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吟蜀音”笛·箫·埙专场音乐会将于2023年11月3日19:30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办。
节目单
一、《日出》
作曲:石磊
演奏:点石·竹笛乐团
梆笛:周宁波、沈肖萍
曲笛:宋浩南、张旭豪、钱多多、陈滢宇
新笛:李迎春、沈立思、段佩妤、宁梦晴
冯偌涵、郭赵轶、苏俊文、张楠
取材于渝东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由石磊副教授特别为点石·竹笛乐团创作。该曲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歌曲旋律自由,流露出山民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四忆大同》
作曲:文子洋
演奏:任音齐
此曲是一首为竹笛与钢琴创作的协奏曲。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作者在2021年的大同之行,厚重的历史与如画的美景给予了人以非凡的体悟。作品以“古寺行空”"佛窟乐舞”“土林狂沙”“晋风笛韵”四个部分组成,从古至今描绘了大同的历史。全曲从山西音乐中汲取了大量素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三、埙重奏《阳关三叠》《游击队之歌》
王其书移植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的精品,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用埙特有的音色魅力和高低音埙配套使用的层次起伏感表达了乐曲深沉的惜别之情,和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游击队歌》曲调轻快、流畅,埙运用富于弹性的短吐,三吐等技巧将生动、活泼如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演奏:后土埙乐团
高音:杨桢涵、朱璐璐、张紫瑜、林雨婷
中音埙:张 超、季秋霞
低音埙:顾哲敏、杜宇曦
倍低音 :张旭豪、张祺跃
四、竹笛二重奏《红高粱叙事曲》
作曲:石磊
演奏:左晓燕、沈肖萍
此曲在笛子独奏曲《红高梁叙事曲》的基础上,加入了竹笛二声部,使其音乐性得以加强。“花儿一样的容貌、火一般的炽热”,九儿的鲜明热烈在二重奏的诠释下更加丰满,九儿的情深义重也在乐曲中展现得更加深厚。
五、《风竹》
作曲:张晓峰、刘宽忍
演奏:刘三虎
竹有百态,风有千姿。风来竹面,雁过长空,岁月就融在这变幻无穷的玄妙之音里。埙,本于自然,它的声音犹如“天籁”,不可言说。作曲家从这些自然造化中汲取灵感,追寻“道法自然”的美学准则。全曲选择古老的“秦声”作主题,曲调委婉细腻,亲切感人而又荡气回肠。
六、《山居秋暝》
作曲:马迪
演奏:王凯
此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同名诗而创作的一首低音笛独奏曲,乐曲犹如一篇清新的散文,通过幽远的笛声,展示了古诗中的深遂意境。
七、双腔葫芦埙独奏《春叙》
作曲:石磊
演奏:石磊
该曲创作于2010年春。讲述了《祝福》一文中,被封建社会制度摧残、被封建伦理道德绞杀的旧社会人物祥林嫂的故事。
作者在此曲中用场这一乐器模仿了各种人声、各样脚步声,以及风声、雨声等等。惟妙惟肖,令人惊叹。祥林嫂的哀怨之情与少数觉醒知识分子欲救世而不能的复杂心情,也通过这些现代技法的音响效果得以诠释。此曲荣获“陕西省首届器乐大赛”作曲金奖。
八、《阿诗玛叙事诗》
作曲:易柯、易加义、张宝庆
演奏:周宁波
作品题材取于云南撒尼族叙事长诗《阿诗玛》,音乐素材主要取自撒尼族民歌《叙事诗》、《留月调》。乐曲由引子、闪花、拒媒、思念、回声等段落构成。音乐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作品于1982年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二等奖。在音乐界几度引起轰动。全曲结构严谨,层次鲜明,除了运用传统笛子的常用演奏技巧之外,也借鉴了一些西洋长笛的演奏手法,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做了巧妙有机的结合。在和声运用上,有的段落有意识的打破了传统和声的功能性,使音乐更具鲜明的色彩感,调式调性复杂,演奏技术难度大,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优秀笛子作品。
九、《月氏梦》
作曲:王凯
演奏:王凯
此曲以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国的故事为主题,描写了虽长路漫漫,但张骞等不畏险阻的坚韧品质,并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之历史!
十、《满庭芳》 西安鼓乐
编曲:刘宽忍 配器:张列
演奏:刘三虎
本曲原为“西安鼓乐”传统曲牌。唐代诗人柳宗元有“满庭芳草积”之句,借花草以咏美,牌名可能与此有关。本曲音调具有鲜明的西域音乐风味,活泼的中段与前后异域情调的歌唱形成强烈对比,充分展示了埙的艺术表现力。
十一、《秦吟》
作曲:刘宽忍
演奏:石磊
该曲创作于1989年,是一首具有浓郁陕西风格的竹笛独奏曲。 作者有感于秦地人民在困苦中也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受此启发以 陕西秦腔音乐为主素材创作了这首笛子独奏曲,将秦人质朴、淳厚的特 质在这首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蕴含着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将 二胡的揉弦技巧融进笛子演奏中,创造性地运用了笛子“揉音”的技法, 将秦人的悲苦之情通过揉音的技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得其演奏尤为细 腻、感人,也奏出了黄土地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望和憧憬。该作品 曾荣获第三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展播独奏作品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