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
地域、语言、文化之间或许有断层,但音乐作为联动我们视听觉的一种抽象语言,好似有着某种魔力,穿越一切障碍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谭盾,作为享誉全球的顶尖作曲家与指挥家,擅于利用西方作曲技法来叙述“中国故事”、谱写“中国语言”、延续“中国文化”。他的音乐作品大多建立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上,最终生长成为吸收了东西方文化养分的参天大树。
《地图》《女书》《敦煌·慈悲颂》……谭盾以自己独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探寻着专属于“中国民族声音的地图”,记述那些历史长河中古老而神秘的声音。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金狮奖”、格莱美奖、奥斯卡金像奖等诸多荣誉的肯定,也让致力于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音乐的谭盾,成为了世界乐坛上一张讲述“中国民族语言”的闪耀名片。
2022年9月9日,谭盾将携长沙交响乐团再度来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献演交响乐作品《敦煌五乐神》《女书》,为东艺2022/23秋冬演出季“艺游未境”盛大揭幕。日前,东艺与音乐大师谭盾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 聊了聊作品背后的故事。
Q本场音乐会将演绎两个系列主题的作品,能否从音乐与人文性上谈谈两者的关系?
《女书》和《敦煌五乐神》这两部作品都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都是从文化、历史、人文的角度去创作的。“女书”是中国女权、女性文化最深远、最古老的记载;敦煌的音乐、敦煌的乐器是中华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敦煌五乐神》是将五件消失的敦煌乐器用以表现五位淡忘的历史英雄,将三国演义的五位历史人物与时下最受欢迎的游戏连接起来,将年轻群体和中国艺术史串联起来,非常有意思。因此,这两部作品都不只是探索过去,同时也在探索过去与未来的对话。
谭盾与刘雯雯
Q您刚刚提到《敦煌五乐神》选用了五件消失的敦煌乐器,为什么会选用这五种乐器来刻画三国英雄?
《敦煌五乐神》的音乐,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声音世界,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声音实践,背靠悠久而深厚的历史长河。我希望这五种乐器所承载的内容如“金、木、水、火、土”一般,像“仁、义、威、忠、勇”一样,展现一个深邃宽阔的世界,一种厚重玲珑的情怀,就像敦煌壁画一样。
赵云·奚琴神-五虎上将
王者荣耀;谭盾 - 王者荣耀·五虎上将交响曲
赵云的“其疾如风”被表达为了“飒飒同风”,奚琴沧桑的声音深情表达了赵云的气魄与仁善。
关羽·尺八神-五虎上将
王者荣耀;谭盾 - 王者荣耀·五虎上将交响曲
音乐开篇的一声尺八,把关羽穿林徐行的画面通过音乐呈现了出来,表达了关羽喜怒哀乐的情绪,酒后全然跃于面庞的恣意盎然,随着水滴声喷薄而出。
张飞·筚篥神-五虎上将
王者荣耀;谭盾 - 王者荣耀·五虎上将交响曲
筚篥所具有深沉、粗犷而又不失温柔的性格,则与张飞勇猛的形象神韵相合。
黄忠·芦笙神-五虎上将
王者荣耀;谭盾 - 王者荣耀·五虎上将交响曲
唐笙则是表达黄忠这种英雄的神圣感与战场的团队感。
马超·琵琶神-五虎上将
王者荣耀;谭盾 - 王者荣耀·五虎上将交响曲
为了塑造出马超动如雷霆之势的英雄形象,则将五弦琵琶的韵律感融入了作曲。
Q这部作品是您为游戏「王者荣耀」创作的珍藏版原创音乐,是什么契机促使了这次合作?
古典音乐过去总是引领潮流的,而让中国音乐在未来的世界乐坛大放异彩,应当是中国作曲家和交响乐团的重要任务。我们既要传承世界优秀的古典音乐传统,同时也要创造自己优秀的交响乐。与「王者荣耀」合作,我会发现我特别喜欢去挑战年轻人,同时我也特别喜欢被年轻人挑战,在音乐上的思维就会特别的活跃。
其实敦煌壁画里的部分乐器,有些可能停留在博物馆中,停留在小众爱好者的圈子里,只有很少部分的人能够有机会听到它们的声音。而在大部分的作品里,由于音色、音形的特殊,这些古乐器采用率也远比知名古乐器低,更鲜有机会大规模出现在年轻人的耳边。这次创作我最大的一个梦想,就是想把这些失去的音乐、失去的乐器、失去的颜色和音色找回来。
可以说,这次合作是一个契机,古典音乐是一个世界平台,在各个国家都拥有演奏、欣赏、分析和传承的体制,借助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多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年龄层的人欣赏我们的文化。
Q19年您就曾在东艺献演《敦煌·慈悲颂》,此次又将上演“敦煌之声”,您似乎对敦煌文化特别着迷,有什么原因吗?
