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周湘林教授|作曲指挥系|导师风范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04-12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

周湘林教授

周湘林,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作曲分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中的创作与实践”重点创新团队首席教授、“中国音乐创作实践与指挥实践”战略团队首席教授。

1987-1994年就读于上海音乐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原院长杨立青教授,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7年起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音响导演教研室主任,2003-200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学习考察,2005年起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教研室主任,2007-2018年历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

中阮与交响乐队作品《跳乐》

在第三十二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首演

2015年5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上海音乐学院九十周年校庆

音乐会曲目《天马》(二胡与交响乐队)排练现场

2017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

周湘林教授的艺术成果主要体现于作品的展演、乐谱的出版和音像的发行。他是近年来在专业音乐创作领域内作品上演次数最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广泛传播,同时也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南京、哈尔滨、广州、贵阳、兰州、深圳、青岛、中国香港等地频频上演。近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连续四届的开、闭幕式上演出他的作品,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周湘林教授将个人的音乐创作立足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他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务处、作曲指挥系领导职务期间,组织、策划并成功获批多项国家级、省级成果,其中,国家级成果有:教学成果奖3项、精品课程2门、教学团队1个、规划教材3部、特色专业2个;市级成果有:精品课程17门、重点课程28门、重点教改11项、教学团队3个。

2019年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

2019年10月,浙江音乐学院

“上音飞扬”创新团队民族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后接受采访

2019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

2019年上海国际作曲大师班闭幕式音乐会后台

2019年12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在创作、教学和科研方面,周湘林教授曾获得文化部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三等奖(2007年)、文化部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作品二等奖(2014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2013年)、上海文艺人才奖(2014年)、上海市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2015年)、第三十三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原创作品奖(2016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大型作品)(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奖三等奖(2006年、2007年、2014年)、贺绿汀基金奖特别奖(2017年)、萧友梅校长奖(2021年)等多项殊荣;《作曲》课程获2020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担任项目主持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获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2022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作曲”子课题负责人(2018年),《中国交响乐事业创作发展战略研究——建党一百周年作品献礼和展望》获上海市智库内涵建设项目(2021年)。

周湘林教授以多重身份活跃于文艺界、教育界,他是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2017年起)、陕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特聘专家(2017年起)、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理事兼作曲分会副主任(2019年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20年起)、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2020年起)。

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获奖音乐会

2014年4月,北京

邀请青年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冉到作曲系讲学

2018年,上海音乐学院

主持高为杰先生讲座

2019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

疫情期间担任第五届

“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评委

2020年6月,上海音乐学院

指导博士研究生进行“未来作曲家”新作品音乐会排练

2020年11月,深圳

周湘林教授的音乐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多媒体交响剧场《丝路追梦》(合作)获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大型作品)以及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选题项目(2017年),交响幻想曲《炎黄颂》(合作)获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选题项目(2018年),《丝路追梦》巡演获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8年),交响乐《金陵印》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民族管弦乐《意象丝路·龟兹盛歌》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以及文化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项目(2019年),《炎黄颂》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9年),《炎黄颂》《丝路追梦》入选国家文旅部主办的国家艺术院团项目(2019年),《红色之源》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2019年),歌剧《康定情歌》(合作)入选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2021年)、2021年度第一期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以及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

上海音乐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乐队排演《炎黄颂·源》

2018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

现场指导歌剧《康定情歌》录音

2020年5月,上海

由周湘林教授、丁缨教授作曲的歌剧

《康定情歌》音乐会版演出后谢幕

2022年1月,上音歌剧院

周湘林教授的多部音乐作品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公开出版,《花腰三道红》手稿入选《中国新音乐年鉴(2013卷)》,个人访谈录入选《中国新音乐年鉴(2015卷)》,《炎黄颂·源》入选《新时代中国交响作品原创精粹》,荣登《人民音乐》杂志2020年第10期封面人物。

关于周湘林教授音乐创作的学术论文和宣传报道屡见于重要学术期刊、报纸杂志,以及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美国芝加哥广播网、优酷网等各种媒体。

担任第十五届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评委

2019年,四川音乐学院

纪念齐尔品诞辰120周年·齐尔品艺术周开幕式

2019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

在2021年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青年论坛上发言

2021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

与博士生陈泽宇

与硕士罗成(现上音博士生在读)

与博士生李林

与学生姚小雨(现上音硕士生在读)

与硕士张艺馨

与作曲指挥系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及青年拔尖人才吴基学、王瑞奇

媒体声音

《跳乐(中阮与交响乐队)》的管弦乐部分,周湘林写得大气磅礴,和声堆砌慷慨饱满。

2015年5月19日《东方早报》

“什么样的协奏曲最适合中国作曲家”

《天马(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妙处不在于二胡独奏舒展的旋律,而在于乐队为之铺展开来的广袤草原——简洁的哈萨克调式由各个乐器组调配出万般色彩,独到的配器技法深得其师杨立青先生的真传。

2016年第4期《上海艺术评论》

“丝路寻根——评‘海上新梦Ⅹ管弦乐、声乐作品音乐会’”

他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尊崇民族民间音乐并以中西交融的乐器组合对其进行丰富润饰,而且,在具体的操作手法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技法和处理方式。

2016年第1期《音乐艺术》

“周湘林《跳乐》的创作理念与核心技术”

FROM:上音研究生教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