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大同乐会活动纪事
陈正生 华音网 2025-03-17

【关键词】大同乐会/活动纪事/郑觐文

【学科隶属】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内容提要】大同乐会作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沪上的最有影响的民间音乐团体,以其积极的努力和作为,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团结了一大批沪上有名的音乐家,组织排练、演出,创作、改编新曲,研制中西乐器,对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音乐团体大批涌现。在这批音乐团体中影响最大的音乐团体,要数大同乐会。它不仅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国外音乐专家的重视。

大同乐会之所以在国内外亨有如此声誉,是与郑觐文的积极操持分不开的。大同乐会在郑觐文的主持下,不仅团结了一批当时沪上有名的音乐家,如教授舞蹈的戏剧家欧阳予倩,教授琵琶的汪昱庭、吴梦飞,教授京剧的陈道安、苏少卿,教授昆曲的杨子永,同时也培训了一批像卫仲乐这样有很深造诣的教授、音乐家。当然,大同乐会在社会上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是同大同乐会搞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分不开的。郑觐文先生1911年后来到上海,曾任教于哈同办的仓圣明智大学和圣玛丽亚女学。1918年,郑觐文创办了“琴瑟学社”,1919年5月,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求中西音乐之大同,当月即将“琴瑟学社”易名为“大同乐会”,挂出了“大同乐会筹备处”的牌子。由此可见郑觐文对新文化的敏感。1935年郑觐文先生谢世后,卫仲乐由原先的乐务副主任接任乐务主任。1938年10月,卫仲乐随“中国文化剧团“赴美国,1940年9月归国时,大同乐会已不复存在。大同乐会在其活动期间,搞了一系列的活动,理清这些情况,对了解大同乐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如实评价大同乐会对民族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对上海音乐界的修史撰志,无疑是有益的。

这篇《大同乐会活动纪事》是根据《申报》的报道梳理的,同时也请教了大同乐会前辈,柳尧章、卫仲乐、金祖礼、许光毅、秦鹏章诸位先生,在此谨致谢忱。

一九二三年

11月,大同乐会初步完成筹备工作,此时大同乐会已设有研究部、编译部和制作部。研究部分成理学和技能两种:理学旨在研究乐律和乐理;技能则包括学习演奏演唱和舞蹈。编译部旨在编译各种乐书和曲谱。制作部意在制造各种中西乐器。当时制作部制成的仿古乐器已有18种:用两支同律箫笛合二而一的手杖——共鸣杖,以及雌雄箫笛、大小忽雷、三清、单双弦、奚琴、匏琶、十五弦筝瑟、二十五弦颂瑟、三十六弦洒瑟、七弦增幅琴、箜篌,以及埙、篪等。

11月,京剧《徽钦二帝》第二本开演。该剧由欧阳予倩编导,该剧在“蔡京宴请徽宗”一场,演员在台上演奏“古曲”,所用乐器为大同乐会制作的钟、鼓、琴、瑟、埙、篪,以及大小忽雷。

一九二四年

1月,新制仿古乐器14种,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小弦鼗、浑不是、卧箜篌、云王敖、歌钟、云磬、筝、十二律管、笙、竽、舂、牍,连同原先制作的共32种。

2月郑觐文撰文,提出废除九宫音阶,改用十二律音阶,确定标准音高,改良记谱方法的主张。柳尧章读后,深表赞同,去见郑觐文先生,遂结成深交。

4月27日,郑觐文组织的具有30人规模的女子乐团成立。该团团员主要为仓圣明智女学的学生。女子乐团分弦、管、簧、械四个组。郑觐文教演奏,欧阳予倩教歌舞。郑觐文还打算组建具有30人规模的男子乐队,队员的条件是具有音乐知识者,尤其欢迎通晓古乐者。并声明,加入该乐队,若成为基本会员,可以免交各种经常费用。

