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唢呐家族的几种吹管乐器与吹奏艺术
隋景山 华音网 2024-03-27

摘要:唢呐在各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必然要适应当地的艺术土壤,当地的音乐资源以及人们的欣赏习惯,促使唢呐的地方化,同样,唢呐的地方化也是唢呐艺人们对唢呐的再度发明与创造,民间艺术家们为最大限度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地发展完善以唢呐为主的民间吹管乐的大家族。这些民间吹管乐器在安徽民间,在唢呐演奏者和人民大众之间已经形成完整的吹奏体系和听觉习惯,在安徽民间唢呐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吹奏乐器和演奏形式,几种乐器吹奏音乐风格的多样化,相比作曲家创作纯粹的唢呐曲在民间更为人民大众所喜爱。

关键词:唢呐;闷子;毛脸筒;呐子;吹管乐器

唢呐杆上端部位,唢呐吹奏者大多称之为“唢呐芯子”或“唢呐葫芦”,在民间唢呐班频繁出现,类似“唢呐芯子”扩大版的吹管乐器,京、津、冀地区称之为“呐子”[1]“哑腔”等,鲁、豫、皖称之为“把攥子”[2]“搦子”等,其属性众说纷纭:呐子,是唢呐的一种,是中国民族管乐器的一种,是戏曲吹腔的一件吹管乐器[3],起源无从考究[4],其功能多用于“咔歌”“咔腔”“吹戏”等,名称在民间更是五花八门有十余种称谓。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原地区。明代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

后来,流入民间后主要应用于吹打乐(鼓吹乐),并在民间民俗活动中的表演舞台上逐渐成熟,唢呐在各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必然要适应当地的艺术土壤,当地的音乐资源以及人们的欣赏习惯需求,促进了唢呐的地方化。

唢呐的地方化应该是唢呐艺人们对唢呐的再度发明与创造,满足人民大众多方面音乐需求是唢呐艺人的追求。安徽淮河两岸及皖北地区人们酷爱戏曲,唢呐的吹奏内容融入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等音乐表现内容,对唢呐的再度发明与创造不仅拓宽了唢呐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促使唢呐家族吹管乐器的不断发展。

“呐子”“毛脸筒”“闷子”在安徽淮河两岸民间唢呐班随处可见,在形制和吹奏上与唢呐有着千丝万缕密切联系或亲缘关系。

虽然不能确定其产生时间,但从唢呐的发展历史看,这些乐器产生晚于唢呐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随着地方戏曲音乐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民间艺术家为最大限度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地发展完善以唢呐为主的民间吹管乐的大家族。

一、唢呐家族的几种吹管乐器

(一)乐器简介

1.呐子(见图1)

图1呐子

呐子的结构,从形制上看很像是取唢呐上端发音部分和唢呐下端的扩音部分,除去中间唢呐杆组合而成,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唢呐艺人吹呐子的持法都是满把攥,左手大拇指与食指根部固定呐子尾端,小拇指、无名指攥着唢呐碗(又称罩碗),中指开合起到控制音高、音色、共鸣作用,右手拿小镲(塑料或金属制)起到遮、捂罩碗的作用,乐器内径与外形和唢呐一样的圆锥形。

2.毛脸筒(见图2)

图2毛脸筒

毛脸筒取唢呐杆上端发音部位“唢呐芯子”和唢呐下端的扩音部位唢呐碗,代替唢呐杆部分安装一个圆柱形的竹管,为了拓宽整个乐器的音域,在合适的位置钻上一至两个音孔,连接上下是用手一把攥着,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攥着上端,无名指、小指攥着唢呐碗。

3.闷子(见图3)

图3闷子

闷子与唢呐形制几乎完全一致,区别是代替唢呐杆部分的内外径是圆柱形,扩音部分是采用传统小g调唢呐碗,从下端直接装上,非固定在杆上的,吹奏时有时为了音色需要从下往上可以任意变换位置。

呐子、闷子、毛脸筒这三件乐器早期都是唢呐艺人自己制作,现在有些乐器厂专门生产,其制作质量水平业已成熟,堪称技术精湛、外观精美,吹奏出不同曲种的戏曲音乐和乐曲,其曲目的数量和质量足以与唢呐乐曲比肩,由于文化地域的差别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吹奏技巧风格,这些民间吹管乐器在安徽民间已经在唢呐演奏者和人民大众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吹奏体系和听觉习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安徽民间唢呐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吹奏乐器和演奏形式。本文在肯定唢呐前辈们创研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乐器进行归纳分类,为学习者、研究者提点参考。

