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传道授业三十载 转轴拨弦琵琶情——访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杨靖
董永静 达速 华音网 2023-10-20

在音乐界,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年少成名。杨靖属于后一种人。

杨靖的琵琶启蒙老师是她的父亲。“父亲当年在一个文艺宣传队里是琵琶演奏员。”杨靖回忆,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演出时总会带着她。从小就接受了音乐熏陶的杨靖六岁开始弹柳琴,六岁半时,她加入了学校的红小兵宣传队。无论是柳琴独奏,还是唱歌、跳舞、演话剧,杨靖充分展示了其过人的音乐才能和表演天赋。

12岁那年,杨靖考上了湖北艺术学院附中(现为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周谦老师。15岁的时候,杨靖抱着琵琶参加了“上海之春”的比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大型琵琶比赛。杨靖在那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7岁时,杨靖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获得了南方片区的琵琶第一名。犹如民乐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人们认识了一位叫杨靖的聪慧娟秀且极具发展潜质的美少女琵琶演奏家。

1982年,杨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1986年毕业后,她又免试成为刘德海的第一个研究生。1988年,研究生毕业的杨靖留校任教。如今,在中国音乐学院从教30年的杨靖教授,已经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创建紫禁城室内乐团,挖掘传统推陈出新

杨靖上大学的老师是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丈夫沈诚的老师是胡琴演奏大师刘明源先生。刘明源、刘德海等老一辈音乐家的名字在中国音乐界如雷贯耳。他们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杨靖常常想:我们这一代音乐人如何在传承老一辈音乐家技艺和理论的基础上,寻求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发展和超越?

作为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的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已经享有了广泛的影响。十年前,由杨靖发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音乐家创建了紫禁城室内乐团,她说:组建这个乐团的主旨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我们受到过刘明源、刘德海等老一辈音乐家的影响,致力于追求艺术的纯粹性。”杨靖还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现代音乐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院派,所以对传统的挖掘和表现有别于真正的民间音乐家。对音乐的表现、意境塑造方面,以追求音乐的精致为目标,既规范又不失民间传统韵味。杨靖所追求的其实就是“源于民间而又高于民间”。经了解,紫禁城民族室内乐团目前已代表国家出访了几十个国家交流和演出,并以这个乐团独特的形式把中国的民族音乐呈现给世界。他们多次与西洋乐演奏家合作,也曾与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新西兰惠灵顿音乐学院驻院四重奏团合作。面对国内民乐室内乐的方兴未艾和历史与结构性缺失的现状,杨靖认为,在西方的音乐教育中,除了独奏,室内乐也是乐器演奏者重要的学习形式。“我认为,室内乐比独奏更全面,格局比独奏更宽更深。”杨靖说,做好室内乐的音乐家,相反对独奏是有帮助的。鉴于紫禁城民族室内乐团所做的贡献,该乐团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的第一批创新团队。


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构建民族音乐的时代魅力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民间,是有追求的音乐人所钟情的做法,杨靖也不例外。她和乐团同仁先后去潮州、泉州、西安采风,向民间音乐家学习。 “我们去潮州学习潮州弦诗,去泉州学习南音,去陕西学习碗碗腔。”杨靖将南音琵琶运用在演出中,她还与南音琵琶演奏家曾家阳、洞箫演奏家王大浩合作演出过《梅花操》,与陕西戏曲艺术研究院的月琴演奏家王铁牛、二股弦子演奏家聂四季合作演奏碗碗腔。“我们邀请作曲家张新怀将民间音乐的素材重新编写,拿来与民间音乐演奏家合作演出。从艺术理念上,我有责任把各地不常在或没有在音乐舞台上呈现的乐种、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以我们这代音乐家的一种理解和追求将其重构、演绎。”杨靖说:当然,这种重构一定要保持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的风格、韵味,同时要追求更加富有舞台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和水准。


