致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平平,根据调查,不难看出,音乐教学改革问题如下:首先,学校或者音乐教师对于民族音乐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完成规定内的教材内容教学即可,完全没有必要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状态,就算对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学生也不会明白传统文化的意义。教师没有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教学内容,使得音乐学习内容浅薄。再加上目前的音乐教学方式比较倾向于西方式,比较注重学生的歌唱、识谱、节奏等能力。使得民族音乐的教学处于形式化,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音乐学习效率不理想。其次,部分音乐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关的民族素养。教师是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可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决定教学效果,但是部分音乐教师缺乏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使得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的打造,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最后,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大致的教育内容还比较片面。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进行乐器学习时有较大的难度或因教学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为了改正这一教学现状,学校应该加大对民族教学内容的投入,丰富音乐教学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小学音乐的教学缺乏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音乐教学的长远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还是采用属于对待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不理解民族音乐的传承意义和价值,同时,由于西方音乐的冲击,许多学生在传承,学习民族音乐的时候态度不端正,也就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音乐色彩,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阶段性的音乐学习中,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能够让学生体悟到民族音乐的力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中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到音乐教学课堂中来,使其自身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强。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民族素养
虽然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还在发展阶段,但是通过不断的教学和引导,学生就能够逐渐地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念,并且音乐学习具有很强的情绪感染力,学生在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这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建设具有很深远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怀
音乐教育属于文化教育的范畴,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之下,将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融入小学音乐的教育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崇高的敬意,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进行教材内容的发掘,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带来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方式
(一)提高对小学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保证小学民族音乐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例如,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民族音乐继承者来学校进行演出,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传统民族文化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文化,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实践来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之前,还可以事先调查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寻找更加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相关的民族音乐传承活动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校还可以让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了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歌曲的创作背景教学,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六年级《北风吹》一课时,可以讲述白毛女的故事与歌剧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和演唱《北风吹》,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歌剧发展的了解。开阔学生的思想,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民族音乐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
对于音乐课程设计,教师应该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将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融入到现今的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正不当的教学环节,从而促进音乐课堂“活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避免民族音乐渗透的形式化,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的魅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并且还要避免跟风教学合理的选择所学习的音乐和拓展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教学下提升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理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深度,一味地选择过于复杂化的民族音乐。教师可以将现今的生活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还能提升对时代的感悟,并增加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只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内容以及影视作品来丰富课堂内容,在学习民族乐器时,如果学校没有相关的学习设备,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民族音乐视频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春节序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观看民族乐团演奏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民族管弦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传统乐器的魅力,感受乐曲中的思想感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两件乐器,并且让学生看一看形状、摸一摸材质、听一听声音等方法,拉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距离,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三)丰富小学民族音乐的教学形式,完善教学的内容
为了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来丰富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提前观看相关的教学内容,为正式教学作铺垫,由于学生的年龄特性,在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喜爱游戏的教师可以利用带领学生制作相关的游戏背景音乐来渗透民族音乐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橙光的软件来制作相关的民族小游戏,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的形式,还能够做到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教师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民族音乐比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在班级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避免纯理论化的教学,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在课间播放一些民族音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师应该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不断的拓展,深化从课堂教学走到课外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做紧密的结合,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可以将课间操或者体育课的背景换成经典的民族乐曲,在每节课之前,教师都可以播放一些朗朗上口动听的民族音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丰富课堂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有着极大的意义,在小学音乐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提高民族自豪感。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学习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环节,为学生带来高效的学习体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一位中国民众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要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产生伟大的责任感,以此促进我国民族音乐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宪发;."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艺术评鉴 .(2019):128-129.
[2] 侯瑞霞."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黄河之声 .(2018): 74-74.
[3] 丁丽丽."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黄河之声 .(2018):79.
[4] 孙丽."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探究."文存阅刊 .(20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