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笛友会 笛艺汇——百笛奏响抗战胜利之歌活动将于2025年6月11日13:30在上海静安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静安寺街道非遗项目“许国屏和社区千笛”代表性传承人、著名笛子演奏家许国屏先生将携上百笛手共同奏响抗战胜利之歌。
现场成员记录:
每周三是静安寺街道童心笛子艺术团活动的日子……今天天气炎热八十六岁高龄老人许国屏老师亲临现场指挥排练“抗战八十周年纪念暨非遗传承活动”,许老师说:“今天的排练非常成功,希望继续努力并带动各社区的笛子队,将节目排练好。预祝6月11日活动圆满成功。”
活动相关信息:十年前,德艺双馨艺术家在上海市静安区区政府,上海市团市委主持下,曾组织千笛战胜抗战胜利之歌。
“千人千笛”吹响胜利之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黄水谣》、《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南泥湾》、《共产儿童团团歌》、《我的祖国》……一首首反映抗战艰苦卓绝、保卫祖国誓死不屈的歌曲在静安下沉式广场上空回响。静安公园晨练的人们,南京西路逛街的游人纷纷驻足会场四周,和现场的一千多位演员、歌手、笛子手一起聆听激动人心的歌声。在歌声里重温抗战烽火岁月,牢记抗战历史,感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全国各地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上海静安寺街道协同辖区有关单位赶排了一台文艺汇演引来人们关注。
8月30日上午,由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许国屏培训的千名笛手,与静安寺社区数百名歌手组成的合唱队及舞蹈队,共同在静安公园下沉式广场拉开汇演帷幕。团市委、静安区委、区有关部门、静安寺街道及街道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部分成员单位领导观看了演奏,掌声不断。现场上千名观众通过演出与歌唱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
汇演在“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序幕。一千名笛手合奏,会场全体人员合唱《国歌》,昂扬奋进的乐曲、群情高涨的场面,穿越时空的歌曲,迅速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笛子合奏《黄水谣》上海笛子沙龙
来自辖区的1千多名笛子手和演员们一大早就来到现场,为演出做准备。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社区工作者,也有戴着红领巾的中小学生。其中,由600余人组成的静安寺社区童心笛子队特别显眼。据记者了解,他们练习笛子吹奏已有十年的历程。有相当一部分人起初对音乐一窍不通,他们不识五线谱,不认识哆、来、咪、发、嗦、啦、西,只知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为了让大家掌握笛子演奏技巧,著名笛子演奏家许国屏在学员中推广互助学习法,让学员相互学习,互相指导,大家热情十分高涨,终日曲不离口、笛不离手。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大家终于能流畅自如地吹奏一支又一支乐曲,成为“千人笛子队”的成员之一。
笛子合奏《黄水谣》静安寺街道童心笛子队
演出分为三个部分:“敌人入侵,山河破碎”,一首首抗战歌曲带领我们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表达了举国上下炽烈深沉的爱国激情;“奋起反抗,同仇敌忾”,展示了中华儿女为抗击外敌侵略而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我的祖国,幸福家园”,回顾峥嵘岁月,和平年代的中国人民团结发展,建设强大中国,展望美好未来。
男女声二重唱《松花江上》上海歌剧院罗丽娟 于浩磊
整台节目全部以笛子演奏为主,并伴有舞蹈、时装表演、独唱、合唱,全场气氛热烈,色彩丰富,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观众反响十分强烈。
静安寺街道茉莉花舞蹈队表演《南泥湾》演唱者石惠娟
儿艺艺校、上海笛子沙龙、静安寺街道童心笛子队表演《共产儿童团团歌》
静安街道扬子江合唱团、华东医院合唱队、上海歌剧院、静安街道茉莉花舞蹈队、华山医院合唱团、常青艺术团仙霞合唱队、儿艺艺校等,都拿出精彩节目奉献给大家。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陈景熹老先生登台与合唱队一起,演唱了一曲《微山湖的故事: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引来数次掌声,原来陈景熹就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曲的原唱者。
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原唱 陈景熹先生
本次活动由静安寺社区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主办,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承办,上海歌剧院、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华山医院、华东医院等社区单位作为专业支持,不仅派合唱队、舞蹈队参加演出,而且在艺术指导、策划组织诸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华山医院合唱队、静安寺街道愚谷邨演唱《我的祖国》领唱郝彭丽
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圆满承办了本次汇演。活动现场,柏阿姨客串了本次活动的总指挥,汇演结束后,参演人员纷纷前来和柏万青合影。
文艺汇演活动由街道文化团队和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在内的12个代表队参加。既是一次由辖区内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汇演的文化盛宴,也是一次凝聚人心、继往开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静安寺街道以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为目的,鼓励社区内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到打造幸福社区、构建和谐家园的工作中来,从集体到个人,都取得了长足进步。