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要:唢呐音色嘹亮、优美、热烈。滑音在其演奏中显得特别重要。它能起到渲染地方风格、增强音乐表现力的作用,极大的丰富了唢呐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滑音;乐曲;运用
中国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音乐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从远古至现代,民族音乐历经长久的发展,去糟留精,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与它在发展优势的同时,注意汲取外来元素密不可分。从而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
民族吹管乐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乐器门类,经过历朝历代的加工和改造,融合发展,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魅力。其丰富的内涵,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感染了无数的人们。
滑音,作为表现手法之一,在音乐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滑音的表现技巧在民族吹管乐器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滑音,即由一个音(主要音)滑进到另一个音。滑音在弦乐器上也叫做单指抹弦。在吹管乐器,笛、箫、唢呐、埙的演奏中广泛运用。
滑音分上滑、下滑、复滑三种:1、上滑音:由较低的音向上滑进到较高的音。2、下滑音:跟上滑音相反运行的音。3、复滑音:由低到高再到低或者从高到低又回到高的滑音。
滑音在民族吹管乐器中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表现欢快、热烈的场面,也能够表达喜悦、诙谐、兴奋以及悲苦、伤心、愤怒、凄婉等情绪。另外,在模仿、马嘶、鸟鸣、人声等方面,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的乐器演奏中,对全国各地不同地方风格的演绎,滑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红旗渠上红旗扬》这首河南风情浓厚的乐曲,由于滑音的运用,将乐器要表达的风味准确地表达了出来,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慢板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由于滑音的作用,它配合着豫北音调特有的音程关系,将豫北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故事向您娓娓道来。
滑音在体现地方风格起的作用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就不一一累举了,总之,在这方面,由于唢呐这件乐器自身的特质,还有乐器本身结构特点。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一方面,滑音在表达情绪方面,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表达喜、怒、哀、乐方面,正因为有了滑音这一技巧,才能展现得更加生动,表演的尺度,更能做到恰如其分。
《一枝花》是在全国影响很大的一首乐曲,乐曲柔婉、凄美的旋律,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这首乐曲中,滑音的运用,达到了每个乐段都离不开的程度。
乐曲的引子部分:
可以看到,这一连串滑音中,三种主要滑音都已用上。不妨将有滑音的演奏效果跟去掉滑音的效果做一下对比,就可以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前者圆润、饱满、感情丰富后者干滞、苍白,在通篇的引子部分,滑音的运用,大都类似于此。
乐曲叙事部分这一连串滑音的应用,又将一个委婉的艺术形象呈现给听众,让大家能真切体会到其中哀怨的情绪。
在乐曲的第三部分,同样大量滑音的运用,加以其它演奏技巧,配着优美的旋律,把一个悲怆、凄婉、不屈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铺展开来。通过《一枝花》在这首曲子的滑音使用,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乐曲中欢乐、哀怨等情绪。
在《山村来了售货员》中我们可以被曲中劳动的喜悦、生活的乐趣等一系列情绪所感染。在这其中,除了旋律外,还与滑音等演奏技巧密不可分,甚至于曲中的模拟吆喝的声音效果也是运用了滑音这个演奏技巧:
唢呐作为民族管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乐器,尤其是因为它本身独有的音色,高亢的音量,在一些音乐表现方面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在表现热烈、欢庆等场面上是有自身的优势的。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对乐曲所要表达的效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农村一片新气象》是一首唢呐独奏曲,描写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努力建设自己家乡,呈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为了营造特定的效果,作者采用了舒展的旋律、欢快的节奏等一系列手法,同时在演奏技巧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在滑音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在乐曲开始部分,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乐曲的第一音符,就用上了下滑音这一技巧:
【忘我劳动】热烈、欢腾地
《衣村一片新气象》
通过这些上滑音和下滑音的连续运用,使劳动场景画面感更加生动,没有了生硬的感觉。如果去掉这些滑音,演奏效果就会大为逊色。到了乐曲的第二部分,滑音所占的比例又有所增加,这一部分通过乐曲的叙述,如电影一般,新农村的前世今生缓缓的拉到了大家的眼前:
《农村一片新气象》
把整个叙事部分听完后,如果您留心滑音的话,就会发现在这一部分中光看滑音的运用手法就丰富的很,从小二度到六度音程,上滑音、下滑音,几乎都用了个遍。
乐曲的华彩部分和再现部分,同样大量运用了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在唢呐独奏曲中,《农村一片新气象》这首乐曲除去成功运用别的演奏技巧外,滑音的运用可以说是成功演绎曲目精髓场面的范例。
熟悉《百鸟朝凤》的朋友,一定会对曲中各式各样的鸟鸣的印象深刻,为那活灵活现的鸟儿的欢叫所感染,当您听到蝉鸣的时候,是不是也不是能联想到仿佛置身于盛夏呢?
