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对当前扬琴作品创作的思考
芮伦宝 华音网 2024-03-26

多年来的学习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必须具备三个重要的环节,一、培养高水平的演奏家;二、不断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扬琴作品;三、对扬琴这件乐器的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即扬琴制作的科学化。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缺一的。

由于国家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广大从事扬琴艺术事业的教育家、演奏家的共同与长期的努力,使扬琴艺术在教学演奏、作品创作、理论研究、琴制改革等方面均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培养专业演奏人员和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上,全国已逐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的层递式的教学体制,这在世界扬琴艺术史中是前所未有的。扬琴这样一件外来乐器已在我国得以广泛地传播、发展、创新,正在逐步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国扬琴体系并阔步走向世界。

回顾五十年来扬琴艺术的发展历程扬琴艺术走过的创作思路,粗略线索如下:

传统风格的扬琴作品

创作、改编和移植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器乐作品为扬琴独奏曲,是扬琴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扬琴传入中国之始,只能作为一件伴奏乐器为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伴奏,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件功能齐全的弹拨乐器,有着诸如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等丰富多样的演奏形式,应该说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创举。随即出现的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倒垂帘》、《雨打芭蕉》、《昭君怨》、《银河会》、《流水》、《弹词三六》、《欢乐歌》、《春江花月夜》、《渔舟演唱》、《将军令》、《苏武牧羊》、《龙船》等等(作者注名省略),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作品,其改编的特点是注重音乐旋律,上下大跳等手法,充分展示出扬琴的特点—“扬”字,即悠扬清脆,华丽流畅,铿锵有力,错落有致。很显然,以上成果大多为老一辈演奏家们“顺手”之作,为后来扬琴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丰硕的创作成果

多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众多的演奏家已认识到要不断地发展扬琴艺术就必须在从事演奏、教学的同时狠抓作品创作,于是大家都积极地大搞创作,加上部分专业作曲家的参与,一大批作品问世了。全国各地、各院校几乎都有各自的扬琴曲与扬琴教材,其不同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为扬琴能在海内外演出、普及音乐社会教育、专业教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有些权威人士所言“要发展中国民乐,粮草至关重要”。

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较优秀的代表性作品,仅我所认为的有:《水乡的春天》、《龙门》、《春到清江》、《映山红》、《节日的天山》、《红河的春天》、《打起锣鼓庆丰收》、《杏花村》、《欢乐的新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流水欢歌》、《音乐会练习曲》、《美丽的非洲》、《忆事曲》、《游击队之歌》、《川江韵》、《凤凰于飞》、《鹰笛恋》、《海燕》、《黄河颂》、《樱花》、《天鹅》、《鸟之舞》、《觅》、《海峡音诗》、《林冲夜奔》、《莫愁女随想》、《神女赋》等,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具有较正规的独奏曲格式,乐曲较完整、成熟,特别有些现代作品有深度,有难度,其特点是,一,既保留了民乐创作的旋律风格又增加了多声部写法,更好地发挥出扬琴演奏的新技法;二,大胆、合理而有选择地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为我所用,表现在:1,曲式突破了传统的慢快或慢渐快的结构,很多采用了对比性的曲式结构;2,复调的运用拓宽了扬琴两手独立演奏的高难度技巧;3,调性运动、变化音群的借鉴。由于现今扬琴音域的增宽,为更好地表现音乐情绪变化提供了条件,作品中调性运动大为增多,一些变化音群的运用也大大地提高了扬琴的表现力;4,扬琴与乐队的组合,适宜于表现气势宏大的题材,借助乐队来协助烘托音乐情绪,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扬琴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对扬琴作品创作的几点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扬琴正处在发展阶段,扬琴作品在创作上正属于发展时期的提高阶段。多年的创作成果的确来之不易,应给予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才能进一步更好地去推动扬琴艺术的发展。就这一问题我谈几点浅见。

克服旋律音调的平庸化

我们常用的一些作品大多为表现江、河、水、节日或是歌颂某一历史人物的题材,创作面较狭窄,较局限,往往乐汇过于相似,缺乏个性,创新感方面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听起来比较熟悉,甚至可以给它总结出一些基本旋律型,听过以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正如有些专家谈及一场轰轰烈烈的电视歌手大赛所言,“似乎听不到一首好的歌曲”。目前歌曲的创作手法似乎是学院派的一统天下,对传统的丰富的民族特色的创作手法研究得不够。中国民族器乐曲创作是否同样存在着以上趋向呢?另外,在作品创作中,节奏的简单化与节拍的单一化也是一个较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旋律音调的优劣,节奏变化不够丰富,还会影响到乐曲的效果与感染力。比如,扬琴作品中出现了7/8拍时,立刻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很有特色,更有韵味,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深长。由此可见,在一个较大题材的作品中节奏变化可谓乐曲的生命脉搏之所在。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钢琴、管弦乐作品以及国外的一些较优秀的器乐曲,为表现音乐的变化,节奏的运用非常丰富,突出了作品的个性,旋律生动,富有生命力。作为弹拨乐器的扬琴应该说更适合于演奏多种节奏的变化,因此,一定要借鉴兄弟乐器的创作手法,提倡张扬个性,拒绝平庸,为扬琴作品的艺术表现提供新思路。

