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扬琴名曲《林冲夜奔》赏析
刘月宁 华音网 2025-02-28

《林冲夜奔》是由我国著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顶祖华教授于1984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力作,作品一经问世即获得广泛好评,近20年来成为精品扬琴曲库中久演不衰的大型扬琴独奏曲。

《林冲夜奔》取材于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以《新水令》、《雁儿落》等昆曲音乐曲牌为依托,用一种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来表现民族气韵,把扬琴这件外来乐器的民族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起、承、转、合”曲式,为五段体结构。

(引子)散板:在富于“戏剧性地”第一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内容的表现。借鉴戏曲武场的特性节奏型和不稳定音的运用,突出刻画了主人公林冲的民族气概和悲愤、矛盾的心态。2.双音琴竹的运用。《林冲夜奔》是一首运用双音琴竹较多的作品.在运用时应注意掌握(1)单、双音不同的触弦角度。(2)弹奏和音时要充分运用小臂的力量控制。(3)触弦后回松的速度要快。乐句的处理。第一小节是一个由慢渐快的乐句,第二、小节是第一个主题句,第四小节为慢起渐快的过渡句,第五、六小节是第二个主题句,第七小节慢起渐快的第三个主题句至第八小节第一段(引子)的结束。4.力度的要求。(1)注意第一小节的渐强及第八小节结尾的渐弱表现。(2)三个主题句的强力度保持。(3)第四及第七小节在渐快时力度要保持上扬而不能松懈。

(愤慨)慢板:作者运用昆曲曲牌音调刻画了主人公林冲无端遭迫害的悲愤与感慨。全段共分四个音乐层次:第一层次前八小节。音乐的刻画主要表现在前倚音的着重强调,两小节为一个小乐句的呼吸处理、速度的稳定性把握以及左手反竹轮的轻、匀控制。第二层次九小节至十九小节。首先在速度上有些流动;保持前倚音的着重强调;注意琵音的快速流动并突出左手最高音;在乐句的处理上前半部分以两小节为一句,后面逐步拉长;前四小节卡农式旋律要注意连贯性。第三层次第二十小节至三十二小节,为慢板的高潮段落。在速度和力度上比前两个层次都更上一层楼;而转人F调后的旋律发展更富有内涵和张力;在技法方面,运用摘音增加音色和节奏感;在三十小节的第二拍有一个在速度和力度上的渐慢、渐强,而在第三拍又回到原速和原力度的乐句处理,为突出刻画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第四层次第三十三至三十七小节。慢板的尾声,力度渐弱、速度放慢,通过轮、泛、拨三种音色的变化衔接,渐渐进入下一段“夜奔”的意境。

(夜奔)小快板:表现主人公林冲深夜赶奔“梁山”的情景。全段共分四个音乐层次:第一层次前四十六小节。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稳健的步伐和坚定的信心。在速度上要求稳,不惭快,在力度上则要有一个渐强的过程,在双声部的弹奏中注意两手的旋律走向;在技术方面单手轮竹两手配合问题要引起重视,控制不好会影响整体旋律的流畅性。第二层次第四十七至七十小节在速度、力度上有一个渐快、渐强的趋势;而重音双竹的弹奏则用小臂来控制音色和音量。第三层次七十一至八十四小节是第二层次情绪的延续,注意强调右手的低音,使音乐有一种内在的推动力;前半部分左手的持续音的力度要保持住,形成清晰的旋律线条。第四层次八十五小节至“风雪”段前,是“夜奔”的高潮段落。作者采用戏曲音乐的旋法结构,进一步刻画了林冲昂扬的斗志以及坚定的决心。

(风雪)自由性段落:表现主人公顶风踏雪、奋勇向前的坚强毅志。全段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二十五小节。运用双竹及半音阶形成华彩性乐句,这一层次主要强调不协和双竹的力度保持,以及半音阶的力度变化。第二层次二十六至五十五小节。采用戏曲垛板的节奏形式并配以高昂、挺拔的主题旋律,表现主人公坚定信念。在弹奏中注意加重音的双竹轮音力度的保持;单手轮竹及后十六分音符两手的协调性配合。第三层次五十六至六十五小节。通过空拍和重音双竹的交替,表现主人公与风雪搏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四层次六十六小节至“摇拨”句前。运用上、下行整句的半音阶描绘“风雪交加”的场面。在弹奏中注意从强到弱、又由弱渐强再渐弱的力度控制;半音阶左手的力度要加强重视;两手在相互协调配合的基础上提高准确率和清晰度。

第五层次为“摇拨”句。运用左手指套滑音、右手用拨片拍拨特性音,进一步形象地描绘“狂风大作、风雪交加”的场面。在运用这一技法时,要注意右手的均匀与密度,以及弱力度的控制并同左手的渐进至渐退过程紧密配合,从而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意境。

(上山)广板:全曲的高潮段落,分三个层次,抒发了主人公林冲历经艰险,终上梁山的感慨。本段为双音琴竹段落,在运用中特别要注意触弦的角度和小臂的力量控制。第一层次前七小节。在力度的表现上注意强调保持音的效果,大量运用小臂的弹奏方式,增加声音的结实度;双声部弹奏两手力量要均衡。第二层次第八至第二十五小节。通过戏剧性的弦法变化,增强了音乐的紧迫感,为第三层次的辉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弹奏中,注意空拍的准确性及双竹的整齐度,双竹三连音的速度要保持,到最后一小节再渐慢。第三层次第二十六小节至结束。这是一个辉煌的乐句,也是全曲的高潮乐句,它与(引子)的第一乐句形成对应,深层次地刻画了主人公林冲胸怀大志、不畏险阻、终上梁山的豪情壮志,在结束句采用了戏曲音乐中“急急风”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感人魅力。

《林冲夜奔》由各自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结合的五个段落组成,采用叙述与心理刻画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挖掘音乐的内涵,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林冲“丰满”的音乐形象,在艺术性与技术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一部优秀的大型扬琴独奏作品。

注:用402型扬琴演奏,左马条第一个弦可改用29号钢弦三根,定弦为#f¹-a¹-c²,便于左手用滑音指套连续上下滑抹,同时右手用拨片连续摇拨的首创技法,奏出风雪呼啸的特技效果。此曲还可采用西洋管弦乐队或民族乐队协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