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聆听来自广东的声音,《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专辑正式出版发行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6-03

听见来自广东的声音

听粤之声,品乐之韵

笛箫演奏家杨伟杰

琵琶、阮、柳琴、秦琴演奏家沙泾珊

携手广东民族乐团

共同推出专辑

《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

(中国唱片集团出版发行)

专辑收录8首作品

民族管弦乐《新梦》

竹笛与乐队《草原抒情》

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第三乐章)

竹笛与乐队《粤之海》

五架头与乐队《乐队扣连环》

柳琴与乐队《苏堤漫步》

竹笛与乐队《诗乡》

琵琶与乐队《桃园结义》

以上作品均为“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指挥家侯丹平执棒)现场实况录音

封面

封底

01 序言 张维良

欣闻《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专辑由中国唱片集团出版,内心既高兴又安慰。

伟杰是我第一位竹笛博士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我习笛,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感情深厚,如同父子。当年他还是每年寒暑假从香港过来学习的勤奋少年,如今已是一名大学教授,也是颇具名气的笛箫演奏家。他在艺术道路上一直努力不懈,成绩有目共睹。

泾珊是一位很出色的弹拨乐演奏家,乃业界十分罕见的多面手,精通琵琶、阮、柳琴、秦琴。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多年前在广东民族乐团,当时我正与乐团合作排练演出,她是团里的柳琴声部首席,非常认真敬业。我也见证着伟杰与泾珊从相识到共谐连理,是一对在音乐上有着共同追求的璧人!

这张专辑的选曲满载着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当中的《粤之海》是我于 2013 年以潮汕音乐为基调的创作,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首演,数年后伟杰也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到这所大学,世事竟是如此奇妙!这几年他也带着这部作品走遍国内、中国港台地区及新加坡等地,与多个职业乐团合作。祖籍潮汕的他,一直对家乡念念不忘。除了演奏《粤之海》,他的《诗乡》把长安与潮汕风格相结合,是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泾珊的《桃园结义》承接获奖作品《偃月青龙》,继续以三国为题,气魄壮阔宏大,把琵琶长于叙事抒情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是近年难得一见的琵琶佳作。

喜见伟杰与泾珊在事业上取得了佳绩!祝贺《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专辑顺利出版!愿他们继续努力,携手并进!

张维良

癸卯年春于京城

02 自序

《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专辑终于面世了!这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是我俩音乐道路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2022 年 4 月 8 日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在特殊的演出环境下,我们携手广东民族乐团,由著名指挥家侯丹平老师执棒,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成功呈献了一场“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在音乐会筹备期间,一直存在各种不确定性,而且在音乐厅前后的演出档期都被迫改期或取消的情况下,演出顺利与成功确实是难能可贵!《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乃这场音乐会的现场实况录音。

“听粤”有多重意思,直观的解释可以是“听广东音乐”,但我们更倾向是“聆听来自广东的声音”。这是广东的音乐,也是广东人演奏与创作的音乐。在我们二人当中,杨伟杰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潮汕,近年在广州发展其音乐事业,沙泾珊则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们希望通过这张专辑,与听众分享我们的创作与演奏,用音乐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专辑收录了多首我们精选的大型作品,既有技术含量,同时也雅俗共赏。其中《诗乡》和《桃园结义》乃我们分别为竹笛、琵琶而创作的两部协奏曲,由祖籍广东宝安的马来西亚知名作曲家江赐良老师编配民族管弦乐团版本。“演而优则创”,我们在各自的乐器上经过了几十年的学习和积累,厚积薄发。通过自己的创作与演奏,更深刻地呈现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草原抒情》《粤之海》和《云南回忆》《苏堤漫步》展现了我们各自在学艺路上的经历与涉猎;《新梦》是我们对著名作曲家房晓敏老师多年深耕广东音乐,以及为当代民族管弦乐创作所作出的努力而致敬;《乐队扣连环》表达了我们对广东民族乐团的深厚情感。我们与乐团一同成长,人生中有许多重要的时刻都是与乐团共同完成,包括这场音乐会和专辑。

感谢曹玉荣团长、侯丹平指挥及乐团同仁!感谢张维良、李镇、房晓敏、王丹红、江赐良、李玥锦老师,以及录音团队与中国唱片集团制作团队在准备这套专辑时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感谢著名音乐活动家林谷珍老师在唱片封套上的书法题字!