避免曲式的雷同化

作品创作吸收一些外来的作曲技法固然是好的、必要的,但用多了,用滥了,也会导致曲式上的雷同化。目前,不少扬琴曲的曲式结构一般表现为:散板引子;A呈示部,a方整性乐段,常用轮音演奏;a,变化拨奏演奏;a”稍加变奏,加强织体厚度,左手旋律,右手作和弦分解渐强渐慢结束;B中部,多为原慢板主题的快速变奏,缺乏主题性格上的对比,往往局限于扬琴演奏竹法变化自身的对比,缺乏动力性展开,缺乏丰富变化的写作技巧,办法单一,乐曲就显得单调,有些作品则为了表现演奏技巧,往往只讲究情绪,旋律经不起严格推敲,缺乏音乐表现的艺术性,较为浮浅。音乐创作犹如一篇文章,写好主题是灵魂,科学发展与精心布局是关键。它将让人感到是生动活泼还是平铺直叙,是引人入胜还是一览无余。

调式、调性、和声的多样化

民乐曲五声民族调式写作的作品较多。在扬琴作品中存在着两手织体写法的调式调性问题。一些作品中和声的应用较为混乱,常常同为羽调式或小调式的主、属、下属和弦,有时应用6236、2562、3673;有时应用6136、2462、3573,听起来生硬而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缺乏对民族调式和大小调和声技法的熟练掌握。分析了现有的扬琴曲,我们清楚地看到,绝大部分曲子都是运用了民族五声调式,这难免产生局限性,以至于作品创作在某一个范围内绕圈而无法突破,造成部分乐曲听来似曾相识,而无新鲜感。不仅扬琴作品如此,当前中国民族乐器创作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人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已在尝试探索新的思路,运用了非五声调式或自己设计的人工调式,甚至于改变了古筝的定弦,使作品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古筝是一件相当古老的乐器,尚能够出现新的面貌,我们外来的像扬琴这样“新生代”乐器在创作中是否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呢?

改变扬琴伴奏的简单化

扬琴伴奏谱编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扬琴能否发挥其各种技法优势而成为一件“称职”的伴奏乐器。我们常看到那些为二胡所写的伴奏谱(除部分专业作曲外)一般情况下,不注重和声的正确连接,往往是看到5下面就填写13或72的和音,看到6就谱写13或24的和音。伴奏的织体,节奏的变化也较单一,往往根据某一种音乐情绪,重复着一两种节奏音型,几乎都是一种模式的弹奏,听来如出一辄,索然无味。只有一般补充性连接,缺乏对比和模仿的复调声部,不大注意伴奏与乐曲之间的有机性,听起来不像浑然无间的整体,缺乏伴奏的艺术性,

有损伴奏的功效。

扬琴的独立伴奏能力虽然不能与键盘乐器相比,但学习借鉴有关钢琴伴奏编配技法—丰富多彩的和声,特别是较为新颖的复调,是十分必要的。胡登跳先生的两首二胡曲的扬琴伴奏谱《二泉映月》和《听松》,灵活地借鉴了键盘乐器的写作手法,对乐曲的引子和连接的写法有创意,有意境,演奏更有深度和难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经验。

新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的扬琴作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演奏者所作。演奏家写作品有其独到之长处,适于发挥演奏技术的优势,当然,演奏家也掌握了一定的作曲技巧,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创作热情,才有今天的成果。但是,与专业作曲家相比,我们毕竟缺少对作曲技法理论系统的深入的学习。时至今日,我们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感到力不从心,认识到要想继续前进,有必要进一步钻研写作技巧。如果我们具备更为深厚的作曲功底,结合本专业的有利因素,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创作的作品将更有章法、更有深度、更有创造性,更能促进扬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我的想法是,需要从音乐教学改革抓起,培养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的人才。国外成功的音乐家中,集演奏家与作曲家于一身者不胜枚举,如帕格尼尼、萨拉萨蒂、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拉威尔、拉赫玛尼诺夫等等。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呢?刘天华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精通演奏,学贯中西,创作的作品既保持和发挥了二胡作品的特点,又融入西方技法,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中西结合,融汇贯通”,而且作品各具个性,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现在的教学形势很好,音乐的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从小开始的,有条件在音乐艺术院校专业中开设作曲理论、美学等课程,培养出新型的知识结构较合理的人才。我以为,如果能够从培养人才的根本上着手,我们将看到民族音乐发展的希望,中国的民族音乐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加强交流相互促进

事实证明,多方位的加强交流,多层面地相互促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作品创作质量的重要方面。1981年武汉会议“三院校主办的扬琴教学教材交流会”,是扬琴界第一次盛会,当时,通过各地各院校的教材交流,与会代表深感到得益菲浅。每位代表均带来一批作品,也带回更多教材与教学经验。事隔十几年,1993年的北京扬琴会议(文化部主办)上,扬琴作品交流的质量又有显著提高,其中质的飞跃,有目共睹。在相互学习、借鉴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入生活,体验时代脉搏,将群众中的乐汇提炼出来,丰富我们的创作题材,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

最后,我想说,发展扬琴艺术事业,繁荣和提高扬琴作品创作水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将它发展得更好,我们有信心推动扬琴艺术事业走向辉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