6月8日,女子乐团于市政厅举行日夜两场古乐舞大会。节目有国乐研究会的丝竹助兴,该会汪昱庭琵琶独奏《十面埋伏》,郑觐文古琴独奏《秋鸿》、36弦洒瑟独奏《寿阳宫》(该曲系古琴曲《梅花三弄》改编)和琵琶独奏《吊屈原》(亦名《罗江怨》),李树森大竽和头管独奏。女子乐团的节目有合唱《鹿鸣》(《诗经》篇章)、《越九歌》、古乐合奏《春回大地》,埙篪合奏,笙磬齐奏,箜篌与秦筝合奏,另有舞蹈底母舞、象舞和掌上舞等。当日,德国驻远东代表林台博士,在同济大学校长阮介藩博士的陪同下观看了表演,并往后台参观仿古乐器,同时决定购买一套运往德国。林台博士当场赠语“乐而不淫”。郑觐文当场赠送林台博士共鸣杖一支。嗣后,郑觐文赠林台博士当天演出的古乐舞照片。

7月11日至8月21日,大同乐会借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场所,首次开办暑期班。科目为中国古乐(琴、瑟、琵琶、笙、埙、篪、箜篌、胡笳等)、古乐舞、丝竹、京昆、钢琴及小提琴。由郑觐文、汪昱庭、欧阳予倩、程午加、李树森、罗曼丽等执教。

一九二五年

春,制成50弦大瑟,命名“庖羲瑟”。该瑟长六尺四寸宽二尺四寸。旧式筝和瑟都是将弦固定,靠移动音柱(犹如活动的琴码)改变弦的长短这一方法来调节音高。这一传统的调弦方法,当各弦的张力失调以后,调音就困难,只能将弦重行绷过。郑觐文设计的“庖羲瑟”,弦的一端配上一只琴轸,使弦可以松紧,瑟柱改用犹如扬琴上的排马。这一改进,方便了瑟的调弦,从而也方便了演奏。

8月3日至6日,“五卅惨案”发生后,工人罢工。上海文艺界于新舞台举行四天“援工游艺大会”,大同乐会踊跃参加义演。

8月10日,大同乐会暑期专校期满,本期暑期专校的教员都是新生力量。琴瑟教员是罗资深、苏觉先,琵琶教员是柳尧章、薛更生、王桂芬,昆腔教员是胡新、李佩兰,京曲教员是戴文德、方梅庵、谢金山。暑期后,因多数学员要求继续开课,仍由郑觐文教琴瑟,吴梦飞教琵琶,杨子永教昆曲,陈道安教京曲。

9月,因大同乐会在上海已有一定声誉,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刘质平、上海艺术大学教授傅彦长,希望能与大同乐会多加联系,互相研究,交换音乐知识。刘、傅二位的愿望,颇合郑觐文音乐大同的宗旨,因此,郑觐文曾打算筹建“中西音乐俱乐部”。

10月,柳尧章根据汪昱庭先生所教的琵琶独奏曲《浔阳夜月》改编成丝竹合奏谱。由于初次演出即获得成功,本月完成了十二行总谱的编配,所用乐器为琵琶、筝、三弦、二胡、京胡、笛、箫、笙、管、扬琴、云锣和鼓板。当时曾易名为《秋江月》,1926年春,郑觐文正式将此曲定名为《春江花月夜》,十段各配以小标题。此曲当时的影响很大,听众认为此曲“足为丝竹界别开生面”,“无一点尘俗气”。

一九二六年

3月,每星期日下午,借宁波同乡会举行三小时的“乐系周会”。会上陈列大同乐会历年来制作的仿古乐器,以供参观,并演奏琴瑟、琵琶、京曲、丝竹等节目。所演节目俱印成节目单,并在节目单上对乐曲加以介绍。大同乐会宣布:“乐系周会”风雨无阻,听众无论多寡,照常举行。约定每期印票二百张,所得半数充作费用,半数为制作仿古乐器集资。

3月,郑觐文将古琴曲《昭君怨》(即《龙朔操》)改编成合奏曲,易名为《明妃泪》,用琵琶、筝、箫、二胡和阮等乐器演奏。

8月,应江浙等五省总司令孙传芳之邀,大同乐会50人,于本月2日夜乘专车赴宁,参加孙传芳搞的“雅歌投壶”大会。雅歌投壶大会于6月下午4——8时举行。大同乐会除演奏古乐外,并陈列了历年来所制仿古乐器四十余种。