(二)乐器的命名

“呐子”“毛脸筒”是安徽民间唢呐艺人常用的一种乐器,从形制上看大同小异,由于吹奏方法、音色和表现戏曲不同,人物角色及地方方言的不同产生多种叫法。比如,以手持乐器的姿势命名。“把攥子”意为一把攥着吹奏的乐器,“把攥子”的叫法比较形象。“搦子”称谓在安徽西北部接近河南商丘地区,用手攥着、握着某一物体的动作,人们通常用地方语言称谓“搦着”,因此,又称为“搦子”。“呐子”取唢呐其中一字来命名,且有乐器形象地模仿男女老少人声说话呐喊声之意。“哑腔”是以发出沙哑的音色特征而命名,“哑腔”和“咔腔”同属一个衍生乐器,“咔腔”叫法又是根据其吹奏特点而命名,其发音点是用嗓音震动哨片产生的音响,舌头几乎不吐音,大多数所谓的吐音音头都是用嗓子发出“咔”的动作震动哨片所发音效。以唢呐杆上端形制称谓:“葫芦子”(见图4)的叫法,根据早期唢呐杆上端的形状而得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大多数唢呐杆上端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说的唢呐“芯子”是呈葫芦状的,人们普遍把这一部位称之为“唢呐葫芦”,现在有一些唢呐吹奏者,包括笔者在内仍习惯地称之为唢呐葫芦。“闷子”取其音色而命名,闷子音色柔和,类似人声重鼻音闷在里面发音的感觉。“毛脸筒”以表现戏曲人物角色而命名,在豫剧、梆剧花脸行当中的毛脸,其音色高亢、洪亮。

图4葫芦子

安徽民间这些唢呐家族吹管乐器的具体叫法,由于各地称谓繁多,影响了学习者及研究者的认知和分类,因此,本文将把攥子、搦子、呐子、葫芦、手管、吹腔、咔腔、哑腔、闷腔、吹戏、咔戏、独眼喇叭、短家伙等十余种称谓整理成统一的称谓,在不同音色的“呐子”前冠以特点名称,如“本腔呐子”“沙腔呐子”“哑腔呐子”基本概括这三类不同音色和吹奏方法的吹管乐器。

(三)乐器的分类与调高

在安徽唢呐界公认的有三个民间唢呐流派,他们对这些吹管乐器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别,其所表现的音乐内容不尽相同,相应乐器的使用组合也不相同,例如,皖西北地区盛行豫剧、梆子戏、曲剧等,以隋兰魁、隋兰明、黄学文等为代表的唢呐艺术家使用六种吹管乐器。皖东地区流行泗州戏、卫调花鼓扬琴调等,以刘凤鸣、刘凤桐、王崇山等为代表的唢呐艺术家主要使用大、小两种呐子。皖西北四省交界流行坠子、四平调、两夹弦等,以张连升、王得山、王文祥为代表的唢呐艺术家们,据张连升的徒弟王镇宇先生讲高音呐子在砀山很少有人吹,表现戏曲音乐主要使用一支沙腔呐子和B调大唢呐吹奏。

“沙腔呐子”分高音(没有沙腔)、中音、低音三种,外加一种专属吹豫剧、曲剧、坠子的本腔呐子,前三种习惯称为一套三的呐子,主要模仿梆剧、豫剧中的生、旦、净三个行当以及曲剧、二夹弦、淮北花鼓音乐吹奏等,普遍使用调的高为降E、F和降A降B调。(1)高音呐子,主要吹奏戏曲旦角唱腔,音域:小字一组降e—小字三组c,吹奏降A或降B调。(2)中音沙腔呐子又称红脸呐子,主要模仿豫剧、梆剧中大红脸、二红脸唱腔,音域小字一组降e---小字二组降b,吹奏降A或降B调。(3)低音沙腔呐子主要模仿大净(黑头)、大花脸唱腔,音域小字组降b—小字二组f,吹奏降E或F调,低音沙腔呐子与高音、中音沙腔呐子形成纯五度音程关系。