委约外国作曲家参与创作,与世界音乐对话

紫禁城室内乐团不仅要演奏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同时还要与世界音乐对话。这种对话是以当代世界音乐发展创新表现、一种“洋为中用”的创造形式为前提,追求中国文化融入世界主流的艺术。杨靖称,乐团已经委约了许多不同国家的作曲家给乐团写了不少作品,并在“华沙之秋”艺术节开了多国作曲家的专场音乐会。杨靖还委约了中东欧国家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并邀请外国作曲家到中国来,向他们介绍每一件中国民族乐器的性能、演奏法等等。让这些作曲家熟悉中国民族乐器后,为乐团写原创音乐。“外国作曲家对中国音乐非常感兴趣,他们认可紫禁城室内乐团音乐家高度的专业水平、艺术质量和艺术追求。”杨靖还说,紫禁城室内乐团还与16+1国家的作曲家合作,请他们到中国音乐学院来,并带着他们去国内各地采风。“去年,我们已经演了16+1作曲家的原创作品。今年他们又给我们写了二十余首作品。”

乐团还邀请新西兰的著名作曲家Jack body先生和他的团队,创作了《天韵》 《五行》,委约美国作曲家Daniel work创作了以道德经为蓝本的《不见而明》等一批以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和中国元素为内容的作品。杨靖说,外国作曲家以他们的视角写中国元素的作品,跟中国作曲家的视角截然不同,很有意思。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始于梅兰芳时代及新中国成立之初。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常去莫斯科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参加联欢节、艺术节,他们把中国的声乐、舞蹈、器乐节目带到那里演出。杨靖认为,当今的“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当初的“走向世界”的理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过去只是把我们的东西带出去表演而已,现在我们委约西方的作曲家为我们写作品,我们带着这些作品再去西方演出。因为西方的作曲家参与了创作,他们会自发主动地宣传中国音乐,这和带一个《春江花月夜》到国外演出的效果肯定不一样,这也与我们带一个团与当地华人一起联欢不同,这是中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更深层次的体现。”

因为琵琶与乐海结缘,携手打造上品乐器

前几年,河北乐海乐器公司为中国音乐学院复制了一批日本正仓院珍藏的中国唐代的五弦琵琶、四弦琵琶及阮乐器。就是那次的合作,杨靖知道了乐海公司,并与乐海公司结缘。

杨靖说,唐代对乐器非常重视,琵琶制作非常精美。现在的乐器是不是也应该像唐代乐器一样讲究?不能仅追求声音好,外观工艺就不太讲究了。

杨靖说:乐海是一个大的乐器制造企业,我很在意的是,他们有乐器研发部。

“当时乐海运营副总宋营彬来找我的时候,我对他说:我跟你们合作,是把我对琵琶、对音乐的理解、追求融入乐海的琵琶制作中,以提高乐海琵琶的品质为目的。”杨靖认为帮助乐海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杨靖坦言:说实话,刚开始乐海的琵琶声音还不够理想,每次弹他们的琵琶,一批琵琶我要弹好几个小时,从声音、平衡度、手感、选材、形制、面板、背板的厚度、样式、扶手等等,与制作师一一做交流。“我带去优质的琵琶弹给他们听,让他们作多方比较。就这样,有时候他们进步了,有时候又退回去了,进步呈波浪式前进之状态。可喜的是,今年乐海的琵琶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经过三四年的合作,杨靖终于发现乐海的琵琶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创造一件优质乐器,需要我们和乐器制作师共同完成。”杨靖坦言:琵琶制作师和琵琶演奏家是合为一体的关系。

杨靖掩饰不住兴奋地说:现在乐海的琵琶可以作为演奏琴拿出来用了,这个进步非常可喜。

在杨靖眼里,乐海以前的琵琶跟现在的琵琶不可同日而语。通过这两年的努力,乐海琵琶声音的状态和质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她认为乐海的琵琶目前正在向琵琶的高层阶梯攀登。当然,杨靖认为乐海的乐器还有上升的空间。她希望乐海的琵琶稳定性更高,在琵琶比赛时,拿出来的琴把把都是一流品质的好琴。杨靖还说:衡量乐器好坏,是众多的演奏家来使用你的琴,而不仅是满足非职业的爱好者。能被更多演奏家认可的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好琴。