一九二七年

1月15日,假市政厅举行“雅歌投壶”大会,日夜两场。会上除合奏《春江花月夜》、汪昱庭琵琶独奏、吴梦飞琵琶独奏外,另有杭州国乐会合奏弦乐《郁轮袍》、《细柳营》,李蜀云的粤曲《午夜秋思》,俞振飞昆曲《狮吼记·跪池》,袁寒云昆曲《折柳阳关》。

此次举行“雅歌投壶”大会,旨在为制作全套仿古乐器筹集资金。事前虽经多次宣传,9日还借三马路(今汉口路)慕尔堂(今沐恩堂)预演,招待记者和各界,因近年关,加上时局不稳定,故而仅售得八百元。

4月,柳尧章根据华秋苹《琵琶谱》挖掘整理出《月儿高》一曲。初名《难得人间曲》,取其“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之意。因李芳园琵琶谱中的《月儿高》亦名《霓裳曲》,且该曲乃舞蹈性质,故而定名《霓裳羽衣曲》。郑觐文曾打算将此曲编配上舞蹈,因欧阳予倩在南京,郑觐文曾请沪上太极拳名家叶百龄主谋此事。由于叶百龄不谙舞蹈,此舞终究未能编出。

5月15日,大同乐会开本年度第二次演奏例会。会上首演《霓裳羽衣曲》,柳尧章主奏琵琶,当时被誉为洞箫大王的王巽之吹箫。闻者反应热烈。

7月2日下午2时,假三马路慕尔堂开夏季音乐会,节目有《春江花月夜》,郑觐文古琴独奏《秋鸿》、大瑟独奏《寿阳宫》,汪昱庭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王叔咸琵琶独奏《普安咒》,吴梦飞琵琶独奏《霸王卸甲》、施颂佰琵琶独奏《花剧散点》、琵琶合奏《阳春》,王巽之筝独奏《楚唱》。最后为首次公开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由柳尧章主奏琵琶、郑觐文抓筝、张省钧吹箫、柳耀岑(柳尧章之弟)拉二胡、郑惠国弹阮。当日虽大雨如注,却座无虚席。

8月12日,同济大学校长阮介藩博士赴德公干。当晚在功德林公饯。郑觐文应邀赴宴。1924年古乐舞大会后,德国名六博物馆特请阮氏向大同乐会征制仿古乐器12种陈列在该馆,颇受德国人士珍视。席间,阮氏特为面嘱郑觐文,希望能将大同乐会四十余种乐器悉数拍成照片,逐一加以说明,并选《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曲》等大曲十套,通译作五线谱,拟带往德国作宣传资料。阮氏自愿担任大同乐会国外宣传员。

8月,为筹办国立音乐院的箫友梅,来沪仅数日,就定于二十八日(星期日)参观大同乐会。大同乐会盛情欢迎箫友梅。出席这次欢迎会的有郑觐文、汪昱庭、王叔咸、王巽之、杨子勇、苏少卿、王培生、张省钧、程齐庄、卓卣斋、郑惠国、郑兰堂等十余人。各人尽己之长献演,节目共12个,历时4小时之久。

11月,世界著名的俄国小提家秦巴里斯特(Zimbalist)来沪,要求了解中国音乐。经唐瑛和李祖贤(胡适的同窗)介绍,认识了大同乐会主任郑觐文。6日晚八时半,大同乐会郑觐文、柳尧章、柳耀岑、郑惠国,同秦巴里斯特聚会于拉都路(今襄阳南路)《字林报》记者沙哥士寓所。出席聚会的上海名流有胡适、徐志摩、唐瑛、李祖贤等20多人。原请胡适任翻译,胡适声明自己不懂音乐,转荐他在清华及美国时留学的同学、与音乐界接触频繁的李祖贤任翻译。会上秦巴里斯特分别演奏了贝多芬的F大调和G大调《浪漫曲》、维尼奥夫斯基的《波兰舞曲》、穆索尔斯基的《西班牙舞曲》,郑觐文古琴独奏《秋鸿》、大瑟独奏《寿阳宫》,柳尧章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最后柳尧章、郑觐文、柳耀岑、郑惠国合奏了《春江花月夜》。秦巴里斯特对中国的乐器和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月1日,蒋介石、宋美龄在大华饭店举行婚礼,大同乐会应邀参加奏乐。

