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寻迹追光笛艺传袭,逸韵流声竹音思源—上海音乐学院两岸三地竹笛博士学位音乐会后记
华音网 2025-01-09

岁聿云暮,一元初始。2025年1月2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城市音乐会客厅内笛声悠扬、掌声欢动,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和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竹笛演奏家、教育家詹永明教授的首批竹笛博士学位音乐会于此成功举办,乐好之士及业内贤达,咸聚以观共赏雅韵。追光逐影,笛艺传承;悠扬逸韵,竹音溯源。乐会之上,有来自中国台湾的郭虹希、中国香港的龚伟健以及中国大陆的卢耀波三位竹笛博士,先后上演了一系列竹笛传统保留曲目,涵盖了南北笛艺的经典乐章。他们缅怀先贤之伟业,敬仰前辈之风采,秉持先辈之精神志向,以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音乐理解,展现了竹笛艺术的风骨神韵和深厚底蕴,为现场来宾呈现了一场音乐盛宴。

中国台湾的郭虹希博士以其卓越的演奏技巧,倾情演绎了包括《妆台秋思》、《水乡船歌》、《三五七》等在内的十首传统曲目,《秋湖月夜》以古朴典雅、幽远深长的意境致敬俞逊发先生,演奏者以乐音绘景,如诗如画,现恬淡宁静之态,显恬静淡远之美。至若《春到湘江》、《跃马长城》二曲,乃宁保生、陈中申先生之佳作,笛音穿梭,旋律轻扬,或低吟婉转,如诉如泣;或高亢激扬,欢腾雀跃。尽显笛乐之多彩,表现力之丰富。

中国香港的龚伟健博士,诚挚带来了《小放牛》、《卖菜》、《婺江风光》、《喜相逢》等十一首曲目。其中《小放牛》一曲,是陆春龄先生的传世之佳作,龚伟健博士竹笛技法娴熟自如,演奏生动活泼,旋律欢快跳跃,令听众深感江南丝竹之勃勃生机与鲜活魅力。《卖菜》为刘管乐先生的代表作品,龚博士的诠释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仿佛置身其境。而赵松庭先生的《婺江风光》,旋律优美,龚博士奏之如诗如画,将婺江两岸之秀丽风光,唯美唯肖,尽展眼前。


中国大陆的卢耀波博士以其独特之风格,精心奏献《春潮》、《姑苏行》、《牧笛》等十首曲目。一曲冯子存先生的《喜相逢》,充分展现出演奏者对于北派传统作品风格性的娴熟掌控,“吐音”、“滑音”、“跺音”、“花舌”等技巧的巧妙运用,使旋律欢快热情柔中见刚,尽显北方民间乐之浓郁风格。《陕北好》与《秦川抒怀》分别由高明、马迪先生所创作,曲风委婉柔情与激扬豪放并存,更为乡音乡韵,奏之游刃有余,三秦大地之风土人情,人文底蕴之深厚,尽展无遗。《幽兰逢春》由赵松庭和曹星先生联手创作,卢耀波的演奏吟猱绰注一气流转,乐音赞兰花之清雅幽馨,以幽兰逢春之景,抒困境中哀而不怨、悲而不伤之坚韧心境。


尤值一提,三位演奏者于音乐会上演恩师詹永明教授匠心创作之《婺江欢歌》、《西湖春晓》二曲佳作。不仅体现了詹永明教授深厚的音乐造诣和雅致的创作风格,更展示出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在教学岗位上的辛勤耕耘,乐曲复经三博士精妙演奏,焕发别样光彩,听众亦于此中深感师徒艺术传承之深情厚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并浚其泉源!”,守正创新乃为业内和当下之恒思,此次音乐会在詹永明教授的精心擎导下,既展现了中国笛乐之传统魅力,抚今忆昔亦示两岸三地新生民乐人之传承力量。三位博士生高水平、高质量的联袂同台,集中展现了上音学府国乐人才的优秀实力和中国民乐的时代风貌,进一步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了民族艺术基因,体现出新时代审美风范,充分呈现了竹笛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和广阔之发展前景。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即为听众带来了美妙的音乐享受,亦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之继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撰文 辛凌艺

FROM:新文艺Culture and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