“本腔呐子”常分高音、中音两种,以模仿京戏、黄梅戏、泗州戏等戏曲唱腔为主,这两种把攥子流行在安徽以东的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市)一带,这一地区是安徽著名唢呐演奏家、教育家刘凤鸣、刘凤桐、王崇山等为代表的唢呐前辈们;早期没进入专业文艺单位之前在民间活动者。(1)高音呐子模仿旦角唱腔,音域为小字一组e—小字二组a,多用于吹奏C、D降E调。(2)大呐子以模仿老生、花脸为主,音域小字一组d—小字二组g,吹奏F、G调唱腔。(3)另一种本腔呐子构造上是沙腔低音呐子的加长版,安徽最早听到吹奏这种呐子的人是安徽西北部民间唢呐的代表人物隋兰魁先生;吹奏的民间说唱《坠子》《扬琴调》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后豫剧出现一种大本嗓子唱法,其主要作品《七品芝麻官》《卷席筒》等,演唱风格独特新颖,隋兰魁先生又使用这种呐子唯妙唯俏模仿两剧目牛得草大师的唱腔,音域为小字组降b—小字二组降e,吹奏降E或F调,这种本腔呐子不同于上述的本腔所发音色,管身内径大小都有所区别。

“咔腔呐子”又称闷腔、卡腔、哑腔,其形制一种与高音呐子大小一致,吹奏降E或F调,另一种类似C调唢呐芯子长短大小,哨片特制类似C调唢呐哨片宽窄,当今舞台上咔奏G调居多,所发音色沙哑,音域一般为一个八度过一四度,根据每个人的嗓子条件,好的可以咔出两个八度以上。

“毛脸筒”主要模仿豫剧、梆剧中花脸的毛脸角色,音域为小字一组降a至小字二组降a,在安徽西北部地区戏曲音乐常用降E或F调吹奏。

“闷子”在唢呐家族乐器中音乐表现面较宽,吹奏的内容和技巧是唢呐与呐子兼而有之,首先具备唢呐前七后一相对固定音高八个音孔,可吹奏器乐曲及多种戏曲,其次扩音碗上提至第七孔可吹奏毛脸唱腔替代毛脸筒,管身长短根据所需调高而定,音域一般是一个八度加大三度,实际吹奏还可以高至两个八度,但较少使用,常用伴奏和色彩乐器领奏,调高为降E、E、F调,常用筒音做sol把位。

二、唢呐家族几种吹管乐器的吹奏艺术

安徽著名的三支唢呐流派[5],各自都有着不同风格技巧,并且十分巧合地都用四个字高度概括,如刘凤鸣先生的挛、顶、借、带,张连升先生的吞、轧、揉、颤,二位前辈是对唢呐吹奏技巧的总结。隋兰魁先生在“呐子”方面用“吐、捂、遮、攥”四字来概括其吹奏体会。

(一)呐子

1.吐

吐音技巧分为实吐、点、虚吐、库四种,实吐即舌与哨口全面接触,发音效果音量大、气力强、音色亮,“点”多用于高音,哨口较扁,用舌尖部位点击,音色轻柔,多用于高音,以避免高音生硬炸耳。“虚吐”,即舌尖靠里部位,舌与气流配合,使气流打击接近哨口部位,发“拖”字音,使中低音音头含蓄。“库”由喉部发库字音的动作,多用于模仿以声母k开头的唱词。

2.捂

捂指的是在演奏中用小镲(或小碗)去捂罩碗,可分为全捂、半捂。全捂声音闷在乐器内部发生;半捂时,小镲亦然是全捂住罩碗,但左手开音窗,其发声效果较全捂时略微敞放。

3.遮

遮即小镲与罩碗之间的关系,以罩碗为中心,小镲在罩碗的上方、下方或右方,镲边与罩碗边并靠,另一边掀开或似离非离,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

4.攥

在呐子的演奏中,左手可以说是中心轴,起着连接呐子与罩碗的作用,也是唯一掌握音柱长短和开孔,以控制高低音的部位。为达到上述效果,左手除小指和大拇指外,其余手指都会用到,用法是共同、单独或两个同时开和攥。

隋兰魁先生对“呐子”的四种吹奏技巧在实际演奏中,有时并非完全独立地运用,更多地是相互有机的结合,例:

吹奏“为”字虚捂“王”字实捂,吹奏两字的攥法也有区别,“吐、捂、遮、攥”每一个吹奏技巧微妙的虚实细致的考究远不止这些,由于吹奏时变化手法的复杂化,本文无法详尽描述,这些技巧功能一方面在吹奏戏曲曲艺音乐非某一部戏剧唱段时,能使人感觉到有唱词,有点有线抑扬顿挫像人声演唱一样,另一方面在纯粹模仿戏曲唱腔唱段时以达修饰唱词使之更贴近演员演唱。

“呐子”在安徽民间唢呐班,除吹奏各类戏曲音乐外,还唯妙唯俏地在民间吹奏的“百鸟朝凤”中模仿鸡、鸭、猪、犬等家禽的鸣叫声,在“锯大缸”中模仿男女吆喝对话以及钻子钻孔的声音,近些年来呐子在专业艺术院、团偶尔作为色彩乐器使用,在个别艺术院校唢呐传统乐曲的教课内容中也有所体现,