上旬,美国音乐家HenryEchbeun夫妇由日本赴南洋途经上海,欲了解中国音乐。经徐志摩介绍,同郑觐文会晤于地丰路(现乌鲁木齐路)吴公馆。席间郑觐文奏《广陵散》一曲,亨利用他那价值3万美元的小提琴奏了三首乐曲,其中一首为在日本的新作《日本概象》,由其夫人伴奏。

一九二八年

1月29日下午1——6时,举行本年度第一次演奏会,开排铙乐十八套中的第一套——《五关斩将》。

寒假班开课,琴瑟教授为郑觐文,琵琶和丝竹教授为柳尧章,昆曲教授杨子永,京剧教授为陈道安和苏少卿。

5月,郑觐文《中国音乐史》脱稿。并征求大同乐会的基本会员和上海音乐专家的意见。

7月9日至8月19日,大同乐会暑期学校开班,除原有的琴瑟、琵琶、丝竹、昆曲和京剧而外,本期另增设“制乐”一科,由郑觐文教授。

7月20日至22日,中华义勇团筹集团本部建筑基金,于顾家花园开大型游艺会,大同乐会参加的节目为:11人合奏《春江花月夜》、6人琵琶齐奏《阳春》,郑惠国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12月,郑觐文初步制作出定调笛。原先之笛长短无据,音调不定。为使笛子的音调稳定,郑觐文以“A”(a1)音为标准,制成十二宫笛。

一九二九年

3月,郑觐文制作比较完善的21弦箜篌。该器高五尺,声音比琵琶大一倍,音量虽不及竖琴,但郑觐文认为,其微妙处为竖琴所不及。

5月,由柳尧章倡议,大同乐会发起,联合汪氏琵琶学社、

霄乐团、韩江丝竹社、琴侣斋、精武体育会国乐组、中华音

乐会、辛酉学社、华乐团、俭德储蓄会国乐组等共十个团体,组成国乐联合会。为了团结上海更多的国乐团体,原先打算对未参加的团体逐一接洽,然后讨论成立办法,制订详细章程。组合国乐联合会,意在组建四十人规模的大乐队。当时报名已有六十人之众。后因“分声部视谱演奏”的意见难以统一而未建成。此事促使郑觐文、柳尧章由大同乐会单独组织大乐队的决心。

6月,郑觐文著《国乐正规》一文,刊载于《申报》29日的“自由谈。”中。该文阐述了大乐与普通丝竹的不同,大乐队的组建及练习情况,声言大同乐会暑期拟增设暑期大乐班。

10月,大同乐会改编的新国乐,拟编十二章。十月已编至第六章,即(一)大中华,(二)神州气象,(三)一统山河,(四)锦绣乾坤,(五)风云际会,(六)歌舞升平。据说当时已招至30人,人各一器,每星期天下午3——5时排练。

11月,许如辉、吴剑岚首次参加24日大同乐会“国民大乐”排练。许如辉吹埙,吴剑岚吹篪。大同乐会对二人的加入备加重视。

12月29日的《申报》载文,介绍大同乐会的“七二琵琶”。该器高八尺一寸,音量宏大,音域宽广,集筝、瑟、箜篌之能事于一身。同时介绍了大乐队的组建情况和新型乐器倍司管和倍司提琴(此提琴为民间乐器,非Violin)。

一九三零年

1月,大同乐会历年来所造之仿古乐器据悉已有84种,拟再造60种。史量才认为,此举于国乐中兴有益,拟募集工料费千元,建议造成之后另编详细说明书,出资者一并载入书中,以资传世留念。

