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
刘成,1987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从一个家境清贫、大学辍学、对人生迷茫的的农村年轻小伙,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笛箫青年制作师,他的逐梦之路充满荆棘坎坷,同时又星光点点,照耀前行。言词间,他既诚恳、坦然又充满了感恩,他为梦想展现出来的拼搏、坚毅、执着等,鼓舞人心。他的职业成长史,是新一代青年笛箫制作师成长的缩影之一。
开篇
十几年前,刘成的家庭条件差。某天,被电视机里传出的笛声深深地迷住了,从此他爱上了笛子。大学读到一半,刘成觉得读了大学出来还是要找工作,没有出路,于是决定不读了。退学的事,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都劝他不要退。刘成母亲更是跑到学校,哭着对他说:“无论如何,也把毕业证读到手。”可是终究拗不过他。
走上笛箫制作之路
因为喜欢笛子,刘成学着吹笛子并对笛子的制作开始感兴趣。赵松庭大师的《笛艺春秋》成了他最初摸索制作笛子的理论基础。机缘加努力,他拜入著名笛箫制作家应明章老师门下,正式学习笛箫乐器制作。有了应老师的悉心教导,加上刘成的制作热情、爱学习、爱追求的精神和爱琢磨的劲儿,他成长很快。制作乐器期间,还得到过台湾欧阳明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刘成与恩师应明章先生合影
刘成与欧阳明仁先生合影
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善于听取意见并加以糅合成自己的东西的刘成,加上积极实践,他具备了笛箫制作的专业核心技术力量和团队力量。形势越来越好,2011年9月30日,天扬笛箫乐器厂隆重成立,因希望“天天传扬民族音乐”而得厂名。“对于做笛子,我们是认真的”。为了备足优质的竹材,他们在杭州承包了70亩苦竹林。2021年,天扬笛箫乐器厂团队已经由原来的两人发展到十几人,还邀请了业内知名青年笛箫演奏家、曾获文华奖铜奖和CCTV民族器乐大赛银奖的中央音乐学院多吉旺堆入团队合作,乐器销量稳步上升。天扬笛箫乐器厂陆续有了名家的背书,也有了来自乐友们的口碑。
天扬笛箫乐器厂团队
刘成与合作伙伴多吉旺堆
70亩
关于骨笛
骨笛(鹰笛),是天扬笛箫乐器厂最独具特色的乐器之一。他们是怎么开始制作骨笛的呢?一次偶然的机会,西藏的鹰笛传承人找到刘成,希望他能帮着做出鹰笛(骨笛)。鹰笛(骨笛)是带哨口的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清脆,一吹就响,鹰笛的音质是独一无二的,其它材质都无法替代。鹰是藏族同胞心中神的化身,只有备受尊敬的人才可与神鹰对话。所以藏族同胞都觉得能拥有一只鹰笛,是件很荣耀的事情。鹰笛在西藏地区非常受欢迎。因为鹰笛传承人之前找过好多厂家都没有做成,于是邀请刘成制作。经过大量的沟通、长时间的钻研、无数次的尝试,刘成还找到次旦老师学习制作骨笛等等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成团队研制的骨笛获得成功,并于2022年2月1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次旦老师指导刘成制作骨笛
刘成用骨笛演奏《阿里山的姑娘》
《西藏卫视》报道骨笛
学习演奏
刘成与恩师周波老师
为了提高自己笛箫乐器制作水平和综合能力,他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制作,一手抓演奏。其实在开始制作之前,他就已经接触了笛子演奏。中学时还买过几块钱一支的笛子,但那时什么都不懂,拿到手里一顿乱吹,连吹的指法都是错误的,直到大学时,遇到几个稍微会吹一点的才改过来。后来很幸运地遇到了教他演奏的恩师——周波老师。学习演奏时困难重重,一波三折,拜周波老师为师的事情历历在目。那时候他只是听说周波老师住在附近,只知道他的大致位置,但凭着一股热情花了一天时间去找,猜想“周老师带了很多学生在身边,有笛声的地方就是他”。刘成听到几个高手在练习,吹的特别好,曲子难度也很大,猜到周波老师住这里,然后他去找了他们房子的房东一问,果然就是!他当机立断,立马在周波老师楼下租了个地下室搬了过来。他相信以后总有机会认识周老师。经过一段时间,他跟周老师相识了,尽管他学笛子交不起学费,但周波老师对他照顾有加,还答应收他为徒。这是刘成学习笛子演奏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演奏水平也是在那段时间宝贵的时间得到了可喜的提高,有了质的飞跃,甚至还能带学生。
坚毅与善良
家境清寒,加上大学辍学,对于刘成学习笛子演奏、笛子制作的追求,家里没有任何支持。学吹奏笛子的时候,也是边打工挣钱边学习。刚做笛子的时候,还去摆过地摊,电话费充不起,连过年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最难的一次,曾经刘成的银行卡里只有十多块钱,自动取款机取不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去人工窗口排队取钱,那被银行职员嫌弃的眼神,终生难忘!直到后来天扬笛箫乐器厂的成立与慢慢发展,情况才得以好转。尤其是刘成遇到了人生伴侣——他的妻子,给了他无限的力量和支持,这是他事业发展上的贵人。
尽管逐梦的过程艰辛曲折,但刘成始终在努力前行,并传递善意。武汉疫情那年,他给一位湖北的笛友免费赠送了一支笛子,信仰基督教的他,免费在教堂教了好几年笛子。
前瞻与使命
刘成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在研制乐器的同时,为团队的成果申请了商标和专利,为天扬笛箫乐器厂未来的研发和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天扬”、“刘成”都已经注册了商标;2021年1月1日,石磊、王华、刘成合作发明的“一种整节课调音竹笛”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22年2月1日,团队发明的“一种骨笛”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低调、用品质说话,是刘成和他的天扬笛箫乐器厂一贯的行为宗旨。所以即使乐器厂已成立十年,也没有留下多少宝贵的宣传资料,比如名家用他家的乐器演出的资料,来自名家的肯定、题词,来自乐友的好评等资料。好不容易找到几张照片,还是不太清晰的。
关于制作,刘成认为:“目前的笛箫制作水平,各有各的特点,总体水平都是在提升的,音准也越来越好。” 他说:“我的使命跟我的厂名一样,天扬,天天传扬民族音乐,希望通过制作出优质的笛箫乐器,为传扬民族音乐和竹笛文化艺术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与方孔笛发明人、著名青年竹笛演奏家石磊老师合作
截止到2022年8月,尽快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但使用天扬笛箫乐器的笛子演奏家、学习者、爱好者已经不计其数并且其关注度持续增长,刘成制作笛乐器频频曝光在各大媒体及电视台,天扬笛箫乐器厂也已成为川音方孔笛唯一的合作生产厂家。顾客们对天扬笛箫品质的信赖、对品牌的信任是厂长刘成最大的责任和动力,努力探索和奉献永不能停,为了能“天天传扬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