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杰出笛箫演奏家、教育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青少年艺术教育委员会非遗、昆曲、笛箫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国器乐发展委员会副会长、北方昆曲剧院原音乐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大连艺术学院客席教授。
笛声悠扬 昆韵流芳
王建平的昆曲艺术人生
王建平,一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昆曲艺术的笛箫演奏家,一位致力于传承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艺术教育家。他的名字,早已与中国昆曲艺术紧密相连,他的笛声,早已成为昆曲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灵魂之音。
王建平策划《水磨行腔——昆曲音乐研究传承音乐会》系列
由王建平策划《水磨行腔——昆曲音乐研究传承音乐会》系列已经上演数场。精彩一隅:《水磨行腔——昆曲音乐研究传承音乐会》于2024年6月7日、7月5日、7月12日晚19点30分,在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上演。著名笛箫演奏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平先生、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靖、张尊连、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副教授王晓燕、打击乐演奏家马里、刘新,阮演奏家魏玉茹、孙铮、耿慧等十余位高水平演奏家,为观众们带来了三场精彩的昆曲音乐会。
笛声里的昆曲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王建平的笛声,清丽脱俗,婉转动人。他深谙昆曲艺术的精髓,将传统昆曲的韵味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赋予古老艺术以新的生命力。在他的演绎下,笛声不再是简单的伴奏,而是与唱腔、身段、表演融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一个唯美动人的昆曲世界。
从舞台到讲台: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担当
作为昆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王建平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不仅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创新,更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昆曲演奏人才。他创建北京王建平昆曲工作室,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大连艺术学院等多所学府担任客席教授,为昆曲艺术的薪火相传倾注心血。
荣誉与责任:当代昆曲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王建平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化大奖和北京市艺术表演奖,成为当代昆曲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并未沉醉于荣誉的光环,而是将荣誉视为动力,更加坚定地走在传承与创新昆曲艺术的道路上。
王建平,一位用笛声诠释昆曲魅力的艺术家,一位用行动践行传承使命的教育家。他的艺术人生,是对昆曲艺术的热爱与坚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信在他的引领下,昆曲艺术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谱写华彩乐章。
写于2025年2月16凌晨3点
福建政和/陈瑞平
笔者与王建平
陈瑞平
笔者简介:陈瑞平、执业中医师、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乐器学会笛箫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和县政协特邀信息员,福建省南箫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竹笛》杂志通讯员,福建省南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南平市作家协会会员,笛子艺术网特约撰稿人。同时也是一位笛子爱好者和竹笛文化艺术推广者 ,曾经在《笛友之家》笛友论坛任超级版主,在竹笛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曾多次参与竹笛文化艺术的相关活动,并撰写过有关竹笛文化艺术活动相关的文章,曾在《中国竹笛》杂志和报刊发表十余篇诗文、散文、论文和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