音乐会实况录音与在录音棚里进行录音有所不同,更多的是现场的气氛与感觉。敬请专家同行与广大乐迷聆赏指正。

杨伟杰 沙泾珊

癸卯年春于羊城

03 曲目介绍

竹笛:杨伟杰

琵琶、中阮、柳琴、秦琴:沙泾珊

演奏:广东民族乐团

指挥:侯丹平

杨伟杰 曲 江赐良 编配

沙泾珊 曲 江赐良 编配

05 艺术家介绍

杨伟杰  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笛箫大师张维良。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竹笛表演与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笛箫导师、香港大学音乐系竹笛导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客座竹笛导师,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名誉常务理事、香港竹笛学会理事、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顾问、新加坡鼎艺团艺术咨询组海外成员、粤乐集结号团长兼艺术总监。曾担任新加坡华乐团艺术咨询团海外成员。

曾多次在北京、上海、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地举行独奏会,并与著名指挥家张列、王甫建、叶聪、钟耀光、叶和中、顾宝文、刘沙、侯丹平、林大叶、景焕、张镇以及广东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俄罗斯萨马拉爱乐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山西交响乐团、香港管乐协会专业导师管乐团、台湾爱乐民族管弦乐团、华南师范大学蓝盾交响乐团合演多部大型竹笛作品。

近年的重点演出包括“粤乐集结创新篇”音乐会;歌剧《白蛇传》,其中担任埙、竹笛演奏,该演出由著名指挥家水蓝携手香港管弦乐团、香港艺术节合唱团及香港儿童合唱团联袂出演;参与作曲家陈永华携手香港圣乐团,赴加拿大多伦多首演《第九交响曲“仁爱大同”》;参与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由上海歌剧院常任指挥张诚杰执棒;参演“国乐颂中华—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民族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执棒广东民族乐团演出;参演“同心筑梦”—庆祝广东省政协成立 65 周年专题民族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张列执棒广东民族乐团演出;参演保利 ∙ 华南粤港澳优秀剧目展演季,在东莞、珠海、惠州、深圳巡演四场“箫遥琴思—杨伟杰、沙泾珊笛箫与弹拨乐音乐会”;于广州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成功举办“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侯丹平执棒;参演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 23 家院团联合委约著名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粤港澳大湾区巡演;率领“粤乐集结号”参加第三十四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举办专场音乐会;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在香港大会堂剧院主办“诗乡——杨伟杰竹笛演奏会”,全院满座。同时,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节目。

杨伟杰先后随张向华、李镇、曾永清、黄金成、孙永志、蒋国基、马迪等名家习笛,并先后得到宁保生、俞逊发、戴亚、林克勇、马迪、张延武、孔庆宝、荣政、谭炎健、杜如松、詹永明、朱文昌、王次恒、彭天祥、黄德成的指导,多年来更一直聆受林谷珍之教益,随张振涛、余少华研习中国音乐史及民族音乐学理论,随余其伟研习粤乐艺术,王建平学习昆笛演奏,王培瑜学习潮乐演奏,苏纯贤学习二胡演奏。2003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一级荣誉音乐文学士学位,并免试直升研究院攻读民族音乐学,获颁哲学硕士衔。其后在香港演艺学院攻读竹笛演奏音乐硕士学位,为香港首位竹笛演奏硕士,同年留校任教。2011 年被《中国竹笛》杂志评选为十二位“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之一。2014 年获“北京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19 年,杨氏荣获香港音乐及舞蹈界联会颁发“杰出音乐家大奖”,以表扬他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内外音乐文化交流之贡献。同年以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身份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曾担任香港电台第四台“乐在神州”节目主持,也曾为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音乐事务处、香港中央图书馆、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香港艺术节、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香港恒生大学、澳门圣若瑟大学、澳门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等多家学府和机构主持讲座、大师班、工作坊和外展音乐课程;担任《中国音乐导赏》(香港商务印书馆 2009 年)、《听赏音乐中国》(香港大学出版社 2019 年)的作者之一;担任香港中乐团《中乐无疆界—国际作曲家高峰会论文集》(2017 年)主编。应邀担任 2019 年爱 ∙ 乐国际音乐大赛、2020 年第五届北京竹笛邀请赛暨首届北京箫邀请赛、2021 年首届长安国际笛箫艺术节艺术展演、2022 年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评委、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箫考级教程编委等。自 2017 年开始策划“粤乐集结号”系列音乐会,携手多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青年音乐家,推出多场跨界粤乐演出。创作笛曲《粤竹》与《诗乡》。