1月,本市拒毒会假座市政厅开游艺会。大同乐会原先拟奏《春江花月夜》,结果大乐队全体愿意参加,改奏《国民大乐》。这是《国民大乐》的首场演出。演出时恢复古乐演奏“参军”制,参军手执简、牍,以司起始。柜毒会特将此次《国民大乐》的演奏实况摄制成影片。

2月9日,大同乐会开本年度第一次演奏会,首奏《国民大乐》,继奏《春江花月夜》和《霓裳羽衣曲》。郑觐文接受张子玉的意见,将琴曲《海水天风》译出发给会员,由各人根据自己乐器性能自由发挥。郑觐文将此曲易名《海天乐曲·冰花雪夜》章。

3月9日,假宁波同乡会开春季大乐演奏会,来宾有蔡元培、李石曾、褚民谊、叶誉虎、史量才、王一亭等。郑觐文致词介绍大同乐会的发展概况。演奏的曲目有《春江花月夜》、24人合奏《国民大乐》,会上,郑觐文吁请社会对大同乐会仿制全套古乐器给予支持。

4月13日下午,寰球学生会于中央大会堂开欢迎全国运动会选手大会,大同乐会演出《国民大会》。当日大雨,乐队到者仅15人,但演出反映良好。

5月9日,出席外交部举办的游园大会,演奏古乐。

12日,福开森路(今武康路)世界学院欢迎法国公使和来华考察高等教育的特派员马宣波博士。大同乐会演奏《国民大乐》。法国公使和马宣波博士对大同乐会制作的仿古乐器兴趣浓烈,逐件加以考察。

6月,大同乐会编排出《国民大乐》以后,由于各方反映良好,为更上一层楼,本月开排《中和韶乐》。据说,演奏该乐曲所用的乐器八音俱备,同时还加入了普通演奏丝竹所用的乐器。

6月,准备开暑期班。郑觐文声言,学习成绩绝佳者得加入大乐队,成为正式队员,以后无论学习何种乐器、乐曲,一律免费。

6月,教育部批复李石曾、蔡元培、褚民谊、郑觐文等人的呈文,同意将南京最近发现的南宋时的古木,拔一部分给大同乐会。郑觐文之子郑玉荪前往南京,挑选了部分木材运来上海。

10月,为赈济辽西水灾,郑毓秀联络宋美龄、张乐怡(宋子文的夫人)等,以及各国使节的夫人50余人,于12日晚8时在大华饭店举行“辽西赈灾化装舞会”。大同乐会主任郑觐文,率领乐队全体30人应邀演奏《国民大乐》五章。

一九三一年

1月,大同乐会全套仿古乐器制成,共计163种。其中弹弦乐器35种,拉弦乐器20种,吹奏乐器43种,敲击乐器60种,并附音律乐器5种。

2月,全套仿古乐器制成后,大同乐会赶排《中和韶乐》,打算用新乐器演奏,行告成礼。《中和韶乐》分六章;(一)太和之章,(二)葆和之章,(三)协和之章,(四)宣和之章,(五)平和之章,(六)共和之章。

7月,为求适合仿古乐器演奏的乐谱形式,郑觐文将五线谱上下各加一线,改为七线谱,并用七线谱译出琵琶谱和古琴谱各一首,分别让柳尧章、卫仲乐二位练习。据郑觐文介绍,此谱十分适合首调唱奏。柳尧章先生对此谱却有不同看法。

7月,俭德会国乐组为赈济全国水灾,举办游艺会。5日、6日为歌舞节目。大同乐会参加6日的义演。节目为郑惠国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柳尧章箜篌独奏《月儿高》,郑觐文古琴独奏《秋鸿》、大瑟独奏《寿阳宫》,合奏《春江花月夜》和《国民大乐》。