(二)毛脸筒

毛脸角色(一般见于豫剧,梆子戏等)的自制乐器,其音高与毛脸角色的唱腔相同,但音色比同音高的呐子更为粗犷浑厚,哨片与沙腔呐子的哨片相似,较沙腔呐子与本腔呐子的哨片要短;管身类似高音呐子下端接一节直径约4mm、长约8mm的竹筒,其沙音效果非自然发声,要借助花舌、噼音等技巧吹奏。

(三)咔腔呐子

所用吹奏方式是“咔”,即用嗓子发出的声音振动哨片,发出闷、哑音色。咔腔善于模仿戏曲中各种角色的唱腔,也用于模仿人物的笑声、哭声,以及动物的叫声,“咔腔呐子”管身的长短大小近似于高音呐子,“咔腔呐子”罩碗即目前常规用的小F或小E调唢呐碗。口型松弛,舌头不用,完全靠气息和嗓音震动哨片,“咔”出的音头加手上的捂、攥、遮技巧不断地变换来达到吹奏效果。

(四)闷子

在黄淮地区最为常见,其音色柔美委婉,擅长吹奏情绪悲切、低回,倾诉性的乐曲,多用于戏剧音乐的伴奏,如豫剧背景音乐伴奏,二夹弦、曲剧、越调等戏剧音乐的伴奏,在民间鼓吹乐中,多以独奏形式出现,以模仿戏曲音乐为主,由于第七孔以上和“毛脸筒”构造相似,有时也充当“毛脸筒”的演奏,演奏时往往是前六孔全开,偶尔音高需要第七、八孔也开,唢呐碗上提的演奏效果与毛脸筒极为近似,较为典型的是闷子曲《八板》,民间唢呐艺人又称《闷子八板》,演奏中使用的是循环换气技巧,也称之为《一气闷子》。

为了使乐曲的进行更加流畅,音色更为圆润,演奏时往往采用一孔多音的技巧,在闷子演奏中较为常用的是筒音下借小三度以及第八孔音上顶小三度,都是在一孔吹奏多音,音的过渡需要迅速转换口型。筒音下借小三度时,嘴要离开气盘,靠近哨口,口风较松弛,哨口气流量较大;第八孔上顶小三度时,嘴贴近气盘,口风略紧,使得发音圆润、饱满,高音避免了音色发扁,低音亦无勉强之感。

在闷子的演奏中,采用“多孔一泛音”的技巧。不同的音孔可吹出不同音色同一音高的泛音,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如筒音,开第二孔与开三孔都可以吹出筒音做sol把位的高音do,其音高相同,但音色不同。筒音do饱满扎实;开第二孔,音色较为含蓄;开三孔,音色较为明亮,多孔一泛音为丰富乐曲的表现提供了更多选择。

唢呐艺人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除了纯粹地模仿戏剧唱段外,“编创”了大量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乐曲,如曲牌形成的《锯大缸》《闷子八板》《苦中乐》《欢乐的农村》《大起板》《扬琴八板》等,以戏曲音乐形成的《梆剧》《二夹弦》《曲剧》《坠子》《扬琴调》《淮北花鼓》《泗州戏》等戏曲音乐形成了大量的戏曲音乐器乐曲,有时查阅他们的音像资料,听、看到绝妙处内心不由自主地对唢呐先辈们肃然起敬。

三、结论

对唢呐先辈创研成果进行归纳分类,利于学习者、研究者对此类乐器的掌握与认知。确定乐器大致的调高、音区、音域以及简单地概述吹奏艺术,在没有更多可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使之进一步了解乐器的吹奏特点。唢呐的地方化和地方化的唢呐家族是民间艺人对唢呐的再度发明与创造,丰富扩大了唢呐的艺术表现力。民间唢呐前辈完善了地方化唢呐家族乐器吹奏技能,同时“编创”了大量的戏曲音乐器乐曲,吹管乐器吹奏的音乐风格多样化,相比作曲家创作纯粹的唢呐曲在民间更为人们大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1]殷二文,高金香.唢呐管子曲29首及其演奏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132.

[2]郝玉歧.中原唢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79.

[3]单振岳.呐子演奏与吹腔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1.[4]车吉心.齐鲁文化大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93.

[5]隋景山.安徽民间唢呐流派及其演奏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民间吹打乐研究”(SK2018A0838)

作者简介:隋景山(1964—),男,安徽亳州人,副教授,硕士,安徽省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委员会主任,安徽唢呐艺术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唢呐、笙专业教学与理论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