沙泾珊   琵琶、阮、柳琴、秦琴演奏家。她的演奏音色甜美,感情细腻,气势磅礴,风格独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的优秀演奏家之一,是一位融合四种乐器演奏于一身的代表性领先人才。

2017 年 5 月应邀创作并演奏香港舞台剧《三国》整场配乐;同年 7 月创作琵琶独奏曲《偃月青龙》荣获“敦煌奖”琵琶独奏、重奏新作品展评银奖;2019 年 3 月在香港成功首演其粤韵琵琶新作《秋影晚霞》,并于 2021 年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民族乐团承办的“广东音乐新经典工程”原创民乐新作品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原创作品”。曾发表《浅析阮的表现手法》《民族弹拨乐跨专业演奏实践初探—以琵琶、阮、柳琴为例》《浅谈两首以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为题而写的弹拨乐作品》等论文。

2017 年 9 月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成功举办“江月琴声——沙泾珊琵琶、中阮、柳琴演奏会”,更邀得两岸知名文化活动家林谷珍担任导聆,全场满座,反响热烈;2018 年 7 月在香港大会堂演奏厅成功举办“长安古韵——沙泾珊阮乐演奏会”,并由阮长安风格乐派创始人宁勇担任导赏;同年 8 月与杨伟杰携手江赐良执棒的台北琴园国乐团在中国台北两厅院演奏厅成功举办“箫遥琴思——杨伟杰、沙泾珊联合音乐会”;9 月与杨伟杰携手张列执棒的山西交响乐团在太原市青年宫成功举办“三晋风 ∙ 粤港情——交响国韵荟中秋音乐会”;2020 年 10 月受邀参演保利 ∙ 华南粤港澳优秀剧目展演季,在东莞、珠海、惠州、深圳巡演四场“箫遥琴思——杨伟杰、沙泾珊笛箫与弹拨乐音乐会”;2022 年 4 月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成功举办“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侯丹平执棒;8 月受邀参演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 23 家院团联合委约著名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粤港澳大湾区巡演,由著名指挥家林大叶、景焕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联合演出。

四岁开始学习柳琴、琵琶,先后师从星海音乐学院殷惠麟教授、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中国戏曲学院曲文军教授、中国柳琴之父王惠然教授,后随华南师范大学宁勇教授学习中国阮咸演奏技艺,近年也随著名琵琶演奏家汤良兴教授深造,并随粤乐名家黄鼎世学习广东秦琴。

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 ∙ 柳琴 ∙ 三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民族乐团柳琴声部首席兼琵琶、阮、秦琴演奏家。曾应邀担任 2019 年爱 ∙ 乐国际音乐大赛评委。历年来曾多次与著名指挥家胡炳旭、余隆、张列、洪侠、郭哲诚、刘江滨、陈志升及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国乐团、高雄市国乐团等合作演出,并应邀出访奥地利、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法国、英国、南太平洋多国、东南亚多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

广东民族乐团   广东民族乐团历经几十年辉煌历史,已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音乐表演艺术团体之一,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举办“音乐季”的职业民族乐团,自 2002 年开始,已累计推出了 20 个音乐季。

几十年来,乐团以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在继承与发展中国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广东汉乐等本土音乐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涌现出很多享誉国内外乐坛的著名音乐家。此外,乐团创作、整理、改编的大批岭南风格优秀作品,分别在国内外各类音乐赛事中屡获大奖,积累排演曲(节)目逾 3000 首。

2008 年 1 月至 2 月乐团赴奥地利、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等欧洲五国八大城市顶级音乐厅巡演,让西方广大听众第一次聆听到来自中国广东最美妙的现代丝竹乐,获得了巨大成功。乐团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国艺术节”“新加坡亚洲演艺节”“澳门国际音乐节”。而今乐团人才济济,除了拥有一批高级职称的演奏家,来自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的青年演奏人才也已经成为乐团的中坚。乐团的艺术足迹已遍及欧、美、亚、非、大洋洲等许多国家及中国港、澳等地区。乐团现任团长曹玉荣,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刘顺。

限量签名版专辑购买

长按识别二维码

FROM:笛子艺术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