7月,法国文学家、音乐理论家拉鹿阿氏来沪,并同时拟往北平考察中国音乐。19日(星期六)下午四时,李石曾、郑毓秀、褚民谊、齐致绪、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1524号(此为前门,福开森路为后门,后门乃礼堂所在处)世界学院开欢迎会。到会的有蔡元培夫妇、褚民谊、王宠惠夫人、梁人杰、应时夫妇、王晓籁、杜月笙、张啸林,以及法国总领事甘格林、法参赞沙西恩、比利时参赞黑亚斯等中外人士百余人。当时大同乐会制造的全套仿古乐器陈列于世界学院,由郑觐文陪同拉鹿阿参观,最后由大同乐会演奏娱宾。

一九三二年

1月,国联打算派专家来华考察文化概况,教育部发函,决定让大同乐会演奏国乐,拍成有声影片,向各国宣传。

8月,刘天华逝世的噩耗传来,同时郑觐文获知青年琵琶演奏家王寂红(欧阳予倩和郑觐文的学生,曾创作琵琶独奏曲《满城风雨》)逝世,郑觐文撰文祭悼刘天华、王寂红,并叙述了同刘天华一家的交往、同王寂红之间的师生情谊。

9月,大同乐会特用南京发掘出的南宋古木制作了两把小提琴。据说,这两把小提琴的音色松、长、宏、亮、脆、润、幽、静,与前两批制作的数十把的音色迥然不同。

10月,由朱英(荇菁)的学生杨少彝牵头,在济南设立大同乐会的第一个外地分会。

11月1日,大同乐会济南分会,借省图书馆举办为期一周的国乐乐器展览会开幕。据说,此次展出的国乐器有百余种。10日,大同乐会济南分会在民众电影院举办国乐演奏会。所奏节目多为上海大同乐会常演节目。如合奏《国民大乐》,田英辉古琴独奏《醉渔唱晚》,王炳南古琴独奏《寿阳宫》(即《梅花三弄》),杨少彝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杨少彝、王炳南合奏《月儿高》(即《霓裳羽衣曲》)等。会上还请王殿玉拉戏《三娘教子》,此外还有津浦铁路国乐团的祝贺节目——十余人合奏《过街楼》。

一九三三年

1月。为参加本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大同乐会在世界学院召开常务委员会。原计划是将历年来制作的全套仿古乐器运美参展。现今考虑,若将这套仿古乐器运美,不仅有诸多不便,何况没有会员前往演奏,这些乐器也就成为形同虚设的古董,令人乏味,为此,会议决定把全套乐器摄成照片,并把大同乐会的演奏拍成影片,送往美国参展。会上还决定,将影片中的大合奏《国民大乐》,易名为《东方大乐》。

3月,大同乐会由于制出了全套百余件仿古乐器,近又制出了十二律琵琶和十二律箫、笛(这些乐器应为三分损益律,其音程关系与十二平均律相近——笔者),还制出小提琴和尤各利利,故而郑觐文本月提出了成立大同乐器公司的动议。

4月9日晚,大同乐会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成纪录片。这次拍摄由张群主持。影片拍摄了郑觐文古琴独奏《海岛孤踪》,卫仲乐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卫种乐琵琶领奏、由九人合奏的《春江花月夜》,三十二人大合奏《东方大乐》(即《国民大乐》)。此外,影片还拍摄了全套仿古乐器163种。

4月,为使大同乐会发扬壮大,郑觐文提出了新的工作计划:设立国乐编辑部,搜集古代名曲,创作适合国乐演奏的乐曲;设立国乐养成所,以保证大乐队能扩大和后继有人。

5月21日,大同乐会与远东第一乐队——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同台在即将开幕的大光明影剧院演出。这次演出的舞剧《琴心波光》为俄国作曲家阿甫·夏洛莫夫作曲,梅兰芳导演,故而演出时由梅兰芳报幕。舞剧由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与大同乐会共同伴奏。因为阿甫·夏洛莫夫认为,舞剧所需要的伴奏效果,不是管弦乐队都具备的。大同乐会单独的节目为:卫仲乐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大合奏《国民大乐》。

