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扬鞭催马运粮忙》竹笛时代的主旋律——追忆恩师魏显忠先生
邹本忠 华音网 2023-01-20

戴旭峰老师寄语:

“扬鞭一曲传千古,笛坛再无魏显忠。

各位笛友大家好!一月十九日是魏显忠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纪念日。

魏老师去世八周年的时候,我曾邀请他的弟子邹本忠老师写一篇追思文章,他很快地把一篇高质量的追忆文章交付与我 。于是,我把这篇文章发布在全国多个网站 ,引起多地笛友们的强烈反响。

为纪念和缅怀这位笛坛大师,今天我又把这篇文章重新发布在全国多个平台 ,以怀念这位对笛坛做出重大贡献的竹笛大师。

本文作者邹本忠网名(中心),是我国著名装帧设计艺术家、画家 。辽宁大学出版社美术编审、教授。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魏显忠大师的亲传弟子 、生前好友。”


正文

《扬鞭催马运粮忙》竹笛时代的主旋律

追忆恩师魏显忠先生

2009年1月19日,我的恩师魏显忠突发心肌埂塞,与世长辞,终年69岁。当噩耗传来,我心如刀绞,悲痛万分!

记得出殡那天,殡仪馆里魏老师曾经教过的几十名学生竹笛齐奏《扬鞭摧马运粮忙》为魏老师送行。哀乐响起,我随着人群队列,深深地向魏老师鞠躬告别。只见魏老师微闭双目,安详地躺在花丛中。仪式结束不久,魏老师便化作一缕青烟,带着对亲人的爱和对笛子事业的不舍,静静地离开了世间。

魏显忠老师是我国著名竹笛演奏家、作曲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创作的《扬鞭摧马运粮忙》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那时我才十几岁,他也不过三十出头。我从小酷爱竹笛,无师自学。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笛子独奏曲《扬鞭摧马运粮忙》,我又惊羡又震撼,在我心里,当时的魏显忠老师就像是一颗亮晶晶的星星,闪闪发光却遥不可及,让我非常仰慕和敬畏。

我工作的辽宁大学与魏显忠老师所在的辽宁歌舞团仅一道之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人介绍与魏显忠老师相识。第一次见面那天,他面带笑容与我亲切握手,那谦和的态度完全出乎我的想像。仰慕多年的竹笛大师竟如此和蔼可亲,这让我格外感动,我心里的紧张和拘束一下子烟消云散。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从此以后我们往来不断,常在一起促膝畅谈,举杯畅饮,友谊之情与日俱增。

我经常向魏老师请教竹笛技巧和演奏方法,他从来都毫无保留地认真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他的老伴在厨房忙活准备饭菜,菜要端上饭桌了,这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向他请教,请问他竹笛曲《飞驰的列车》快板处的吹奏技巧。他马上拿出纸笔,一边写曲子,一边给我讲,然后又做演示,直到交待清楚才停止讲解。

魏老师在竹笛演奏界是位大师级人物,我觉得他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品格高尚,为人坦诚,只讲奉献、不谈回报。他教授竹笛学生收取的学费很低,对家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免费教学。我经常和他提出是否需要适当提高一点学费标准,他总是说:"学费多少都无所谓,我已过花甲之年啦!能发挥出自己的余热、培养出优秀的竹笛学生是我最大的心愿。只要喜欢和我学竹笛,我都会以最大的努力认认真真把他们教好就是了,只要他们成功了,我的目地就达到了。”每每想到这席话,我都非常感动,魏老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情操值得我永远敬佩!

魏老师非常善解人意,处事总是为他人着想。他在世期间,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要通过电话给他拜年。然后和他约日子登门拜见。每次他都婉然谢绝地说:“给老师拜过年就行了,不要来了”。其实我知道魏老师是怕我花钱破费。但每回到魏老师家他都特别热情,先是拿来水果,然后沏茶倒水,寒暄问候,唠家常。最后我还要给魏老师吹几个笛子独奏曲,比如《扬鞭摧马运粮忙》《麦收时节》《牧民新歌》《春到湘江》等。吹得最多的还是《扬鞭摧马运粮忙》和《麦收时节》。魏老师微闭双眼,静静地听着。曲毕,魏老师先是给我一番鼓励,然后再指出我吹奏的不足之处。比如,《扬鞭摧马运粮忙》的历音怎么打,慢板的地方怎么吹才吹的美,《麦收时节》的麦浪,手指必需抬的一样高,一个音不能落,否则麦浪的味道就出不来,等等。通过魏老师的点评,都受益匪浅,进步明显。时至今日,魏老师的那些教导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与魏显忠老师接触过的人,都说魏老师人好。魏老师平易近人,对同事、朋友自不必说,即使是初识,也像对老朋友一样上心照顾。

他是名副其实的竹笛演奏家,但从来都谦虚低调、不把自己摆在演奏家的位置,总是有求必应。记得有一次我请他帮我买笛子,他欣然答应,陪我一起去乐器店,不厌其烦地帮我反复挑选,最后终于挑了两支称心如意的竹笛,一支C调,一支E调,至今我还在使用。

北方的冬天室内燥热,竹笛干裂。魏老师就想办法给我做了几个大小粗细不等的笛胆,然后把我开裂的笛子用胶水粘上,修整好。当他听说我在辽宁大学艺术节开幕式上要独奏《梁祝》曲,为了使我的演出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把他个人演出时常用的D调笛子借给我用。当他知道我喜欢巴乌,自己就亲手为我做了一支G调巴乌,至今还保存完好。现在每每看到这支巴乌,就想到了我的恩师魏显忠先生。

今天,1月19日是魏显忠老师逝世八周年的纪念日。他的离世是中国竹笛界的一大损失,中国失去了一位竹笛大师,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而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思念。

魏老师逝世不久,我去他家看过他的家人。他的房间物件陈列依旧,只是在柜体的正中央摆放着他的遗像贡品和新鲜果盘。他的老伴李素琴老师信佛行善,为他情守三年,每日不断地为他敬香,三年间香火未断。直至三年后才把他的骨灰安葬在沈阳于洪公墓的苍松翠柏中,并且按照佛教习俗和礼仪举行了安葬仪式。从此,恩师驾鹤西天去,人间难消遗恨声。

魏显忠老师驾鹤西去了。 古人云:“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这天,我拊膺长叹,浮想联翩,不能自已。 八年来,每当我吹起竹笛《扬鞭摧马运粮忙》,就想起了恩师魏显忠先生的音容笑貌。他亲切、和蔼、可爱、善良、高尚、有魅力……他将永远话在我的心中,活在所有竹笛人的心中。 最后让我用四句话结束此篇回忆:

竹笛一曲震寰瀛,扬鞭摧马伴一生。

纵使沉舟空对月,难却心中不了情。

邹本忠 写于 2017年1月


本文作者介绍:邹本忠 ,我国著名装帧设计艺术家、画家,辽宁大学出版社高级美编,辽宁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FROM:笛子艺术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