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松庭流芳·龙吟华夏——陈加斌 吴樟华竹笛原创作品音乐会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11-03

松庭流芳·龙吟华夏

陈加斌 吴樟华竹笛原创作品音乐会

时 间

2023年11月12日(周日)19:30

地 点

杭州大剧院歌剧院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2024年,是赵松庭先生诞辰100周年

松庭流芳·龙吟华夏——

陈加斌 吴樟华竹笛原创作品音乐会

在这金秋暖阳,西子湖畔将与大家相见

共继先生之志,弘扬松庭精神!

本场音乐会由四部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创作蓝本的竹笛协奏曲和一首追忆松庭先生的《幽兰逢春》构成。

赵松庭先生的两位嫡传弟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作曲家、笛子教育家陈加斌教授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笛子演奏家、第四届“浙江音乐奖”获得者吴樟华教授共同担纲音乐会作曲。

著名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张列将携浙江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联袂一批国内赵松庭第三代嫡传弟子为大家奏响江山如画、华音流觞的绚丽飨宴!

他们是:享誉华人国乐界的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CCTV“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之一、中国音乐学院笛箫演奏家王华;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获得者、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青年竹笛排箫演奏家马云鹤;第六届“文华奖”金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笛子教师、青年笛子演奏家熊箫涵。

这是浙派笛韵和历史古意的融合

这是传统笛乐和现代创作的结合

……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浙派笛乐,将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


音乐家介绍








音乐会节目单

一、竹笛协奏曲《貂蝉》

作曲:吴樟华 陈加斌

演奏:马云鹤

竹笛协奏曲《貂蝉》根据明代诗人杨慎的咏史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创作背景,作品打破了西方传统协奏曲的曲式结构而采用单乐章的形式,将20世纪现代音乐的创作理念融入其中,在乐器的搭配与织体布局上兼顾西洋管弦与民族管弦乐队的特性,并加以不同的节拍变换,刻画了貂蝉聪颖、坚毅的传奇人物形象。曲作者借叙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迈中有含蓄,高亢中含深沉。

二、竹笛协奏曲《长生殿·写意》

作曲:陈加斌

演奏:王 华

“在天愿作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竹笛协奏曲《长生殿·写意》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所作《长恨歌》为创作主线,以昆剧音调、曲牌、京剧过门为创作素材,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戏曲音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写意思维,用竹笛的音乐语汇叙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凄惨的爱情故事。

三、竹笛协奏曲《西施》

作曲:陈加斌

演奏:熊箫涵

乐曲根据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诗作《西施》“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为创作背景,对应以“浣纱、入吴、复国、归隐”四个标题为创作线索,运用浙江戏曲音乐为创作素材,采用奏鸣曲式和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颂扬了越国美人西施在国难当头时忍辱负重、为国奉献的精神。乐曲的创作初衷紧扣”讴歌祖国,讴歌英雄”的时代精神主题,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音乐语言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四、竹笛协奏曲《王昭君》

作曲:陈加斌 吴樟华

演奏:吴樟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竹笛协奏曲《王昭君》以广东音乐《昭君怨》为创作素材,描述了王昭君和亲塞外、幽怨凄清的人生命运以及对故国充满憧憬和思念的强烈情感。

五、竹笛齐奏《幽兰逢春》

作曲:赵松庭 曹 星

齐奏:吴樟华 王 华

马云鹤 熊箫涵

敬爱的周总理曾说:“昆曲是朵兰花。今天,兰花逢春,重放幽香。”兰花,总在磨难中期盼春天的到来,赵松庭先生借兰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坚忍不拔的崇高寓意,感悟自己历经磨难后重登艺术舞台的人生经历,写下了竹笛名曲《幽兰逢春》。先生一生坚持笛曲创作,潜心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竹笛事业接班人。今天,赵松庭先生的弟子们再度携手、齐聚一堂,用笛声缅怀恩师的载培之恩!


乐团介绍


浙江民族乐团隶属于浙江演艺集团,成立于1957年,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支享有国内外盛誉、具有浓郁浙江地方特色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乐团近年来锐意创新机制,举办了名家系列、声部系列、节日系列、主题系列等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并委约创作多部民族管弦乐作品,取得瞩目乐界的非凡成果。2022年委约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原创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入围了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2021年浙江民族乐团以“良渚”为核心题材,以民族管弦乐为载体,力邀青年作曲家王云飞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印象良渚》,入选了2021年全国器乐展演。2020年特邀作曲家王云飞创作了民族管弦乐 《诗画浙江》,获得文化和旅游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与“浙江省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金奖。

乐团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尤其是浙江地方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浓郁江南风格和浙江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如《富春山居图随想》(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梦寻乌镇》、《原始狩猎图》、《算盘回旋曲》、《西湖梦寻》、《古戏台追忆》,以及昆剧音乐《春闺梦》,婺剧音乐《女宫二簧》、舟山锣鼓《渔舟凯歌》、越剧音乐《丽人行》、打造了民乐电影《浙里有乐》等。这些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乐团曾多次出访欧美亚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交流活动,积极推广中国文化和民族音乐,CCTV《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焦点访谈》也对乐团的出访演出进行了报道,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乐团也多次参与中央广播电视台音乐频道 《风华国乐》的录制和播出。自成立以来,乐团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艺术家,如笛子演奏家赵松庭、箫演奏家宋景廉、打击乐演奏家钱小毛、板胡演奏家王恢南、作曲家钱兆熹等。随着乐团的发展,又涌现出了新的一批业内较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如笛子演奏家蒋国基、杜如松、詹永明,二胡演奏家王仲宇、孙宇嵘、许奕,马崊,三弦演奏家姜水林,打击乐演奏家颜建华等。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身处新时代,浙江民族乐团将始终以“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根本宗旨,在前辈铺就的前进道路上,继续不忘初心、奋楫笃行,开启新征程。


购票链接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即可购票

FROM:华音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