《百鸟朝凤》
这首曲目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滑音是功不可没的,尤其在模仿鸟叫这一部分,离开下滑音是无法完成的。除此以外,乐曲中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亲切,也是这首曲目的一大亮点,滑音在其中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
除了模仿鸟叫、蝉鸣,马嘶的模仿通常也是由滑音跟其它演奏技巧配合来完成。另外,有些乐曲中模仿人声的任务也交给滑音来完成。
唢呐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给学习演奏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任何事情有弊就有利,它在演奏过程也能让演奏者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身的作用。
唢呐的吹奏,有时在一个孔上可以吹出三度音。比如:《一枝花》中
这个音可以在上把3音上靠气息的控制吹出,这样一来,出来的效果类似于一个三度的上滑音,让人听起来更加光滑、悦耳,在《胜利秧歌》中也有类似的应用。
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在竹笛的表现中,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竹笛是一件个性化鲜明的乐器,欢快、悲怆、叙述、柔美在它的演绎中都有十足的体现。
《黄河边的故事》是一首优秀的竹笛曲目。乐曲的开始大量的滑音在这里出现,应用的方法包括了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配合上花舌、指颤等演奏技巧,将黄河边上悲苦的生活、无奈压抑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犹如一幅写实的油画,色彩斑斓,令人震撼。另外,配合主旋律,运用各种滑音,准确地将黄河边纤夫们的生活环境及地域特性展现了出来。如果将滑音去掉,再演奏本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黄河边的故事》
在乐曲的其它部分,大量滑音的运用,使乐曲的表现力、感染力更加充分。作曲者、演奏者通过巧妙地运用滑音等演奏技巧,使得本身已很优美的旋律更具有了生命力。
《姑苏行》是竹笛的代表曲目之一。滑音的技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乐曲的开始部分到结束部分滑音自始至终在被充分地运用着,结合吐音、指颤等其它演奏技巧,把江南柔美细腻的风格流畅地表现出来。
《姑苏行》
如果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滑音的运用是非常讲究的。何时采用上滑音,何时采用下滑音,创作者都做了非常巧妙的安排。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动,将上滑音改为下滑音,或者反之,我们就会发现,其演奏效果会由原来地流畅变得晦涩,旋律的起伏、动感、欢快的情绪,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变得面目全非。
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或者可以说,几乎每一首笛子独奏曲中都有滑音的运用。在绝大部分乐曲中,它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再赘述。
说起笙,一定会想到它在民族管乐器中独有的融合性。它在乐队中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实际上,在笙的独奏乐曲中,滑音这一演奏技巧,也是被大量运用的。
在《草原骑兵》这首笙的代表作品中,滑音就得到很好地运用。乐曲的引子部分,连续用了几组滑音,就将草原的早晨万物苏醒、潮气蓬勃的风貌展现出来。
《草原骑兵》
由于运用了滑音,使乐曲显得更加亲切,从而为刻划草原骑兵的英姿飒爽埋下了伏笔。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一下,这一连串的滑音,安排得是如此的巧妙。使得乐曲一开始就以丰满生动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滑音这一演奏技巧,除了在民族乐队三大主要吹管乐器(唢呐、竹笛、笙)中,被大量地运用,在其它吹管乐器(管子、葫芦丝等乐器)中,也被大量地运用。
在管子名曲《江河水》中,滑音所占的比重也很大。无论表现悲愤、凄凉,还是回忆部分中主人公短暂的幸福,滑音在技巧表现手法上,也被大量运用。
《江河水》
葫芦丝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乐器,在演奏过程中,也大量运用了滑音。为渲染其地方特色及音乐形象,起到了很大、很好的作用。
以上林林总总谈了一些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在民族吹管乐器中的运用。实际上的运用,不胜枚举。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探讨。
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滑音这一演奏技巧的加入,乐曲本身的表现力、感染力无疑会大打折扣,会使艺术形象大为逊色,失去应有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演奏民族吹管乐器时,应该对滑音这一演奏技巧加以研究,正确运用。欣赏时,关注滑音的运用,对体会乐曲的精髓大有帮助。创作乐曲时,巧妙运用滑音,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民族吹管乐器演奏离不开滑音技巧,民乐创作离不开滑音,民乐欣赏离不开对滑音的品味!
参考文献
《唢呐演奏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
《唢呐基础教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唢呐近代曲全集》吉林出版集团
陈广声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