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上海民族乐团】《云水三章》|一场笛声中的缓行,聆听谦谦君子的妙音雅乐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9-19

昨晚,上海民族乐团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之上海青年拔尖人才、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竹笛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精彩上演,一场“笛声中的缓行”,展现民族器乐的人文特质,为观众朋友们开启纯粹慢生活。

本场音乐会首演吹管乐协奏曲《云水三章》,该曲是乐团专为本场演出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禅为金锴创作的新作品,分《向天边的云》《向水中的叶》《向远方的人》三章。

金锴说:“博禅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工作中也是多次合作,对我的演奏风格与个人气质也是非常了解的。他的音乐旋律隽永,温情清新,配器磅礴大气。在这部作品中,我分别演奏尺八、竹笛与箫,在三件不同乐器间切换,颇有挑战。三种乐器三种口风技术与气息感觉,更重要的是需要表达三种不同的气质与人文内涵,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尝试。”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经典唱段,本次演出特邀著名作曲家、乐团终身艺术顾问顾冠仁专为这场音乐会全新编配该曲的室内乐版本,曲调抒情婉转、曲辞典雅诗意,描写杜丽娘游园惊春,见姹紫嫣红俱付与断井颓垣时的触景伤情。

“因为喜欢,所以想去学习、想去传承。”近年来,金锴致力于探寻传统笛箫的文化脉络,“昆曲六百年,自然与人文交织成无可替代的雅音。由于我对昆曲的挚爱与追溯脉络的愿望,经乐坛前辈顾冠仁老师引荐,乐团委派我赴南京随江苏省昆剧院著名艺术家钱洪明老师学习南昆竹笛艺术。”本场演出,金锴与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已故国宝级昆曲艺术家张继青先生的入室弟子钱冬霞联袂合作,呈现传统正宗的昆曲演奏艺术。

“音声一出,不仅有音乐,还有灵魂在。”音乐会汇聚笛、箫、尺八等各类民族吹管乐器,展现多元的曲目风格和多样的演出技巧,雅俗共赏。

“竹管吹出来的原始声音,就是风吹过门隙,石头,枯枝,松林所发出来的呼啸声。笛,诉说的是入世的人间,最终还是落到一个情字。“《风吟》以低音大笛描摹一缕穿梭于古老天地之间的风吟,曲调悠远蕴藉,展现生命之初的蓬勃与悸动。

笛子与乐队呈现的《秋湖月夜》,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曲风古朴典雅,诗情画意,展现秋湖月夜恬淡悠远的意境。《敕勒歌》灵感来源于南北朝民歌,生动描绘草原风物,展现北方民族的豪迈个性与宽广胸襟,动人温情。而双竹笛版的《湖光》则由金锴搭档乐团青年笛箫演奏家赵韵梦,作品取材于越剧名段《西湖山水还依旧》,以清丽内敛的婉转竹音展现清光粼粼、气象万千的西湖美景。

“与其说箫是乐器,倒更像是文房雅器。箫的音色直接动人,心息相随,或百转千回,或漫卷云舒最适合营造空灵悠远的意境。”箫、古琴与打击乐共同呈现的《凉州》赞美更亘古及今的丝路文化,“箫吟讲得是心事,自我对话,可寄语天地。”

《水行》通过尺八与手碟的交织对话,生动描绘水的各种姿态,如雨滴轻落、如湍湍急流、如清泉婉转,表达对水滋养大地、润泽心灵的赞美。“尺八具备了大自然的感染力,本身有着自然的空灵与恬静,有时它的声音更如疾风掠过,直指人心。音色有着宇宙苍茫的意味。”

演出由乐团艺术教育部主任温婷婷担纲主持,特别邀请金锴的朋友们与观众一同深入了解金锴和他的音乐成长之路,分享舞台背后的因缘际会和创排过程中的积累实践。

在国乐传承的道路上,金锴和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孜孜以求,薪火相传、青蓝同辉。“此次演出是对我近年来民族吹管乐演奏感悟的一次全面展示。音乐会有我的一众好友与同事们友情出演,人与人的相逢都是生活的馈赠。相聚的欢娱,让彼此珍惜每一次相聚,台上台下的朋友有的未曾谋面,有的是师友同道,皆因音乐连接起茫茫人海中的相逢,希望大家享受这台音乐会。”

演出最后,金锴呈现返场曲《紫禁城》(冬)和《江南》,在这场音乐会中,他接连吹奏十首各种风格、各种题材、各种难度的吹管乐,仍游刃有余、韵入人心,收获现场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与好评——

乐团将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为优秀业务骨干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和舞台实践机会,发挥他们的深厚实力和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海派民乐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今年11月,将推出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选者、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专场音乐会《声音地图》,以动感节奏展现丰富多样的打击乐魅力,共同谱绘声音的地图,敬请期待!

FROM:上海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