本月,大同乐会与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同台演出后,郑觐文深感大乐队的音响、声势远不及管弦乐队,决定扩大乐队阵容,招收大批会员。郑觐文希望新会员能学有专长,熟悉多种乐器和五线谱。

7月,为扩大乐队规模,郑觐文首次以与门人(卫仲乐)共同的名誉发出征求会员的消息。所招新会员以古琴、琵琶为主课,其它乐器为副课;上课形式分个别和通班两种。

一九三四年

2月,大同乐会筹备组建国乐专科学校,并加以宣传。打算在国乐专科里设雅乐、燕乐、声乐和杂乐四科,以利于国乐流传之久远,以汇中西音乐之大同。雅乐科旨在研究国家庆典音乐,燕乐科旨在研究艺术音乐和一般民间音乐,声乐科以研究词章、音韵、填词和作曲为宗旨,杂乐则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

8月27日,上海各界在文庙(当时曾改为民众教育馆)大成殿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同乐会携带乐器前往演奏《中和韶乐》。为增强演奏效果,演奏时古乐器中加入了普通丝竹乐器。纪念会前后,大同乐会将钟鼓琴瑟分设两旁,以助壮观。据说,此次所奏《中和韶乐》乃浏阳邱氏所传。郑觐文拟于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出《中和韶乐》单行本,并对乐曲详加说明。

9月,郑觐文拟编辑出版一种国乐杂志,内容包括乐理、乐器、乐歌、乐舞四方面。未果。

10月6日,大同乐会在苏州乐群社开第一次旅行演奏会。虽然1933年大同乐会就在南京开过演奏会,但是那次乃是励志社所邀,不是大同乐会的巡回演出。一九三五年

2月24日晨,大同乐会主任郑觐文因脑溢血逝世。郑觐文的学生、大同乐会会员组成治丧处,并呈请大同乐会委员会,要求合组郑觐文追悼会筹备委员会。

3月23日,大同乐会乐务主任卫仲乐,应阿甫·夏洛莫夫之约,在福开森路世界学院首次开个人独奏音乐会。

5月25日,大同乐会主任郑觐文家祭之后,大同乐会全体会员为郑觐文公祭,并公推汪昱庭主祭。

7月14日下午,新任至圣奉祀宫孔德成,至福开森路世界学院礼堂参观大同乐会陈列的成套仿古乐器,以期作为曲阜孔庙筹备设置一个极完备之古乐会的借鉴。

一九三八年

2月20日,郑觐文之子郑玉荪,在本日重庆《新华日报》第四版登出“大同音乐会征求会员”的广告,自称该组织为“江苏大同乐会抗日宣传流动队”。

7月上旬,大同乐会乐务主任卫仲乐到香港,拟为难民募捐义演。15日在电台琵琶独奏《霸王卸甲》、二胡独奏《病中吟》、古琴独奏《普安咒》,深得好评。

8月6日、7日,卫仲乐等人在香港演出。节目除合奏《春江花月夜》、《国民大乐·大中华》外,卫先生的节目为琵琶独奏《阳春白雪》、《飞花点翠》、《塞上曲》、《霓裳羽衣曲》、(《月儿高》)、《青莲乐府》、《霸王卸甲》、《十面埋伏》、《歌舞引》、二胡独奏《病中吟》、《苦闷之讴》、《光明行》,古琴独奏《梅花三弄》、《普安咒》、《醉渔唱晚》等。

一九四零年

9月,卫仲乐由美返国。29日,假座南京路慈淑大楼正谊社举行茶会。出席茶会的除原大同乐会在沪会员外,还有社会各界热心国乐的人士张伯岸、郭级溱、朱谋元、叶秀耘、吴心斋、徐寄安等百余人。当日由沈君闻(知白)主席,致欢迎辞。卫仲乐介绍了在美国的经过,并演奏了二胡、琵琶、古琴,还分赠了签名照片以谢来宾。卫仲乐归来后,经沈君闻介绍,即应聘任教沪江大学。

此后,卫仲乐先生创建仲乐音乐馆,上海不再有大同乐会的消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