谈起乐海公司聘请她当形象代言人,杨靖平静地说:“乐海公司有乐器研发部,他们真正想把乐器做好,这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初心还是想跟乐海一起研制出品质更好的琵琶,而不是靠一个噱头出名赚钱,我没有这样的想法。”


为了乐音完美呈现,合力研制乐海琴弦

杨靖不仅与乐海公司研究琵琶,同时还一起研究琵琶弦。杨靖越来越觉得琴弦对乐器品质的呈现太重要了。她曾一趟趟去乐海的制弦车间,发现有时弦的声音好了,音准却达不到要求。杨靖之前用的都是南方某一品牌的弦,后来发现那个品牌的弦质量下滑,拿到好弦需要碰运气。因此,她希望乐海公司能够制作出令演奏家满意的琴弦。“有一次,朱凤良老师把琵琶的第三弦安装到了我自己经常演奏用的一把琵琶上,发现声音特别通透,声音的振动也非常充分,好像整个声音都开了!”杨靖还把乐海新研制的琴弦带回北京,让几位琵琶老师换到他们的琴上试奏,他们发现乐器的整个声音都变了。在不同品牌的琵琶上实验,声音都不同程度地变好了。“原来一直以为琴的声音不好是琴没做好,其实琴弦的质量也是关键。换上好弦,琴的声音就变了。”杨靖高兴地说:2018年,乐海的琴弦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音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声音也好了很多。杨靖希望今后乐海琴弦可以多做几种不同的型号的,如偏刚的、偏柔的,以适应不同材质的乐器,让演奏者自由选择琴弦。“如果今后人们说到琵琶弦,就首选乐海的琴弦,这样他们就成功了。”杨靖真诚地表示:我作为琵琶的传承者,也应该积极参与乐改。只要付出了,就会得到回报。乐海研发部在不遗余力地搞科研,搞创新。从整个乐器的发展来说,他们也是做出了贡献。今后他们还有许多创新课题,这也是我特别愿意跟他们合作的原因。

杨靖认为:作为一个乐器企业,要有一种开放式的思想。 “乐海公司就具有开放性思维,他们聘请不同乐种的教授以及制作专家到厂里当技术顾问,体现了它的格局、能力、胸怀和担当。乐海如果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将乐器质量不断提升、各方面更加完善的话,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杨靖说起这样一件事:美国洛杉矶有一个民族乐团,他们经常与斯坦福大学交流演出,在美国积极推广和宣传中国的民族音乐。杨靖向乐海公司有关领导说起这件事,乐海公司就准备了一批乐器无偿捐赠给了这个民族乐团,为中国民乐在海外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乐海对外并没有对此善举进行宣传,这种低调也令杨靖十分钦佩。


传道授业迷恋舞台,教学相长憧憬未来

今年是杨靖教授执教30周年。杨靖对教师这个职业非常热爱,她说:作为演奏家和音乐教师,两个不同的身份给我带来不同的乐趣和收获。 “年轻的时候,人们都以为我会当演奏家,俗话说就是我‘出道’的比较早。”杨靖说,毕业后留校,我觉得挺好,能和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磨砺,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体验。庆幸的是,虽然从教30年,但杨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舞台。她认为:搞表演艺术的教师,必须在舞台上是大演奏家,“比如帕尔曼,他是大演奏家,同时也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教授。”

杨靖很享受做园丁的幸福,她笑着说:我教《霸王卸甲》都教了30年了!在重复的授课中,杨靖也在寻找突破。 “有时觉得这堂课讲的真好,讲出了以前从没有讲过的话,其实这也是学生突然给我的灵感。给学生讲课,有时突然就会出现没有讲过的词语。”何谓“教学相长”,杨靖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

杨靖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 “当你在给学生逐字逐句讲课的时候,对音乐理论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刻,对音乐也会有新的感悟。”

杨靖手里有十几把琵琶,几乎都出自制琴名家之手。当我问她“乐海的琵琶是不是也会加入到你的琵琶队伍当中”时,杨靖回答道:当然,一定会!相信乐海的琵琶会越做越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