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东北扬琴的希望--听扬琴组曲《元宵节之夜》有感
刘刚 华音网 2022-04-20

作者:刘刚(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主任)

发表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最近几年,国内的民乐界异常活跃,界内界外人士虽然都认为民乐的天地十分广阔,但必须要有所突破、有所前进,继承与创新已成了大家不争的共识。前不久在200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作品比赛(民族器乐)中,由我院民乐系扬琴副教授于海英创作的扬琴组曲《元宵节之夜》即是这种共识的可喜探索与尝试。

东北扬琴是国内四大学派之一。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它已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形成了以“吟、揉、滑、颤”为其主要的演奏特色。遗憾的是自60年代后期以来,东北扬琴音乐很少有代表性的成功作品问世。当我听到于海英创作的扬琴组曲《元宵节之夜》时,欣喜中也增添了几多欣慰。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与特色是其生存的基本条件,流派与学派是特点与特色的基本构件,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是学派与流派的主体,一个流派与学派的形成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打磨,因此对一个流派与学派的尊重与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扬琴组曲《元宵节之夜》成功的运用了东北扬琴学派的压揉、滚轮等特色技法,较好地完成了东北扬琴与时代的“嫁接”,使东北扬琴一段时间来的“断裂”,重新给予了“链接”。可贵的是,该曲在传统的东北扬琴技法上有新的突破与创新。

创新是人类的本能,只不过不同的作者会以不同的审美情趣与追求,调整、控制着传统与创新间的度,组曲《元宵节之夜》的作者就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度,并在传统东北扬琴技法的基础上作了很多大胆而巧妙的尝试。而更可贵的是,作为民乐系的扬琴教师,在创作上能较为娴熟的运用作曲的某些技法,比如随处可见的复调思维、谨慎而合理的将双重调式“小心的”在传统技法中“化解”,以及某些连接段落的模进转调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于海英副教授对作品的诊释及其在演奏方面的功力也为比赛获得好的成绩助了一臂之力。大体上说:

1、准确、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比如在组曲之一《情思》内心独白的大块密轮处,于海英的演奏连断结合,既突出了扬琴作为点击乐器自身的优势,又克服了扬琴对流畅线形旋律线条表现力差的弊端,扬长避短,流畅完美。(于海英副教授的演奏,时而激情,时而静谧,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

2、独特的演奏技法。

传统东北扬琴中的滚轮是上滚或下滚,于海英将其发展为上下滚并用于此曲中,加大了滚奏技法的难度。传统技法中的上滚或下滚,要求至少一滚三至四音,应该说已有很大难度,但此曲创造隆的上下滚演奏方法,却要求一滚六个音以上。没有良好的基本功及一定的专业创训练是很难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压音技法,对韵味及尺度的把握也令人叹服。压音源于古筝,是古筝的传统演奏技法。扬琴由于弦距短,弦张力大,完成压音相对较难,尤其是对压音的韵味把握也历来是扬琴压音技巧的高难要求。组曲《元宵节之夜》的压音演奏无论是音高的准确性还是韵味的把握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运用。

3、对任何乐器演奏的音色要求,都是不可或缺与毋庸置疑的。

扬琴乐器自身的“点击”性,为演奏者完美音色的追求设置了障碍,而于海英副教授

的音色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完美音色的完成一灌没的说应依靠演奏方法的正确、力度的把握、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相对协调及音质音色的心理追求等几种因素的统一。于海英副教授演奏的音色清澈而不失柔美,饱满而不失圆润,显现出了一位青年演奏家所具备的艺术素质。

创新一要有目的性,二要有原则性。所谓目的性即是要将传统与创新的距离调整在适度的范围内,不要无目的的追求“走的越远越好”。原则性即是对创新要做到心中有数,大凡在传统演奏及写作技法中没有的,或者在原有的技法中有所突破的,我们都应给予“尊重”。

同时,我们应感谢作曲者为东北扬琴学派沉寂多年后的重新崛起开了个好头。创新有时也要付出代价。由于照顾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与东北扬琴的特色,此曲在总体结构上还有修改与商量的余地,有些段落之间尚需加添必要的过渡与连接。我们期盼着作者在不断的修改中,能使此曲纳于东北扬琴的精品宝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