敦煌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活化石,也是中国的耶路撒冷。所以,无论在艺术上还是信仰上,敦煌永远是中国未来的坐标之一,这正是我为什么一直致力于创作与敦煌的历史、艺术、音乐相关的作品的原因,并且我也一直在探索敦煌文化与未来的对话,尤其是,我希望从敦煌这个坐标中重新找到中国的信仰。
2019年6月,谭盾携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和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在谭维维、沈洋、郭森、朱慧玲、王传越、巴图巴根、陈奕宁等七位艺术家的助阵下,为现场观众演绎《敦煌·慈悲颂》
八年前,在辽阔的沙漠中,我终于看见了让我仰慕已久的敦煌莫高窟。她来自千年,有着无数美丽的石窟,石窟中有许多音乐壁画,都是关于慈悲、仁爱和自然。敦煌壁画中记载了4000多件乐器,3000多名乐伎,以及500多个古乐队。这些古老的壁画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仿佛从画中听到了声音,这让我有了一种灵魂的冲动,想把这些壁画变成音乐,用交响乐团演奏出来,带去世界,壁画带不走,但可以让没来过敦煌的人听见敦煌。
中国文化要跟全世界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精神平台和信仰桥梁。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有感召力,比如对慈悲善良的信仰,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处。
Q来聊一下另一部作品——微电影交响史诗《女书》,听说创作中您曾遇到困难无法进行?对于从音乐家到微电影制作人的身份转换,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任何音乐活化石的传承,都是一个艰苦的心路历程,它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行走。“女书”的存在形式不仅有音乐,还有书法、绣花、织带、环境和建筑,如果不用电影和声音来做立体的声像记录,就太可惜了。
创作《女书》的过程真的一度非常困难,为了这部作品,我去了十几次女书村,前后耗时几年。主要是女书的传人实在太难找到,后来我真的是在田间地头里一个一个寻见她们的。最终我们找到的女书传人共13位,这也是为何我拍了13部关于她们的电影。现在我想起这件事来仍然很是欣慰,因为这13位女书传人当中的许多人已经过世了,而这些文化的活化石已经被保护了下来。
我要感谢荷兰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费城交响乐团、NHK交响乐团联合委约我创作《女书》这部作品,是这三支伟大的交响乐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直鼓励我!未来,我们还会回到湖南,将《女书》带回家,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女书”代表着中国最古老的女性文化,也是女性权益的鼻祖。
Q从04年《地图》到14年《女书》,这种三维艺术空间对位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如今即将再次演绎《女书》,您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我们分享?
我的《地图》和《女书》这两部作品都属于是“音乐电影”的一种对位观念。因为《女书》当中的13部电影是我自己掌镜拍摄的,并且前12段影像中的每一段都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没有任何剪接与修饰,最后的第13段影像则是前12个乐章的蒙太奇,加之我又为这些电影作曲,合二为一,就很像“1+1=1”!电影代表着过去,过去存在在影像里;乐队代表着未来,未来被呈现在舞台上;而竖琴是最具女性气质的一件乐器,它是桥,把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
其实大家可以想象,这一次在东艺演出的作品,在500年后,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将会让人怀念,如果没有过去祖先创作的这些丰富的遗产,哪来的未来?
其实我一直想创作“音河三部曲”,把《地图》《女书》,以及中国到欧洲这条丝绸之路上消失的十几座城市、消失的乐器、消失的传统构建成一部“声音地图”。这部“声音地图”的创作过程同样十分艰难,迄今为止,我已经为此花了十二年时间,同时,这个项目也希望可以得到各界的支持,让它能够持续做下去。“音河三部曲”将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为它是音乐的,它是媒介的,同时它也是未来的。
Q您刚刚在第50届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上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在伊斯坦布尔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和思考吗?
感谢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对我的认同和鼓励。颁奖那天来了很多东、西方的精英人士,我也很兴奋,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奖励!
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千年古城里,有一条河,河的这一边是欧洲,河的那一边是亚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就在这里!欧亚大陆的东西方文化也离得如此之近,近到像是可以触碰到,这种感觉非常神奇,历史上这里总是文化、商业、艺术的有趣儿之地……在伊斯坦布尔,历史就好像弹指一挥间,在你的指尖上流过。
音乐节组委会专门为我提供了一条船,当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海峡上漂流,感受这条划分世界东方与西方的河流时,对我而言,音乐是河流和历史的地图。
无论是在历史上、音乐上、文化上,还是在对生活的感悟上,东方和西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曲家、艺术家、文化领域一定要为东方和西方——这人类共同家园而努力。在伊斯坦布尔,我遇见了很多音乐家,他们和我们就是游历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使者、和平的使者、生命的使者、大自然保护的使者。我们就是“WE”,“WE”代表“West”和“East”,我们一定要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一部分,我们要用人文创意去影响东西方的思想的潮流、音乐的潮流、文化的潮流,以及这股潮流的未来。
Q您最近是否在创作新的作品?
之前我一直在创作一部《安魂曲》,这部《安魂曲》是人类的安魂曲,是从未来的角度、生命的角度、精神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足迹和心灵的印记,这部作品,我个人觉得是一部可以影响全人类的作品。
Q请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自己?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紫外线,它看不见,它也听不着,但是多颜色和多方面的融合造就了紫外线。我生性俱来,就认为多元是生命的本源。所以我的音乐、我的艺术总是跟多元的构造相关,而我自己对科学很感兴趣,我一直觉得艺术跟科学,也就是我们英文里面常常说的“Arts and Science”,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一切的教育、艺术以及科技可以说是未来的坐标,因此,我们在教育上特别推崇和注重“Arts and Science”的平衡性教育和人才的培育。我目前很注重教育方面的思考,我觉得如果要用颜色来描绘我此时此刻的一个感悟的话,我觉得我就是紫外线。
* 采访人:顾圣音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22/23演出季开幕钜献
谭盾《敦煌五乐神&女书》视听盛宴
演出时间:2022年9月9日(周五)19:3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票价:VIP1080/880/680/480/280/180元
扫码购票
指挥/作曲 | 谭 盾
竖 琴 | 陈妤颖
筚 篥 | 刘雯雯
奚 琴 | 祝云琦
尺 八 | 杨博文
琵 琶 | 韩 妍
唐 笙 | 张 梦
演 奏 | 长沙交响乐团
——曲目——
谭盾
女书
微电影交响诗
敦煌五乐神
五虎上将·王者荣耀
1. 张飞·筚篥
2. 赵云·奚琴
3. 关羽·尺八
4. 马超·琵琶
5. 黄忠·唐笙
* 曲目以现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